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领导是我特别尊重的人,每隔一段时间,就想聆听他的分享,是我创业路上的定海神针。
以往听听,对几个人片段的分享下,这次选择记录下来,以便温习和留存。
乔:信息化建设现在到什么阶段了?
T boss:我们把进销存的开发逻辑、底层代码等,无偿贡献给三个工厂了。之前仅仅是DJ厂,这次是三个。
乔:无偿?我们不是投入了五年研发的人力、物力、财力?
T boss:他们愿意用我们已经“阿弥陀佛”了,之前两个工厂排斥,尤其O厂,收购了JX的花了一个多,工厂信息化研发团队现在都一千人每年支出至少两三个。他们有更强的研发能力、顶层设计能力,但是从一代到终端,是我们已经成功运行的,无偿贡献出去,给我们留接口就好。
乔:不是一共五六个模块了,进销存只是其中一个啊?
T boss:其他模块的信息化是基于组织的。工厂的考核体系你知道,只注重业绩(排名),所以各个区域的总经理,其实都是业绩思维,不是经营思维,工厂也不管下面的经营指标、资产的投入产出比等。渠道的扁平化是大势所趋,有些区域二代没利润上交,成为分公司,分公司在上行期优势明显(执行力高、业绩起的快),在下行期劣势就明显(成本高)。所以我们的其他模块信息化是基于经营思维,从十几年前推利润中心到现在,我们的总经理虽然也强关注业绩,但是经营的思维还是有的。这些模块工厂没法往下强推,最起码现在日子还好过一点。去年疫情后,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亏损,我们是盈利的。但是8月份以后,某品牌受国际形势严重影响,给了我们一个至今的窗口期,大家有开始享受业绩俊遮百丑的形势里,但是这是运气,不是实力。我们求的,就是将来两种并行时,工厂需要的话我们继续无偿贡献上去,给我们留个接口。
乔:您怎么看工厂投的网课?我不太看好。
T boss:不看好。阿段很多年前就反对多元化。现在O工厂是想占住流量入口。如果像小米的链接模式可以,但是工厂的思维是自己投研发、投生产等,典型的多元化模式,上行期还好,下行期就是累赘。你看电视、耳机卖的都不好,电视是生不逢时,耳机是定位问题,华为是定位高端,小米干掉的是白牌,我们是中偏低,但是耳机全是自己搞的,好是好,就是成本高、价格高。
乔:您怎么看JT?
T boss:上市问题不大。我和Jack很熟,我们最大的区别是:我擅长思考未来;他擅长抓机会、反应敏捷。JT就是抓住机会,抓住体系里人对品牌的信任,愿意跟着一起烧。这和其他风口上的上市前烧法不一样,其他都是拿的机构的钱,要对赌要变现的肥肉,JT全国一起烧,体系里的二代们心甘情愿的、自掏腰包的投入,没有对赌、没有资金成本等。但是,你想想,这是在透支品牌力,对于投资人来讲,上市后有肥肉,对于二代们,即使上市后,挣的也是辛辛苦苦的运营费用,运营能力差还不挣钱,那前期烧的钱不就没了意义?这和本分文化不是一个逻辑。
乔:好在这些二代们即使亏钱,也不至于像市场上一般的创业、投项目,一旦失败负债累累。
T boss:你看老的二代们,现在还在体系里的,都老老实实。是因为第一波挣到钱的时候,哪个没偷偷尝试过其他业务。现在这波纷纷试水其他的,问我意见,我一律同意,万一亏了就亏了,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都是欲望。如果一个人有三千万,一年花一百万,可以花三十年,他就没啥太大欲望了。如果一个人有三个亿,一年花一个亿,花三年就没了,所以他的欲望就会特别强烈,甚至铤而走险。
人就两个欲望,名和利。利上,我没啥追求了,也没啥嗜好,不追求豪车豪宅。就剩名了,名我也想明白了。
乔:嗯嗯,大家都买了别墅,您没买。啥时候想明白的?我说你咋发胖了呢?
T boss:就是去年给LY主持私董会那期,大家纷纷挑战她,没解她的惑,我想明白了。最坏的结果不就是公司业务萎缩、没有接班人吗?那就接受这个现实就好了。去年我也在看王阳明,“我心光明,亦复何言”。我该做什么做什么,即使最坏的结果出现,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我们毕竟是代理商,你知道很多是左右不了的。所以想明白就不纠结了,我也更好的可以退休了。到时候集团只做财务投资和财务管控,各业务板块自行运转,信息化是所有业务的底层。
乔:我就喜欢每次听你从企业文化角度做分析了。但是企业文化具体到每个人上,差别太大了?
T boss:有一年,J老大带部长们去阿斯维加斯开会,会议结束后阿段请吃饭,并说难得团队出来一趟、让他们去赌场玩玩,他们说没预算,阿D说自己掏腰包请客。J老大就鼓励部长们好好干,争取这些部长们都成才,阿D说有一半都很难了。专业好学习,想懂公司的文化、理念、策略,还要看个体心性。
乔:那X老板看到你不再焦虑、这么坦然,应该很开心吧?
T boss:谁知道了。不过老板家有本分的基因。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在公司管财务,有一天老太太(X老板的母亲)让取钱一百万。说是要借给科王的大老板,科王主体公司在股市一塌糊涂,意欲东山再起,我意识到这钱可能有去无回,老太太说“这些年我们做科王生意赚了一些钱,我也知道可能有去无回,但是我也要借,得知道钱是靠什么挣来的”。再后来真还了。那时候一百万可是老值钱了啊。
乔:茅台有它特定的价值,但是为啥这么高了?高的离谱吧?您怎么看?
T boss:我觉得有它的道理。你知道我不怎么喝酒,也不懂,年轻的时候更是不懂,觉得茅台没有五粮液好喝。我原来以为茅台的消费人群主要是GS经济的G和商人们喝,现在发现我中欧的同学们阶层也是主力,他们私人宴请、聚会都只喝茅台,而且喝有年份的,所以他们这个阶段每年都存茅台。很多做酒的常驻茅台镇,试图做口感相像的酒,很遗憾做不出来完全一样的,茅台酒厂把那一片高粱的主产区包圆了,高粱不一样是核心。另外就是生产每年有限量,不是无限的。这就是供给学里的供不应求,同时利润空间高。但是依然不会买茅台股票,我挣不了认知外的钱,三四百的时候大家都说阿段买茅台,我就是没买,还是不太懂。
阿D很多年前就说过,做企业不是比的谁赢,比的是谁犯错误更少。我们中欧老师也讲“法律低评,财务低评”,也就是说不合法、不合规的事情完全不做;任何有财务危险的事情也完全不做。如此,是确保活着的真谛。
......
每次听老领导分享,都管好一阵,让我更有勇气走在创业的荆棘小道上!职场能有如此高人,愿意和我分享,也实属荣幸,唯有更加本分做人、踏实做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