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除了你的思想和记忆之外,什么都不属于你的,一切外在的拥有(包括名利),在你死亡的时候都会烟消云散。
说这话,看似为虚伪主义,但事实上却是在表达一个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只是这种存在观,不是我们蝈人眼中的实在,而是隶属于精神层次上的实在。祂看重的是自由意志的存向感,而不是躯体或意识低级的满足,因此牠更像是在表达一种类似于矢量场的实在具有,只是这个“场”被常人所忽略了,甚至是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这个性灵体具有这个“场”的存在。
古希腊杠精们之所以看重这种这些,在我看来,其根本点就在于他们更在乎精神游弋于这个“场”的自由,而轻视或鄙视现实中的那些关于实用主义利的驱动,在他们的眼中,但凡一味追求物质层面上的贪欲,皆是尚未摆脱动物式的原始冲动者,而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所具有的、并且高于一般性动物的性灵自在。
昨,读萧功秦的一篇《为什么我们缺少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文章,其中他作了这样一段阐述:“中国人什么都不缺,智慧、毅力、勤勉、奋发、这些东西都有,缺少的就是一种对人生的浪漫主义态度。如果我们能从原典儒家的思想精华中汲取更多的养份,并把它与我们从西方文明中撷取的超功利的价值精华结合起来。我们也许可望获得一种更为丰富、更富有激情、更具有色彩的生活。”想,这所谓的“浪漫主义态度”的指向应该就是除了物欲贪求之外的其他选项吧。事实上,上古的中国人是不缺乏这种态度的,但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这种态度逐渐式微,以至于彻底变成了单一的、一切为了利的态度取向(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史记》那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被大家所公认),有人说是自秦始,有人说是从崖山之战之后,也有人说是猫论催化之后的开花结果……。但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达成统一的,那就是——都是文化断了层的变种。
如何摆脱这种穷兽困境?重新审视人的存在义要和价值取向是很有必要的。导入“向死而生”的态度,而不再刻意回避死亡(取舍、留存)这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对生在者来说更是一种生命的珍惜和礼敬。
你拿什么来珍惜你现在的生活?
你拿什么来礼敬你这世的生命?
我想,每一个人,只要你大脑曾有过这自问的闪念,那么在不太那么匆忙的时候,你会再次回闪这一念的,做些自问自答,甚至是没有答案,都会比从来就没有这一念的人更高一级的品格,因为,这是灵魂的考量。能够时时考虑自己灵魂的人,无论怎样,他都不会低俗到哪里去。
“事实上,有没有这种多元化的生活态度与人生哲学,有没有对生活本身的富于诗情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丰度与深度,决定这个民族对人类的文明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具有原创性的东西。决定我们的生命有没有一种立体感,一个终日在手机和电脑旁的看“会动的图画”的两脚动物是不会有原创性的。”
与友说:爱你所爱,享你所享,思你所思,那么,是虚还是实、具体或不具体,似乎已显得不在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你有过关于生死留存之间自己的一个选择和态度,在那里,你曾度量过你的生命,和你思想的Being。
想想,自己的前半部分过得都是浑浑噩噩的,苦乐参半,很少能静下心来问下自己,你究竟想要些什么?生活多半都是随波逐流态势。当有一天忽然静了下来,重新审视自己,原来,在我年轻的时候居然还存有那么多的猜想未能继续思想,如是,开始过上了现实中虚无的生活,浸淫在自己的思想空间,偶尔的浪度一下自己,感觉还是挺好,也是蛮有趣的——乐在自己,而安然,欧啦!
记:留个影落。如是慰藉自己说,在思的海洋里,我曾游弋于此,扬过帆,惬意,虽然祂很小样,但那毕竟是我的思过—— 一个愿意的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