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题目是赵乐天在微博怼无币区块链时说的话,完整的说辞是:
无币区块链=太监。无币联盟就是一群太监,怎么可能有生殖力呢?
话里透着一股直人快语的狠劲。
这话在经历过币圈市场暴涨暴跌和人生大起大落(从2013年加杠杆炒作比特币被爆仓欠下巨债,到后来起死回生)的赵乐天嘴里说出,当真是胜王败寇。当年赵乐天秉持对于比特币未来的“乐天”精神,扛住了巨大压力最后翻身,但同时,当然也有被币市的暴烈火车碾压得不知影踪和粉身碎骨的,还是用赵乐天自己的回忆里讲到的:
我相信活着最重要,我没敢寻死或者跑路(烤猫跑路了,而我有的朋友同样因为爆仓却自杀了)
有人经历牛熊的剧烈考验,赌赢了,而且成长为剽悍的新物种。也有人赌上一生,输个精光。
二
在币圈搏得兴起的赵乐天对无币区块链不屑不忿,但这不妨碍对于无币区块链本身的严肃讨论。
事实上,另一位币圈大佬李笑来,在微博上就曾将疫苗事件与无币区块链结合起来,做了更具理智色彩的讨论:
很多地方都需要无币区块链技术,你说身份证是否应该用不可篡改的区块链数据库技术?一下子,假身份证就被干掉了,多好!可是,你不应该让公安局参与挖矿吧?不应该让公安局参与价格投机吧?最近的“疫苗事件”就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对安全疫苗进行“溯源”追踪,可以“保真”……事实上,这种无币区块链技术目前已经有了很完善的原型,只不过,由于对区块链的曲解(人们总是觉得区块链就是用来投机的东西而已),又由于市场上很少有真正靠谱真正扎实做事的团队,所以,政府部门也好,公益组织也好,没办法把最前沿的技术用最快的办法应用起来——然而,我觉得这是早晚的事情,并且会来的比想象的快很多。
应该说,李笑来在这里向我们提供了不同于赵乐天的相反层面的认知。他实际上是在指出,在区块链技术与投机成风的数字货币之间做一个区分,是有意义的。既然区块链被拥趸称为新一代互联网(互联网2.0或价值互联网),那么当然会被也应被运用到公共事务管理中,而恰恰绝大多数的公共事务区块链项目是需要无币的。
另一方面,像目前阿里腾讯已经在展开紧锣密鼓地研发与应用的区块链项目,也都是无币的。马云一直在说“区块链不是泡沫,但比特币是泡沫”,也显示了同样的一种认知方向和取舍态度,那就是理解与拥抱区块链这个能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的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但与此同时,反对急不可耐想从中赚钱的币市投机。
马云的立场接近一个无币区块链者的立场。在他们眼里:
(无币区块链)最核心的优势恰恰就在于无币,因为杜绝了投机、诈骗的可能,这会使每一名投身于无币区块链的从业者,都可以专心的去研究技术,只有实实在在的解决了业务问题,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形成正向激励。
三
按照很多论证所采用的正反合的逻辑,我们现在再为赵乐天找补两句。
当他说“无币联盟就是一群太监,怎么可能有生殖力呢?”,是话糙理不糙地阐明了一个区块链的基本架构和底层原理,用罗金海在《人人都懂区块链》一书中更有学术意味的话来讲:
对于区块链项目来说,Token是其发行激励的一种必然机制,因而又被称为代币,它承载着价值互联网的属性,这种激励促进共识,使它成为区块链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一种Token,是价值承载和流通必需的,能促进区块链的正常运转和价值流通,是公有区块链的血液。
就像金钱作为现实世界周流运转的血液一样(我时常记起王凤仪老人家说过的:人是天地间的气,金钱是天地间的血),代币是公有区块链世界中的血。
事实上,这十年间,比特币在没有个人与组织宣布对它负责的情况下,能够平稳运行和快速发展,做到了传统组织结构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核心的原因正在于BTC的存在,保障了对众多参与者的激励,保证了算力与网络运行的安全。
所以,可以想象,除了那些公共事务区块链项目外,采用无币区块链方式开发的项目,由于缺乏运转和推广的激励,必然走向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的反面:成为与中心化的公司数据库无异的空壳,或者成为由巨无霸公司和政府喂养的巨婴。
这个意义上的区块链,的确是丧失了繁殖能力的、被阉割的区块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