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漫谈初一语文试卷

漫谈初一语文试卷

作者: 卡壳了 | 来源:发表于2018-07-12 18:15 被阅读23次

      同学需要我帮忙给点关于学习语文的建议。这下可难道我了,我都很久没见过语文卷子了。不过我对语文卷子还是蛮喜欢的。因为以前的种种原因我便不知羞耻的接下了这活。并以此为契机做些相关的事情。毕竟也该认真的做的事情了。至于这件事是不是我力所能及的,那要看我做出来之后才知道。至于我高中、初中的同学我想他们是知道我到底能不能做这件事。在此我做个广告,如果有某位的晚辈需要语文方面的提高鄙人也许还是能帮上忙的。言归正传,开讲了。今天正如题目所言讲初一的语文题。

第一册期末测试题

(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26分)

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差使      蹒跚          菜畦

  chāi        pán            xī

B.钢笔      踱步          卜问

  gàng        duó            bǔ

C.酝酿      应和          抖擞

  yùn          hè            sǒu

D.称职      膝盖          踌躇

  chèn        xī              zhù

      解析:  对于字音和字形这种类型的题我只好乖乖的承认这是我的弱项。如果这样的话,整张试卷就没有我的强项了。因为这张试卷的总的用很俗很俗的一句话来概括:只要你认真的背了,就能考好。对于大学生有很难而对于初中生来说就不会那么难实施。毕竟有许多外界的压力在加上脑子还好使。既然做了就不能不负责任。字音的错误分为很多种,详情请听你们老师讲。这里我只是想说,如果方面的话,做题的时候把题目给出的注音遮住,然后自己注音,找不能总该会了吧。这种情况下,和你注音不同的多是错的。但也不能保证你每个字都认识、或者记得很熟。那些不认识的或者分辨不清的便可以再每次失败之后整理下来。不是说一定要记在本子上,至少我不是这样的。我只是在错误之后反复重复对的罢了,之后就不了了之了。这就是造成这项是我的薄弱的项的原因。还有一点对于这些读音的记忆有辅助作用。在平时的阅读中要注意不清楚的词当场解决。这个也适应于下面的字形。真的老了,明明有首诗上有“畦”的现在只好百度了。”花木成畦手自栽“我想这首诗有不少同学背过,也许这个字就源于这首诗。那么记住一个句子也便记住了这个字。我的之于单个字的薄弱就是因为它是在是没有一句话好,当然更没有一篇文章好。其实完全一句话可以概括的,只要你读的正式的文章多,你的语文成绩自然而然的会好。对于初一的学生我不可能说那种不负责任的话。所以写下了上面的话以及后面的很多不成熟的见解。

2.下面词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在括号中填写正确的字。(2分)

A.鉴尝      分歧        狼藉                    (    )

B.一霎时    不能自已    字贴                    (    )

C.辨别      园体字      全副精力                (    )

D.狡猾      想象        鞠恭                    (    )

      解析:和字音体一样,如果你字的牢什么题目都不成问题。对于字音我们还是有些投机取巧的歪道的。比如鞠躬吧,古人造字以象形为主,在不够用的情况下才分出其他的方法来。虽然汉子几经改头换面,但基本原则没有变。就当我们完全不知道“鞠躬”和“鞠恭”哪个对。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动作,它需要我们弯腰,要有一个弓的动作。结果便很明显了。如果基础好的话,可以就单个意思来组合。“帖”是字的承载体,相当于现在的纸张。为什么是“巾”字旁,如果学过古诗的都知道鸿雁传尺素。当然有点历史常识的人也知道字载体的变迁,巾也就布,即古人书写的材料。而贴是以动词,这么一比较答案就很明显了。这个题还涉及到读音的不同,我们用过字帖,它是四声的。这种题如果那不准就联想,根据它的形。也可以单一的审视某个字,知道它的意思最好,不知道就想想这个词在什么地方曾经见过,那时它是什么意思组合起来是否合理。

3.依次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坐下。)我的心稍微      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②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

③个个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      !(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A.①肃静    ②平静      ③安静

