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创作中华文学
莫言靠“抹黑中国,迎合西方”获诺贝尔文学奖?无稽之谈

莫言靠“抹黑中国,迎合西方”获诺贝尔文学奖?无稽之谈

作者: 玩哈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4-28 10:14 被阅读0次

如果说莫言的作品是因为“抹黑中国,迎合西方”才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此前在国内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又是“抹黑”了什么、“迎合”了什么呢?


莫言新书《晚熟的人》于两年前就出版了,可我一直没打算要买来看。

因为我本来对莫言没多大兴趣,即使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我也没买过他的书。

然而,自从我玩头条后,发现莫言在网上引起的争议很大,不少人指责他的作品是靠“抹黑中国,迎合西方”,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甚至,有的人不仅将他的作品贬得一文不值,而且还对他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谩骂。

这反倒引起了我对莫言的兴趣:他究竟是如何“抹黑”“迎合”的?为何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他的作品真像他们说的那么不忍卒读吗?

我想,既能在国内获得茅盾文学奖,又能在世界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且极具争议,这样的作家和作品肯定不会平庸。

于是,我赶紧买了他的新书《晚熟的人》。

然而,这本书令我有点“失望”了,因为我没有看到任何“抹黑中国,迎合西方”的内容。

相反,我看到了真实,看到了莫言对人物形象的精准刻画,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不得不承认,莫言讲故事的能力和技巧都相当纯熟,对人物的刻画也很生动、形象。

莫言笔下的人物,一举一动都与其身份、性格、形象十分贴切。

比如,《左镰》中有这么一段:

我爷爷就是管二。
老三歪着头,用粉笔头儿往那块倚在柳树干上的锈铁板上写字:官二,福头加钢一块五。
我说:“写错了!是‘管’不是‘官’,是‘斧’不是‘福’!”
没人理我。

这一段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细节描写,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画面感十足。

读着这段文字,我不禁想到,这不就是我们农村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吗?

我们的祖辈父辈,识字率不高,写错别字那是家常便饭,但由于彼此水平都差不多,因此也没人在意,更不会笑话写错别字的人。

就像文中的“我”,指出老三的错误,然而“没人理我”。

由此可见,莫言对生活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因此他笔下的人物才会显得如此真实和生动。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莫言的语言还不乏幽默。

比如,《左镰》中的“我”不擅长割草,有天只割了一斤,而姐姐却能一天割一百多斤。

因此,饲养员赵大叔便讽刺“我”:“你真是个劳模儿!”

于是,晚饭时大家都批评“劳模儿”:

我爷爷说:“想不到我们家还能出‘劳模儿’,你割的是灵芝草吧?”
我爹说:“你坐在地上,用脚丫子夹,一下午也不止夹一斤草吧?!”
我娘说:“你到底干什么去了?”
我姐姐说:“肯定是偷瓜摸枣去了。”

哈哈,这画面是不是像极了你考试没考好,或者犯了什么错,然后吃饭时一家人七嘴八舌“围攻”你的情景?

因此,莫言笔下的故事,照我看来,简直不要太精彩太真实,为什么竟然会有人说是“胡编乱造”、“蹲在厕所里都读不下去”?

你可以不喜欢莫言的书,但不应该诬蔑他这个人

当然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也是人之常情。

你不喜欢读莫言的书,不读就是了,甚至批评他写得如何差,也没有问题,可为什么偏偏要因为不喜欢他的书,而攻击他这个人呢?

你不喜欢某个作家的写作风格,不理解他写作的意义,便质疑他写作的动机,进而全盘否定这个人,对其进行人格侮辱,诋毁、诬蔑他那样写就是在“抹黑”什么、“迎合”什么,有这么不讲理的吗?

莫言真的“抹黑中国,迎合西方”了吗?

我真觉得很奇怪,那些攻击莫言的人,脑回路莫非短路了,怎么就如此不通呢?

按理说,诺贝尔文学奖历来都是对世界范围内顶级文学作品的嘉奖,是作家目前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这种世界级别的荣誉,怎么会如此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只需“抹黑中国,迎合西方”?

而且,“迎合”一说在逻辑上也讲不通:如果说莫言的作品是因为“抹黑中国,迎合西方”才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此前在国内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又是“抹黑”“迎合”了什么呢?

此外,还有人说,莫言总是写社会阴暗面,这就是“抹黑中国”,是否认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其实,这种观点显然也是无稽之谈。

众所周知,这个世界并非所有事物都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那么简单粗暴的:揭露黑暗不等于否认光明,更不是为了进入黑暗,而是要打破黑暗,引以为戒。

这就跟医生研究病理、病症是一样的道理,医生研究细菌、病毒不是为了感染,而是为了防治。

事实上,莫言是肯定新中国发展成就的。

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答谢词中,就当众明确说过:

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

新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举世有目共睹的,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

莫言又不傻,他们怎么会否定,怎么会“抹黑”?

如果有人非得坚决认定那就是“抹黑”,那么我们也只能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相关文章

  • 莫言靠“抹黑中国,迎合西方”获诺贝尔文学奖?无稽之谈

    如果说莫言的作品是因为“抹黑中国,迎合西方”才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此前在国内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又是“抹黑”了什...

  • 谈谈“莫言获奖”

    现在有很多的人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持有偏见,并骂声一片,说他被西方势力所利用,或者勾结西方势力,故意抹黑新中国。...

  • 不了解农村生活的人说莫言的作品是靠抹黑祖国获得诺奖

    之前网上有人声称著名作家莫言的作品是靠抹黑祖国而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难为这些人还费心读了莫言的大作才做的评论,今天...

  • 王莫言

    王莫言 王莫言不是莫言,没获过诺贝尔文学奖,他估计都不知道谁是莫言,更不知道诺贝尔是个啥,王莫言是个和名字一样不能...

  • 宁夏的马燕为何能感动整个世界?

    发表于 2018 年 01 月 09 日 由 lixindai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一位西方...

  • 读懂莫言从他的演讲开始

    莫言,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级作家。 这20多年间,莫言上百次出现在中外各...

  • 读《晚熟的人》

    读《晚熟的人》 读莫言的《晚熟的人》,是莫言获得诺贝尔小说之后,出版的第一本书。 01 莫言,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

  • 莫言:山东高密乡的生死疲劳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中国籍作家,他的创作承载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他笔下的人物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狂欢意味。...

  • 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可尝试

    “钱不花就是一张纸,花了才是钱”,这是《蛙》里的一句。 凭借《蛙》莫言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

  • 2018-04-28

    莫言,原名管谟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言靠“抹黑中国,迎合西方”获诺贝尔文学奖?无稽之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gr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