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1-15生与死

2018-01-15生与死

作者: 一颗杨梅 | 来源:发表于2018-01-15 23:00 被阅读0次

    对待生命,不妨大胆一点,因为我们终将要失去它。---尼采

    生本能与死本能

    此前

    1818年: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存在是由活着的欲望驱动的,与之永恒对抗的是同等的死亡驱动力。

    1910年:精神分析师威廉·斯塔克尔认为对性本能的社会压抑与死本能的增长是并行的。

    1932年:弗洛伊德称,为获得满足的大多数基本驱动力实际上都是为了对抗死亡。

    此后

    2002年:美国心理学家朱莉·诺勒姆提出了“防御悲观主义”的观点,认为悲观主义实际上是为了人们更好地应对现代生活的压力和需求。

    关于对抗力量的话题一直吸引着作家、哲学家和科学家。文学作品、宗教和艺术中随处可见善与恶、朋友与敌人的故事。在牛顿的物理学说中,一种力量与另一种同等的相反对抗时会达到一种稳定或平衡的状态。这样的对抗力量也是人的存在的核心部分,其中最有力量的驱动力可能就是生与死。

    克莱因认为我们从未摆脱过这些原始冲突。我们一生都与它们相伴,从未达到过安全、成熟的状态,而且对暴力的“原始幻想”始终在无意识中探头探脑。克莱因觉得,考虑到这种心理冲突的渗透性影响,传统意义上的幸福是不可能实现的,而且生活就是在寻找忍受冲突的办法。生活不是为了涅槃。

    这样的忍受状态是我们能够寄予希望的最好办法,所以克莱因不难发现人们的生命中缺少了欲望或对自己的认可,于是导致抑郁和绝望。在克莱因看来,人类的经验不可避免地充斥着焦虑、痛苦、丧失和毁灭。因此,人们必须学会面对生与死的极端。

    以上为摘抄。

    不管我们现在身体是什么状态,年龄的大小,对死亡的恐惧一直在那里。只是我们通过忙碌暂时将它忘记,或者一天到晚学着养生,健身,或者读一些鸡汤类的乐观长寿经验来造成一种会长生不老的幻觉。这可能也是一种对抗死本能的好的方式。

    一边喝着鸡汤,一边还是要清醒着,虽然不能决定生命的长短,我们能决定的当下这一刻,爱自己,爱家人,珍惜每一次缘分,珍惜每一份友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好好享受当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1-15生与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kj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