B.①平静    ②肃静      ③安静

C.①安静    ②平静      ③肃静

D.①安静    ②肃静      ③平静

  解析:不好意思,我总是犯毛病。第一句话括号内的内容在不伦不类。第二句话出自都德的《最后一课》一个。我感觉出卷子的老师在偷懒。中国的老师脑力上懒很正常。讲题,这种东西没什么好讲的。学过《最后一课》就知道不选A、C。这里我们用了排除法,这是大学考试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显著提高你的正确率,不过人品差就没办法了。所以所好的人品要靠自己的努力。题目靠我们对词语的理解,从上面的题目做下来我们单个词都理解了,这种事小儿科了。这是一种语言,我们天天使用它,如果不会说话那就太让人耻笑了。如果谁不会这种题我只能说回家和你父母多聊聊天吧。别天天傻不拉几的算哪些X了。

4.把下面的作者、作品和朝代用线段连接起来。(4分)

唐          蒲松龄          《归园田居》

清          孟浩然          《卖油翁》

北宋        陶渊明          《狼》

东晋        欧阳修          《过故人庄》

    解析:我想这些应该都是课本上学的内容吧。年代先不谈,谁谁干了什么总该知道吧。毕竟这些老师会重复很多遍。老师有开始偷懒了。

老师也许会这样讲提问“在《归原田居》陶渊明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这种类似的提问会很多,并且看这些文章基本上都是要背的。那么《狼》蒲松龄。。。。。。也就水到渠成了。至于年代老师也会有类似的重复,并且这些人都是大家。我们以后总要见到他们,记住人家大致什么在什么时候也算一种尊重。至于以后也许要因为时代来确定诗歌的中心思想那是后话了。

5.用下面的词造句。(6分)

①    美丽

②    美好

③    优美

  解析:不由自主的想到:老头拾大粪即使也要。我先给造个句子。

          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个美丽的 女子,有一次班级聚会我们在优美静谧的湖边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我不想教坏学生,不过这是给大学生看的不伤大雅。怎么说呢,又是词语辨析,只不过这次给你发挥的机会了。首先要知道词语的意思,当然我们知道不能用优美来形容老师。我们依稀记得“美丽的姑娘”,“美好的生活”,“优美的环境”。这时我们只需加点东西就可以了。LR是个美丽的姑娘,动情的回眸足以消除寒冬的风雪,只要她一笑一切将变得的美好。唯有你在我的旁边我才能感觉的到生活的美好,才深深的坚信无论风再大,雨再狂总会春光又明媚。你的离去将带走所有优美的环境,鸟儿不在欢快,鱼儿早已游走,只剩下我一个人默默的哀伤。

6.李伟光同学要向宇航出版社邮购一本《初一语文辅导》,定价为13.50元,请你帮他在邮政汇款通知汇款金额栏内按格式要求填写。(3分)

汇款金额

人民币

(大写)

    解析:最好做的题,老师会教你该怎么写。依葫芦画瓢就行了。这种应用型的文体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不如邮局,银行,网上的申请等。只要按它提示的,尽量详细的写出来就行了。

7.按课文默写。(7分)

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②《木兰诗》:“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                  。”

④陆游《游山西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⑤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                。”

⑥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            。”

⑦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解析:默写这东西我有个秘方,以前不外传的。现在也没必要守着了。只要你个口诀就可以使你轻松应对默写。“男模阿加舍揭婆也按阿力加魔力沙瓦克”,只要这个口诀每天年念上1000遍,念上一年你便可以过目不忘。这是历代高僧背诵经文的最高秘诀。我便是受益者。这不是开玩笑,虽然我最终没能过目不忘,那是因为我没能坚持一年。我相信有志之士一定可以做到。如果还怀疑那我只好说,我唐诗三百首只有几首不会被,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大部分会背。那是我一个半个假期的成果。那是以前了,人老了什么都忘了。方法就是那样的只要你坚持一定比我这个半吊子强。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与其口诀1000遍,不如真正去被那些好的东西。至于有些抵触心理的以后会学到毕淑敏的一篇文章,我这里不多说。其实诗歌这种东西很好背的,绝句一两遍就会背了,我知道背了会忘,可是忘了可以再背。再重复的过程中我们的语言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那么前的的题目只能证明老师的不高明。我只好在再举我自己,在那段被时的时间里我印证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只能可以在平时的说话的时候都押韵。那是一种多棒的感觉。不信你们来试试。

二.阅读(34分)

(一)  阅读节选自《金黄的大斗笠》中的几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风来啦!雨来啦!

