
作者简介:
艾比盖尔•塔克(Abigail Tucker)
伦敦国王学院的教授,美国《史密森尼》( Smithsonian )杂志专职作家、撰稿人,也曾为《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撰稿,其作品被刊载在“美国最佳自然与科学写作”之列
• 2011年,荣获“国王大学卓越管理奖”(King’s College Supervisory Excellence Award )
•2016年4月,获得英国发育生物学协会(British Society for Developmental Biology)颁发的第一枚谢丽尔蒂克尔奖牌(Cheryll Tickle Medal )
关于作品:
人类对猫咪的喜爱空前的热烈,它们在世界各地以及各种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断地繁衍增加,甚至拥有自己的社交网络账号与头衔,成为网络热点......
书评人简介:

柄谷行人,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日本现代三大文艺批评家之一。著有『漱石试论』(群像新人文学奖)『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龟井勝一郎奖)『坂口安吾与中上健次』(伊藤整文学奖)『日本近代文学的起源』『作为隐喻的建筑』『跨越性批判』『民族与美学』『历史与反复』『世界史的构造』等。
译文全文:
从古自今,人类对于猫猫狗狗的喜爱从未停止过,以此为主题的议论也从未停歇。比如说,经济学家宇野弘藏,他将学者分为了“猫派”与“犬派”来进行讨论。于我而言,猫与狗是完全不同的。儿时我曾养过三只小猫,可在它们临终前却失踪了。并且,猫咪也不像小狗那般容易与人亲近,而是喜欢以迂回微妙的方式进行接触。
本书以猫与狗的差异为出发点,基于近年来遗传学、动物行为学等成果来进行阐述说明。现在的犬类,与它们的祖先狼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而猫咪们虽然变得更小型更可爱了,但从性格与基因上来说与狮子还是相似的。
相比群体活动,猫咪几乎都是单独行动。一如本书的副标题,「住在家里的狮子」。爱猫之人对此说法一定感受颇深吧。这种“孤傲感”似乎也成为了猫咪并未给人类带来帮助,却几乎席卷全球的原因。装作被人类所驯养,实际上却在驯服人类。
但是,作为“猫派”的我,这些年逐渐产生了一些深刻的疑问。去年,在美国洛杉矶,在距离街角50米左右的位置,我分明感受到了一只猫咪的存在,而猫咪也发现了我,猛地就朝我跑了过来。就一瞬间的事,它走到我身边,低下头蹭了蹭,然后迅速跑开。这样的情节我前后遇到过三回,对我而言算得上是“文化冲击”了。而另一种现象是,最近听闻,在日本出现许多年长的猫咪在主人的看护下逝去的事例。
如此这般,我多年来对猫咪固有观念也被颠覆了。然而,上面这些事例并不是猫从本性上改变了,更像是猫学会了“自我启发”,逐渐适应了人类社会的变化吧。细想之下,这可是让人寒心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