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 为人父母的爱与哀愁
心理学家的弊病也许就在于此,就像韩寒的那句话:懂得道理很多,始终过不好这一生。因为那些道理都是说给别人去听去做,自己没有去做。这就是所谓的知行不合一。知行合一太难了!
可以说,为人父母是我和莉莉生命中比较痛苦的时光。我们和三个孩子的关系,目前也不是很好,尤其是我,和他们的关系更为糟糕。
孩子要远离仿佛是天命所示,而父母却始终放不了手,亦步亦趋地跟着,这样的轮回截止点在哪里呢?或者,这就是宇宙对人类的设定?
在健康的成长发育中,这一分离由孩子和父母在孩子青春期结束时共同完成。但专业文献却没有指出,一个孩子如果在20岁时还没完成分离,是不是属于正常现象,就更不用提30岁和40岁了。而文献中的另一个空白就是,父母在面对孩子终将与自己分离这一事实时,必须要做出怎样的心理斗争。
从小被否定太多的孩子,始终在内心渴望被认同,被夸赞,如果得不到,就会反过来去否定和批评对方。这就是我的现状,一辈子在希望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认同,得不到的就去否定他们。其实认同或否定,与双方所持的观点没有关系,只是情感上是否可以共鸣的问题。
虽然我嘲笑着自己,可我依然一直饥渴地想要得到父母的认可。这意味着,我长期以来一直在生他们的气。基本上来说,我已经依靠自己成为一个独立个体,与他们有着天差地别,以至于无论我做什么,他们都不会认可我。
这是不是就是无欲则刚的表现?不再索求认同后,才真正地自主和独立起来。
不再期待或需要他们的认可了,我实现了完全和他们分离,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So sad story 。世间所有的情感,有多少是来源于太多牵挂带出来的太多期望和期待。而这些期望和期待却有意无意地试图将你所牵挂的人圈住束缚住。
最近,我们有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他们来我们家做客,住了足有三天,其间我们都很开心。后来,我和莉莉心酸地意识到,这对夫妇和我们的孩子是一样年纪,那个轻松融洽的周末,恰好是我们希望能和自己孩子达成的关系。我们之所以能和这对夫妇合得来,也许正是因为我们互不牵挂。
只要是存在情感,就无法中立,一旦有了立场,所有的言行举止均被打上这种立场的标签。所以,父母便是打着“关心孩子”的幌子来干涉和束缚 孩子。是的,孩子们都是这么想的吧。
现在他们不想要我们的关心了。也就是说,他们有了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他们想要我们的赞赏、礼物和金钱,但他们不想要我们。他们不想要我们的智慧,当然也不想听我们的建议,更不想听我们经历的故事。
或许,他们是在怀疑我和莉莉会用故事暗示他们,变相给他们上课或提建议,即使我和莉莉根本没有这个念头。
还或许,他们对我们的经历压根不感兴趣,他们要过自己的生活。
而另一方面,孩子们也会希望我们对他们的生活感兴趣,但前提条件是,我们的兴趣里必须不带有任何控制他们的迹象。
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希望我们喜欢他们,但不要我们再爱他们了。但对于我和莉莉而言,当孩子们只想要我们的喜欢、却又同时不喜欢我们时,我们也很难做到喜欢他们。
我是在替自己难过吗?是,也不是。我的不难过在于,我意识到在某些方面,我的确做不到既爱着他们又不去照顾他们。
我没学会用中立客观的态度去爱他们,没办法不想给他们我认为是最好的东西,以至于我经常忍不住给他们提建议。而且,我不知道自己最终能不能学会这些。但我又确实也为自己和莉莉感到难过,因为我觉得很不公平。
注意,我并不是说这是真的不公平,恰恰相反,我认为,这就是事情发展的必要趋势,父母对子女的爱,就是以分离为目的。
然而我的理智上虽然这么说,但在情感层面上,依然觉得心碎。我激情洋溢地爱了我的孩子30年,现在突然被要求以中立的态度去爱他们,这和让我不爱他们有什么两样?
8岁时,我第一次听到亚伯拉罕和以撒的故事,觉得无比荒谬。以撒是当初神许诺给亚伯拉罕的,而今却要被当作祭品献祭,我惊讶于神居然会提出这种要求,还惊讶于亚伯拉罕居然真的去做了。对于8岁的孩子而言,这并不是好故事,但到了56岁时,这个故事却如醍醐灌顶。现在我就像是亚伯拉罕,我知道我的孩子不再属于我,但我依然不能完全理解亚伯拉罕,若他仍然爱以撒,他怎么能出于对神的顺服,就带着以撒去献祭?他怎么舍得?
我说过,衰老是一个割舍的过程,而这种割舍必须是终极的,割舍掉一切身外之物,包括生命。这听起来多么富有诗意,多么美好!但这也许还意味着,在我逐渐衰老时,不得不从自己身上割舍掉对孩子那习以为常的爱。
我无法想象,衰老还能有任何方面比这更痛苦,我也不能想象,当这种割舍完成后,我的内心会是什么感觉。虽生已离,未死先别,父母心,断肠人。
没错,昨天她才说,嘘寒问暖,不如帮忙付款。听起来好现实,但这何尝不就是现实?
他们想要我们的赞赏、礼物和金钱,但他们不想要我们。他们不想要我们的智慧,当然也不想听我们的建议,更不想听我们经历的故事。
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以相聚为目的的,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所有的爱,都是为了让TA可以更好地离开自己。
虽生已离,未死先别,父母心,断肠人。
我们学会了照顾孩子们,我们也必须要学会放手,这是父母们的必修课。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一边,如果这对孩子与我们都有好处,我们将会一直这么站下去。
这一天最大的亮点,并不是精妙的晚餐,而是朗·梅格和她的女儿们,尤其是朗·梅格。我视她为父亲和母亲,就像我和莉莉一样。为何史前人不把那块漂亮石头摆在女儿石圈里面,或位于女儿石圈的中心?如果这种排列方法真的象征家庭,那么这样的位置其实是很有意义的。
父母不应该是孩子生活的中心,而应该由孩子去发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心,最终创造出他们自己的圆圈。为人父母者,只是孩子们生命中的一个必经阶段。所以梅格才站在了旁边,准确说,是站在了外面。
父母的任务,在于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站在他们旁边照看他们,陪伴他们,尽可能地保护他们不受伤害。但我们不能因此将自己视为和他们完全相同,我们依然无法进入他们的灵魂,他们对我们来说,宛如异乡人。尽管他们曾孕育在我们的身体中,尽管我们陪他们走了很多年,悉心地指导他们,但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要站在他们的生活之外。
父母子女一场,终要分离,成为彼此有着血缘关系的局外人。分离或许会慢慢到来,也许突然降临,也许以我们察觉不到的方式,也许带着戏剧性的情节,但无论以何种方式,也无论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我们届时都需要站在一边。
通常情况下,我们很懂得如何照顾孩子,却不懂得如何才能正确地和孩子分开。孩子们会责怪我们撒手得太快或太迟,但他们不太可能领悟到,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这种放开是多么困难。但那又如何?我们这样做,和容易与否无关,而是源于需要。我们学会了照顾孩子们,我们也必须要学会放手,这是父母们的必修课。现在,我们已经站在了一边,如果这对孩子与我们都有好处,我们将会一直这么站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