姐姐带着斗笠来啦!

雨,只赶上洗洗斗笠。

风,总想掀开斗笠,看看下面遮着什么。

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在用斗笠临时搭成的小房子里,姐弟俩坐着,任凭雨水洗刷四只并排的光脚,脚指头还在得意地动呢。

金黄的大斗笠下还遮着笑,遮着小山羊偶尔发出的咩咩声,遮着姐姐和弟弟的笑语:

——姐姐,你怎么知道雨来啦?

那团乌云走过咱家窗前,我看到它的影子了。

——姐姐,你怎么知道风来啦?

咱家屋后的竹林告诉我的。

——姐姐,你要不送斗笠来,哪怕晚送一会儿,我正好淋个澡。可惜……

啪(是一只手打在另一只手上)。

——嘻嘻。

——咯咯。

笑声冲出银线织的雨帘,笑声掀动金黄的大斗笠。

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阳光照着它,雨水润着它,它是那么有生气。

1.“风,总想掀开斗笠,看看下面遮着什么。”请你说说斗笠下面遮着什么。(2分)

2.“脚指头还在得意地动呢。”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含义?(2分)

3.为什么结尾说斗笠“是那么美”,“是那么有生气”?(2分)

4.概述这几段文字(散文)所包含的故事大意。(2分)

    解析:终于到我拿手的题目了。不过鉴于要考虑作者真正的感受以及出卷人想让我们得出答案的出入,我只好暂且不写。暂时先写到这里,写多了也是浪费。明天晚上把剩下的补上,也给自己多点思考的时间。

              这段文字很活泼欢快,表现了雨中姐弟愉快的心情。而文字的表现很适合小学生看。不知怎么会出现在初中,要不就是我要求太高了。好吧我们先看看老师称之为散文的东西到底是怎样了。这里我重点把题目讲了,其他的只好憋住不谈。总体来讲这四次都是要求你理解上文的意思,有的是句子有的则是整篇罢了。如果是 句子我们就要先找到句子所在的位置,为了偷懒人人都知道的东西我就不重复了。并且个人认为很多重复是很二的事情。尤其讨厌别人给我讲我已经知道而他总是以为我不知的事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直接讲你们需要的。我们看到了显著的提示:金黄的大斗笠下。我们需要做的是概括改编那句话,那句话以描写的形式出现,而答案则多以陈述性的方式出现。那么我们只要说出来这句话讲了什么就可以了。知道这句话的含义那么第二题也就很容易回答了。这种要求你回答细节的题目就是要求你理解主题,不是写斗笠下姐弟俩快乐的情绪吗。那么只要往这方面靠就行了。第三个问题给了明确的提示“结尾说”那么我们便需要从整篇文章去理解,因为我们知道很多文章的结尾都起着概况性的作用。上述两点提醒我们,我们在做阅读题时,不仅要学会审视它的题目到底问了什么想要我们回答哪方面的东西。我们需要以什么样的语句来回答。而且要求我们懂得文体的一些基本常识,那样将有助于我们解决一些题目。还有一点要注意,第二题有两小问。从基本常识来讲,一篇散文很少纯粹的写物。其实很多人也写不好,因为它是死的没有生气的。总要在物上附上感情,因此我们不能无视姐弟的纯真美好,姐弟的纯真美好也就是附加在斗笠上了。至于第四题做完前三题也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二)比较阅读节选自邵燕祥《想起我的三位语文老师》中的一段文字(甲文)和节选自魏巍《我的老师》中的文字(乙文),回答后面的问题。(9分)

