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a君,怎么说的,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好孩子,爱好读书,但是怎么说呢,很奇怪的是一个多了很多书的人竟然几乎没有自己的思想或者思考方式。
之前,一句“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在朋友圈疯传,小A君看到后就引为经典,并且找学校书法协会的一个人用毛笔写了下来,装裱到他的床头上,逢人就谈谈诗和远方,谈谈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直到一天,一篇“你的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之类的文章又迅速层出不穷,讲的是你想要诗和远方,最起码有经济基础吧,小a看后,大呼经典,对之前自己的行为痛心疾首,并决定痛改前非,将字画撕掉,不在炫耀诗和远方,改口应该脚踏实地,父母尚在苟且,我们应该怎么努力怎样怎样……
02
还有一次,就是小A看到了一篇文章,好像是什么《北京你欠哪里哪里一个公平》,讲的好像是各地高考待遇的不同,北京具有一些优势,小A君又觉有理,总之又搞了一番大动作,可是前几天,又一篇名为《北京,你不欠任何人公平》的文章出世,小A居然又被洗脑了,竟还说,你看,底下这么多评论呢都是支持者呢。
后来,他的一位朋友小T君,终于忍无可忍,便在一次吃饭的时候对小A君说:“你有点自己的思想行不,这些文章哪里都有道理了?”
小A君一脸懵状,小T君见状,只好拿出自己手机,打开朋友圈,在小A君转发的《北京,你不欠任何人公平》那里打开,说:“我们就以这篇文章为例,来分析分析这篇文章,哪里有道理了。”
03
小T君推了推眼镜,喝了口水说道:“首先,我们不讨论北京是否欠人公平的问题,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就说说这篇文章,就事论事。”
小T君见小A君不说话,就继续说道:“你看,这篇文章通篇都透露出作者情绪比较严重,明显是一个在北京混的不错的人站在自己立场上说的话。比如文中一句:”要是您没考上大学,这事儿不赖教育体制,更不赖北京,你自己智力低,就别找那些没用的客观原因,妈的智障!”这明显是作者的情绪,并且没有任何意义,为什么考不上大学就是智障?再者,就算考不上大学就是智障,这和北京欠不欠别人公平有什么关系?
“第二,并且这篇文章的论据,根本无法推出题目这个论点,为避免断章取义之嫌,这篇文章在高考是否公平上给出了几个论据来证明论点;“一,有的省市本地录取率比北京还高。二 北京的学生高三也很辛苦。三 这篇文章以河南举例,他们都不是独生子女,这是造成他们升学率低的最重要原因,并且作者还特意强调,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对于第一点,我们要证明北京公平应该就是拿出证明证明北京公平,而不是拿出其他省市比北京更不公平来说事,就好像法庭上有人指控你犯了罪,你要想证明无辜,只能拿出直接证明来证明你的无辜,而不是指出一个人犯了更大的罪。
第二点:每个地方的高三学生都很辛苦,这更是多余的废话,只是起到感染情绪的作用,学生是否刻苦和教育体制是否公平又有什么关系?
第三 ,先不说这里是否有地域歧视的嫌疑,就算说的全成立,只拿一个例子就能说明他不欠任何人公平吗?
很明显,逻辑混乱,论据根本无法推出论点这种强行得出的结论的文章你怎么还这么推崇呢?这篇文章讨论的下一个问题也是同理,生拉硬扯,全是情绪化。
04
小A君若有所思,问道:“那你觉得,北京欠别人公平吗?”
“又来,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很明显,这篇文章,包括之前的那篇文章,都是通篇情绪化,都是在为自己说话,而不是就事论事,看看就行了。”
“那诗和远方呢?"
"一个道理啊,为什么尚在苟且的我们就不能追求诗和远方?为什么我们追求诗和远方就是不孝?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萝卜咸菜窝窝头才是所谓的孝?或者说,那些倡导父母尚在苟且,我们不能炫耀诗和远方的人他们的生活时怎样的?何为诗?何为远方?反过来说,难道连眼前的而苟且都无法解决的话,真的能追求诗和远方吗?“
显然,这两个问题都没有丝毫的意义,这篇文章辩赢了又如何》那篇文章辩赢了又如何?辩论赢了就说明观点正确吗?如果只是为了两种思想碰撞,相互进步,那是有意义了,但是争论对错,那就没意义了,因为特别是像是否该追求诗和远方的这种问题,根本就没有对错。
小A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其实我们觉得一篇文章有道理的原因是我们这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不知不觉的顺着他们的思路去走了,而顺着他们思路,一般来说,肯定得出的使他们的观点,而我们要做的是,跳出他们的思路,用我们的思路,独立思考。
故曰:尽信书不如无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