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往往越是不为人知的地方,往往有着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元恭,这个北魏的第十三位皇帝竟然在龙华寺装作哑巴长达十二年之久,一国之君何至于此?
乱世中的人普遍都有一种忧患意识,高高在上的皇室宗亲也不例外。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往往总能够想出各种方法去应对。
元恭就是为了免受北海王元乂迫害,才装聋作哑的在到龙华寺里面清修。
即便后来胡太后灭掉元乂之后,授予元恭诸多职位,但是元恭丝毫不为所动。在他看来,朝堂永远比寺庙要危险太多。也正是因为自己没有接受胡太后的恩赐,才得以在后来尔朱荣攻破洛阳之时保全身家性命。
尔朱荣没有想到他会死在自己亲手所立的傀儡皇帝孝庄帝手上。对于外面发生的一切,元恭显得丝毫不在意。
只是什么事情并非都能够自己掌控,元恭也没有想到会“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对于自己,外面的人并没有彻底忘记他。于是便各种在孝庄帝面前进谗言,说:“龙华佛寺有天子之气”,指的是谁不言而名。
元恭听闻此事之后,吓的他赶紧收拾行装跑到上洛山,不幸被当时的洛州刺史抓住锁拿京师。还好,结局不算很坏,拘禁而已,总算保住了一条性命。
冥冥之中自有天佑,不久机会来了。尔朱荣的死引起了他那些兄弟们的极大愤慨,孝庄帝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和肉中刺,他们再次攻陷洛阳,结果了孝庄帝。
尔朱荣的兄弟们之所以擒杀孝庄帝,给尔朱荣报仇只是原因之一,最主要的还是为了自己的私欲,矛盾主要集中在尔朱兆和尔朱世隆身上。
当初为了给尔朱荣报仇,他们用元晔取孝庄帝而代之。只是元晔一直被尔朱兆死死的控制着,而且尔朱兆还成为了元晔的岳丈。可想而知,尔朱世隆在这场权力的争夺之中并不占什么优势。于是他也如法炮制,自己也想着拥立一个人,与尔朱兆和元晔分庭抗礼。
恰逢此时,元恭被尔朱世隆看中了。
在尔朱世隆看来,元恭简直就是不二人选。他沉默不语,性情温和,易于掌控。于是,尔朱世隆便派人到龙华寺试探元恭的态度。
恐怕没人能够想到,平日的哑巴元恭竟然会用一句“天何言哉”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四个字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自比苍天,做皇帝也不是不可以。既然有了这样的态度,那登基为帝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情。
当然,皇帝这份活不好干,何况自己还是被人家半路推出来的,真真可谓是命不由我任由他。没过多长时间,尔朱世隆就要求元恭为尔朱荣平反,这对于元恭来说可真是进退维谷,从也不是,不从更不是。
其一,“永安手翦强臣,非为失德,直以天未厌乱,故逢成济之祸耳”;
其二,“朕以寡德,运属乐推,思与亿兆,同兹大庆,肆眚之科,一依常式”
这是元恭对尔朱世隆最好的回答。孝庄帝手刃尔朱荣并非失德,而是老天还没有厌恶祸乱。随即,元恭转移话题,直言自己有幸被大家推举为皇帝,愿与天下万民共同庆贺。
一个十二年装聋作哑的人竟然有如此明辨是非、游刃有余,其心智能力着实让人惊叹。不过仔细想来也并不奇怪,一个能够隐忍十二年之久,在乱世保全自己的人,那倒也绝非池中之物体。
元恭虽然是一个傀儡皇帝,但是后世对他的评价却非常高。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手段和斗争经验,后来元恭对于拥立自己的尔朱世隆也并不似当初那般唯唯诺诺。元恭态度明确地对尔朱世隆指出“尔朱荣贪天之功以为己力,罪亦合死”,听到此话,不知尔朱世隆内心做何感想?
如果,历史的车轮就这样走下去,那么北魏的老百姓们或许会庆幸自己拥有了一位明君。但是,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不是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既然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那么君主的更迭就显得不足为怪。毕竟,权力不是你们拓跋氏的专属。
在河北又出现了一位枭雄,名叫高欢。高欢的手法与当年尔朱世隆的手法如出一辙,他拥立元朗为皇帝,与尔朱世隆和元恭相对抗,真可真称得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尔朱世隆败给了高欢,自然,元恭的命运也就岌岌可危。无奈之下,元恭只好向高欢投降。
风华正茂,英姿勃发,器宇轩昂,元恭深得高欢看重,其本人也成竹在胸。只是令元恭意想不到的是,自己超凡的个人魅力竟然遭到了魏兰根这个小人的嫉妒,回去之后乱进谗言,高欢于是废掉元恭,将其关进崇训寺。
命运有时就是如此,当你信誓旦旦之时,恐也即是厄运来临之日。如果足够幸运的话,高欢或许会让元恭取元朗而代之。可惜没有如果,元恭只能如砧板上的鱼肉一般,任人宰割了。
元恭的人生只有短短的三十五载。在崇训寺,他曾作诗感叹世事无常:
朱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玩
颠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换
时运正如此,惟有修真观
世事的无常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没有合理的想象,只有无常的结果。那个颠沛流离、身不由己的节闵帝,在夹缝中安身立命,却最终逃不了命运的安排,或许龙华寺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束缚自由,持续更新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