    (甲)小学三年级的春天,碰上一个作文题《春》,鬼使神差地我想起寒假里跟哥哥姐姐一块儿备课时,听他们朗读《初中国文》第四册开卷朱自清的文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我就搬到我的作文本上,把“脚步近了”改成“脚步重了”,我还不太懂“重”字的意蕴;后面朱先生怎么写的我记不住,只好用我的话语敷衍成篇。没想到教我们作文的王法章先生看了以后,狠狠地夸了一通。很可能是从这天起,我就把当发明家的志愿悄悄换成从文了。假如王先生指出这篇作文几近抄袭,我也只能低头无话可说,后面的事情全得改写。

(乙)她(蔡芸芝老师)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还能背诵她教我们的诗:

圆天盖着大海,

黑水托着孤舟,

远看不见山,

那天边只有云头,也看不见树,

那水上只有海鸥……

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1.王老师和蔡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与对学生的影响有什么共同的地方?(3分)

2.王老师和蔡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2分)

3.(甲)文的作者在作文中把朱自清的“春天脚步近了”改成“春天的脚步重了”,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4分)

  解析:第一题的答案我已经用红色字体标注起来了。做法和上面的第一题相仿,只要改变一下句式就行了。注意依然是两小问,我可被坑了。      第二题中斜体标注出来了,主要是总结,从描述性的语言转换成陈述性的语言。这种转换是基础我在前面已经暗示了要多从生活学习语言。你所说的便是你在课堂上学的,也就是会考到的。      第三题可真把我难住了,我知道朱先生的《春》是篇什么样的文章却不知道那时小学生的《春》到底写了些什么。我想出题的人也没看过。按理说这题是没法做的,不过从知名度和当时的情况来讲当然是朱先生的好了。至于好在哪里。不说了,是在对这种题无语。不过古诗中有类似的某字好不好的问题。这种题目还靠谱点,至少可以让我们联系上下文来翻译一下,看哪个更通些。还有些固定的回答方式可以借鉴。

(三)阅读节选自《为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1.  解释文中加黑的词语。(4分)

①    蜀之鄙有二僧:

②    吾欲之南海:

③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④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解析:这事硬功夫,要认真的学习古文才能手到擒来。如果你平时喜欢看历史类的古诗不妨直接看看古文版。那么对于你的古文学习很有帮助的。当然如果你悟性好,其实古文就是解释当歌字。只要知道那大多数单个字意思也没问题。我相信大部分还是要多努力的,并且我相信古文中的文章很多比现在的要好。精炼就不必说了,至于文章的内容和表达也比现在那些人的东西好的多。具体原因就不累赘了,不过看古文要有耐心的,毕竟要比看名著还要费力的多。如果没有人在一帮助,有没有兴趣和毅力的话很能一直看下去。此类题的方法老师都讲了,我我只是希望多读点古文。后面我会给介绍几本书以帮助那些希望语文考满分的人看。不过凡事都不可能完美,如果真按我的方法走,也许语文会提好,别的课程会落下。这要看自己怎么把握了。

2.  写出下列语句的意思。(4分)

(1)贫者语于富者

(2)何如?

(3)子何恃而往?

(4)以告富者

3.  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2分)

4.  这段文字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解析:上面的三题的做法和第一题一样,就是要求你看懂古文。

(四)阅读《书湖阴先生壁》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  湖阴先生住的家和环境怎样?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  “两山排闼送青来”与“开轩面场圃”(《过故人庄》)比较,写法有什么不同?(2分)

    解析:第一个问题这样问更明了了“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湖阴先生住的家和环境怎样?”一个怎样的人决定了他所居住的环境,当然附庸风雅的就不说了。那么有怎样的环境也便可以看出这个人有什么样的追求。这首诗全是写景,翻译一下就行了。要注意这里需要的答案是陈述性的语言。然后由你翻译的东西来想想什么样的人会住在这种地方。

              第二次是好手法的,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有哪些有手法。如果这都不知道,只好先翻译看看。要按着它的句式翻译,这样才会看出不同。这样我们边看出来一个是一人为主,一个是以物为主。

              诗和古文一样,看的多了自然而然的就什么都知道了、明白了。我前面讲过我背诗的经历,如果能过经过背诗读古文而出口成章那是一件多么爽的事情啊。并且那也不是件难事,像我这种如此笨笨拙的人都曾经成功过,只不过在我大学期间我开始变得懒惰。如此笨拙还懒惰结果只能一事无成。

