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三峡的预言

历史三峡的预言

作者: 文化学者黎荔 | 来源:发表于2023-03-06 16:09 被阅读0次

作者:黎荔

1996年9月,著名史家唐德刚在台北《传记文学》发表的《中国国家转型论提纲》率先提出两百年出“三峡”说,认为中国政治社会制度的第一次大转型是在两千多年前,从封建制转到郡县制,前后经过了二、三百年才最终完成:

“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笔者试名之曰‘历史三峡’。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三峡,大致也也要历时两百年。自1840年开始,我们能在2040年通过三峡,享受点风平浪静的清福,就算是很幸运的了。……不过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之一日。”

他自称这是“积数十年治学与教学得,对祖国历史,和国族的前景,所作的粗浅的认知和‘大胆的假设’。”三年后,他在另一文中进一步发挥这一观点:

“过去五千年的一部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五千年(至少一千年吧)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此一转变,实是任何人力、物力,皆不能逆转者也。这就是吾人所谓的历史的‘必然’。

但是‘帝王专制’,所牵涉的非‘帝王’一人而已也。它是个政治社会文化相互配合的特殊制度的集体运作。也是一部统治机器的有效操纵。‘民主政治’亦然也。它是一种制度;也是杜威、胡适师徒,口口声声的所谓‘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也。所以从帝王专制,要转变成民主政治,不可一蹴而几。二者要从政治经济转型开始,而一转百转,要全部转完,实非数百年不为功也。”

“两百年出三峡说”因为收入《晚清七十年》一书开篇而广为流布,引起相当的关注。2000年6月,两位与唐德刚同时代的知识分子,1920年出生的许良英先生与1923年出生的李慎之先生之间对此有过一番讨论。李先生认为按照两百年出“三峡”说,还有四十年,也不算太长。研究自然科学史出身的许先生则有不同看法,认为“历史的变化,常常是难以逆料的。……促成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很复杂的”,他不相信历史可以预见,而是深信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和人心不可悔”。

2009年10月26日,一代史家唐德刚先生走了。

时光之流,浩浩荡荡,今天历史仍在“三峡”中。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何日过重山。

相关文章

  • 《云图》、神、灵感,轮回。

    影片历史是一个互相帮助的过程。 预见未来写出预言,预言帮助人成为现实,现实历史帮助未来预言中的人,未来的人在灵感中...

  • 《创造宇宙说明书》图画112

    唐朝初年,易学大师推算未来,完成了预言书《推背图》,预言了唐朝及以后的历史。

  • 珍藏古三峡——刻石篇(3)

    夔门石刻 三峡的石刻类别众多,构成三峡独特的历史文化。 三峡石刻题记,有治理岩崩灾害、清理河滩的碑刻题记、有作为航...

  • 历史的三峡

    第三讲 革命后的第二天 中国“魏玛时期”的思想与政治

  • 重庆博物馆和三峽博物馆

    重庆博物馆展示了重庆的历史。 三峡博物馆展示了三峡的历史。 重庆的城市之路。 重庆生产的古老的大炮。 在抗日战争的...

  • 中外预言的大瘟疫

    中外历史上著名的预言,有唐代李淳风与袁天罡合撰预言《推背图》、北宋邵雍的预言《梅花诗》、诸葛亮的预言《马前课》、明...

  • 三峡博物馆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峡博物馆里讲述着三峡的历史,生态,变迁。 三峡博物馆位于重庆人民广场西侧,馆内收藏有巴蜀青...

  • 人文三峡,万古流芳|中国三峡工程巡礼④

    巴楚文明遗千古, 一江风情三峡诗。 倚江而立的一座座古老城镇,是文明三峡的历史观照。 卓而不群的一处处历史遗迹,是...

  • 预言与历史——郁达夫

    中国在每一次动乱的时候,总有许多预言——或者也可以说是谣言——出来,有的是古本的翻印,有的是无意识的梦呓。这次倭寇...

  • 读《太傻天书》之预言的幻境

    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关于未来的预言,翻开历史的书本。几乎每朝每代都有这样的预言。预言顾名思义就是预知未来要发生的事。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三峡的预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mm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