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

作者: 姗姗来驰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20:12 被阅读0次
罗生门

  关于人性,恐怕我们知道的还是不多,也许因为成长于一个和平的时代,让我们不用在生存问题上赤裸相见。也许是社会的进步使整体人性得到了升华。当然这样的时代也让高尚的德行越来越少,就像书里说的“矜夸、爱欲、疑惑,三千年来,一切罪恶都源于此。同时一切的德行恐怕也源于此。”看看人性的真实,跳脱人性去看待我们残缺却又仅此的人生。

  先说说这本书,我买的这本并没有收录《地狱变》和《鼻》一些最直戳人性的作品,可能林少华的译本更为大众所知一些。当然我也读完了这几个短篇,确实精彩。作者芥川龙之介是非常敏感和有才华的作者,才能写出直窥人性的作品。

  其实看书期间,我也不断思索这个问题,既然人性的光辉和丑恶一同存在,那为何要如此极端地看待这两件事。这个时代,我们对光辉的赞颂和对丑恶的批判一样地猛烈。有人可能会说正是对事情正面的引导使我们越来越好。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几千年来我们并没有的在德行上提升多少,相反很多不可思议之事在这个时代屡屡发生,所以我觉得在这件事上我们一直是如此,从未有很大的进步。唯一有改进的就是我们时代的技术发展。

  既然人性的善和恶都那么客观的存在,那我们为何还要去极力赞颂和批判我们真实存在的这两种属性呢?在我眼里,无私之极和自私之极一样的不堪。高尚之极和卑鄙之极一样的不可取。因为人性中存在的东西谁也无法回避,只看一点便失去了真实。

  相比那些歌颂的书籍,我更喜欢写出黑暗的作品。就像我们国家最黑暗的那十年,不应该被抹去一样。因为那些作者是弱势的并且说出真实的人。我曾在一个节目中听到一位嘉宾说她是人性的极端悲观主义者。说出这句话时大家都报以同情,我感动于其话语的真实。而通常这样的人心中才怀有对美好世界的希冀,一旦被美好待之,散发出来的那是流于真心的幸福。

  骨子里我并不是一个热络的人。对于人性的好坏有一定的感知,从前也非常厌恶人性的恶,所里当然地也会厌恶自己身上的种种。渐渐地看着这些故事和自己亲身的经历,就会开始接纳这些“恶”。但是接纳并不是任由那些不好去发展。而是不刻意回避,知道自己的“恶”,有点知耻而后勇的感受,去追求那些善的特质。就像书里说的,“最聪明的生活方式是轻蔑这个时代的风尚,却又丝毫不违背它而生活着。”

  愿我们切实地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

相关文章

  • 2017-12-20

    罗生树下罗生门 罗生殿前婆娑人

  • 人性转念便是地狱——罗生门读后有感

    《罗生门》——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片小说集《罗生门》中收录的短片小说《罗生门》。 罗生门一词,想必诸君不会陌生,...

  • 究竟什么是“罗生门”?

    上演了一出“罗生门”、“车祸罗生门”、江歌案“罗生门”等等,生活中经常听到这个外来词,那么究竟什么是“罗生门”呢?...

  • 《罗生门》:善恶一念间

    短篇小说《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名篇。后人也逐渐因《罗生门》而引申出各种含义的“罗生门”。今天就《罗生门》...

  • 罗生门

    文/郑鑫 泸西小镇,偏安一隅,传闻破落的巷子深处住着一户人家,老太太已经老得不像样子了,无儿无女,终日与一只黄黑相...

  • 罗生门

    呓语,荒诞了真实 论理,帝王祭祖的新衣 牛屄像花朵裸露在外面 阴唇似鲍鱼藏于甲贝之中 脸部的二寸肥肉 涂抹着胭脂油...

  • 罗生门

    最初听到这三个字是在喜马拉雅fm上官文露读书会上,文露的解读让我好奇:什么样的日本社会会催生在死尸头...

  • 罗生门

    既然无济于事,就只能不择手段,优柔寡断只有死路一条。 窥一斑而见全豹。 人都有两种相互矛盾的情感。当然,每个人都有...

  • 罗生门

    我们一直在交流,却只听自己想听的东西。 于是我发现我能看懂十一种孤独了。 孤独是生活本来的面目。

  • 罗生门

    芥川龙之介著、鲁迅译 是一日的傍晚的事。有一个家将,在罗生门下待着雨住。 宽广的门底下,除了这男子以外,再没有别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生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qi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