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利?那就自己建所大学!
—— 黄小仙
这确实是一个疯狂的想法,当主人公B被所有报考的学校拒之门外,为了在父母面前找回颜面,B伙同几个同样落榜的朋友,在考上名牌大学——哈门理工学院的发小施瑞德帮助下,用一处废弃的精神病院自建一所“南哈门理工学院”,企图蒙混过关。
B的运气不错,在施瑞德的精心策划下,他取得了父母的信任,如愿以偿地获得了第一年的学费,其他几个朋友如法炮制。过了这关,他们终日百无聊赖喝酒打游戏,并称之为“学习”,直到一个神经质的男孩敲开了“学校”的门,声称他和门外的众多青年都获得了南哈门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B意识到,这场假戏到了真做的时候了。
反观B的好友施瑞德,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与哈佛、斯坦福等牛逼学校齐名的哈门理工学院,但是因为肥胖的身材和丑陋的外表却不被新同学认可,每天只能穿着一根大“香肠”哗众取宠度日,可怕的是,施瑞德心甘情愿,在他心里,即便如此,也比B这种没上大学的LOSER强得多。
B知道,这么多憧憬大学生活的失败者聚集到一起,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就像他们的初衷,他们想上大学,想成为父母的骄傲。B开始奔走,他首先要弄清楚真正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他去正牌哈门理工学院取经,却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歧视,B陷入困境,但也就在是在这个时候,B对自由的向往和自由所激发出的创造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哈门理工学院开设什么课程?开设同学们想学习的任何课程;南哈门理工学院的老师是谁?学老师就是学校的同学们!
如此激动人心的决定很快得到所有人的拥护,这些被社会抛弃的LOSER在自由的氛围中寻找到了生存的价值和激情。
一次嗨爆全场的派对成为影片的转折点,起因是他们这个野鸡大学的聚会竟然抢走了隔壁名校聚会的风头,隔壁名校决定对他们进行粉碎性打击,设计让所有学生家长到学校,并让教育部门当场宣布了南哈门理工学院的非法性,B的好梦即将破产,明白真相的家长把同学们带离学校,B的父母对B陷入更深的失望。
然而,此时的B已经不是第一次落榜的“做错事的孩子”,“南哈佛理工学院”的办学经历让他明白,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与此同时,在名校里受尽屈辱的施瑞德也幡然醒悟,自己想上的并不是这种让人忍辱偷生的学校,他决定帮忙B为“南哈门理工学院”争取合法办学资格。
B清楚论资质他们肯定是要失败的,要想取得听证会的胜利,就得通过演讲展现南哈门的自由精神。在B的带领下,学生团体竞相发言,而B再一次带来犹如马丁路德金的点睛之笔,很庆幸,他们做到了,陪审团给了他们一年实验的机会,自由战胜了“传统”!
整部影片在美国无厘头喜剧的氛围下进行,一不小心就会当做曾经的性喜剧《美国派》来看待,但是当你认真看下去就会发现,这部看似轻松的学校喜剧并不轻松,探讨了很多关于大学教育的严肃问题。
比如教育的意义,是要像流水线一样加工出众多的普通人?还是通过不拘一格激发出更多的天才;比如大学的意义,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那些枯燥的知识?还是学以致用,掌握生存的技能,在毕业后很好的融入社会;还有大学本身,是冰冷地世故地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阶级社会?还是温暖地阳光地孵化人才的家园!
今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剧情再次上演。我盼望,看到本文的有缘人不妨对发挥失常的孩子们宽容一些,他们只是失去了本次高考,并没有失去人生;考的好的同学开心之余也请冷静一点,最好能更早想清楚大学的意义再去填报志愿,这样,你走进一所心仪的大学,然后走出精彩的人生。
END
插图 | 网络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 黄小仙 -
没有电影的日子好孤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