              请看我的一篇日志《我宿舍里的基本书拿来与大家分享》

三.作文(40分)

以“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解析:作文这是个大题目,也不知道初中和高中是不是基本要求写议论文。方正我记得我中考的时候写的是小说形式的。我的分数就不在这里卖弄了。高中基本都是写议论文,议论文我把不住手,所以没有初中时那么随意了。作文是重头,也是保证你及格的关键,只要你老老实实的写,我想及格是没问题的。至于想写好,想写扣5分以内,这个我没法教。因为我没有成功的经验,不过我同学有,她的作文经常被我们高中老师在课堂上当范本。如果想学写点文章,我倒是有点见解。现在就不多讲了,接下来我将以最偷懒的方式结束这次漫谈,也算是总结学好语文的根本方法。

参考答案:

一.1.C  2 赏    帖    圆    躬    3 B

4.略    5 略    6 壹拾叁元伍角整(数字、格式要注意)

7.略

二.(一)1.姐弟的可爱形象/笑语/纯真的手足之情/春天的温馨/勃勃的生机

2.姐姐及时给弟弟送了斗笠,弟弟雨中有姐姐送斗笠,彼此关爱的心得到满足。

    3.斗笠不但外在美,主要体现内在美:姐弟的纯真可爱,手足之情。斗笠遮雨遮阳光,体现了它的活力。或者:雨过天晴,生机勃勃。

    4.风来雨至,姐姐及时给弟弟送来金黄大斗笠,斗笠下遮着姐弟的形象和笑语,斗笠是那么美,那么有生气。

(二)1.教育:热心教育,热爱学生,都重视文学方面的教育。影响:对他们喜爱文学走上文学道路产生很大影响。

2.王老师重在热情鼓励,蔡老师重在熏陶感染。

3.  正、反都可,言之成理就行。

(三)1.边境    到    雇船    到了第二年

2.略。

3.穷和尚从四川去了南海而返回,富和尚不能去。

4.  事在人为。或其他相近意均可。

(四)1.环境:简朴整洁,安静,山水宜人,又有田园风光。

    人:恬静,勤快,爱美,爱自然。

2.“开轩面场圃”是一般叙述,人是主体,开窗观景。而“两山排闼送青来”是特殊描写。山是主体,推门而入,采用拟人手法写出山的情态。

相关文章

  • 漫谈初一语文试卷

    同学需要我帮忙给点关于学习语文的建议。这下可难道我了,我都很久没见过语文卷子了。不过我对语文卷子还是蛮喜欢...

  • 初一语文期末调研测试卷面分析

    初一语文期末调研测试卷面分析 皇甫初中 李惠兰 本次语文测试由于学生基础太...

  • 语文试卷

    今天,我们语文考试试卷发下来了,我考的很不好,才考了86分,老师让我们拿回家分析一下错题原因。晚上,爸爸拿过我的试...

  • 语文试卷

    今天,老师把我们上一次考的第八单元试卷发下来了。我拿到我的试卷一看,发现我只考了96分。主要是因为我平时的...

  • 语文试卷。

    今天下了科学课。我去楼下把书还了之后去打了水,回到教室。快要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说,发下试卷,我就已经知道分数了。...

  • 语文试卷

    今天下午,同学把语文试卷发回来了,我得了98.5分,有两道题错了,一道是“燕”字写错了,另一个是“躬”字写...

  • 语文试卷

    这回的语文试卷我做的很差,竟然有一道题问,我竟然没有写完整,也不知道我当时魂飞哪去了。 竟然只考了八十几分让,也就...

  • 语文试卷

    今天我们语文考试了但是我前面就已经被扣掉了五点五分也就是说我只剩下九4:05了,所以我前面扣的还算比较凄惨吧,但相...

  • 语文试卷

    今天我们又考试了,老师发试卷的时候,我看见我比昨天少得了两分。阅读题我被扣了两分。因为我没有看清楚有多少句话...

  • 语文试卷

    前天我们考语文,今天发试卷回来,我一打开试卷一看,第五单元我才考得73.5分,有一些我不会的题目,就是米是跟什么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谈初一语文试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ir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