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故事

作者: 十日十月Freddie | 来源:发表于2023-03-11 14:14 被阅读0次

《西游记》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故事,李世民确实非常拥护佛法。传说,他当时建了四百多间寺庙,供养的僧人不计其数,对待出家人也特别尊重。据说唐太宗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出家真乃大丈夫,尤胜公侯将相。”意思是出家人才是大丈夫,比这些王公大臣都厉害。但是不久之后,李世民就发现有一些僧人不守法规,“修行不如法”,所以他心里不太愉快,心情也不美丽了,对佛教的供养逐渐减少,他就是觉得出家人与他想的不一样,你们怎么能这样,是不是?所以李世民曾经问过玄奘法师:“我供养这些凡僧,是不是也能得到福呢?”要不说玄奘是个大师呢,他的回答特别好,他的原话是这样的:“昆山有玉,混杂泥沙,丽水生金,宁无瓦砾。土木雕成罗汉,敬之则福生。铜铁铸就金容,毁之而有罪。泥龙虽不能行雨,祈雨须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修福须敬凡僧。”

这几句话说得特别高明,真的,咱们得承认,人家玄奘确实是大法师,这每句话的意思,仔细琢磨,就能发现其中蕴含着很多道理。这几句话和曾经的一个小故事是相同的道理。这个故事说的是,曾经有一个少女未婚先孕,父母就问她:“这孩子是谁的?”那个年头没结婚就怀孕,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少女不敢说孩子的父亲是谁。最后这闺女被逼得没办法,只好说:“这孩子他爸爸是咱们庙里的和尚。”于是孩子生下之后,这家人就抱着孩子去找和尚了。和尚只是说:“好,把孩子给我吧。”然后就把孩子接过来了。之后,和尚天天抱着孩子,到处给孩子讨奶喝。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村里边、镇上,甚至整个县里都炸开了锅,大家天天都在骂和尚。一年之后,生了孩子的闺女自个儿先受不了了,内心无比煎熬,这才说了实话,说这孩子确实不是和尚的,而是另外一个人的。冤枉了和尚一年,这家人也觉得非常惭愧,就去找和尚去,到了庙里一瞧,发现和尚很憔悴,孩子却养得又白又胖。和尚一个人天天照顾孩子,确实不容易,这一家人向和尚道歉,但和尚也没说啥,只是把孩子还给了他的母亲。

后来有人问和尚:“你被冤枉了这么久,名声扫地,为什么不辩解?”和尚就说:“对出家人而言,功名利禄都是身外之物,我能解这姑娘之困,拯救一个小生命,那就是善事,被人误解又有什么关系?而且就算我出去解释,也没人会听,更没人愿意听!”人们总是习惯按照自己的所闻和理解去做出判别,而且每个人都很固执。他如果理解你,一开始就会理解你,他若是不理解你,你说破天都没用,倒不如省下辩解的时间,去实现自身更大的人生价值,正所谓“渡人就是渡己,渡己亦是渡人”,这句话值千金。所以说唐僧取经的意义非常之大。

相关文章

  • 《西游记》故事里的哲学秘密(一)

    《西游记》堪称《道德经》的完美解释。 《西游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神话故事,世人多被《西游记》中曲折神奇的故事吸引,...

  • 9月26日阅读打卡

    今天阅读了经典故事《西游记》,从简单的西游记故事讲起,希望能让孩子对阅读也有更浓厚的兴趣。

  • 《浅谈西游记》 - 草稿

    《浅谈西游记》 《西游记》也称之为百回西游记(共100回,46段故事。),其原因是它有众多...

  • 关于《西游记》

    梁宁老师关于《西游记》的故事,是我听过的最动听的《西游记》故事,关于个人成长,一路取得真经的故事。 天不怕地不怕的...

  • 中国人的“孙猴子”情节

    提到古代小说,不得不提《西游记》。提到《西游记》,不得不说“孙猴子”。看过《西游记》的人都能将“孙猴子”的故事如数...

  • 如来的三生三世与十里桃花

    作者的话: 《西游爱情故事》属于一部典型的《西游记》OOC作品(Out Of Character),即《西游记》...

  • 再看西游记

    ┏✎━━━━━━━┓ 再看西游记 ┗━━━━━━━━┛ 下面我给你讲一个有关《西游记》的故事。看你有没有伤,会不会...

  • 如何疗愈思绪纷飞

    看完西游记很多年才晓得,这是描写的一部,如何克服自己贪嗔痴,心猿意马故事。 《西游记》故事里,作者通过孙悟空与唐僧...

  • 大闹天宫那场暗藏玄机的佛道争斗

    在电视剧版《西游记》故事里,围绕大闹天宫这段故事展开的剧情,是最受广大《西游记》迷最喜欢。那无与伦比的打斗场面,奇...

  • 西游趣谈〡一块肉可以解决的问题,干嘛非要搞出人命?

    今天说说《西游记》。 《西游记》的故事,主要说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于上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揆诸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游记》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mm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