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从小遭受过一些不太好的对待,被老师贬低、贴上不太好的标签,又被强势的妈妈一次又一次阻止自己学习选择喜欢的动漫,但在出国之前,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会难受、会伤心、会心情不好,过后却也能调整过来。
后来去了美国留学回来之后,长时间跟妈妈呆在一起,原有的思想和情绪与去了美国感受到的不一样的文化和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冲突,而父母无法理解,无法调节之下,严重到了抑郁的发生。
而这个抑郁发作,有一部分的可能在于来访是想通过“生病”,来让父母特别是母亲,改变对自己的态度。
来访从小受强势妈妈的控制,内心一直是想要反抗并充满愤怒的,但这种反抗和愤怒总是无法完全表达。
来访对妈妈控制是反感的,但在与咨询师的关系当中,从他滔滔不绝地说话,且不喜欢咨询师打断,表现出来的就是来访似乎在无意识中,也成为了跟妈妈一样喜欢对外在掌控的人。
从来访的表述当中,能看出来他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感受:一方面是干嘛要这么累?一方面是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两种感受是很矛盾的,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矛盾的时候,只是一般的人在努力之后无法达成目标,无法成为更好的自己时,也能接受和适当的妥协和放弃。
当来访不断说自己不好的地方时,咨询师可以通过言语给来访反馈,告诉来访他优秀的地方,提醒来访他也有很多很好的时候;而当来访不断说自己的优秀时,咨询也可以提醒来访也有一些达不成目标,不太好的时候。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成促进来访的自我整合。
来访的“优秀”,其实是一种假性自体的表现。假性自体也是自体,它本身的含义就是指一个人在别人面前或在公众场合,只展示自己特别好的一面。
假性自体也暗含着隐藏的部分:这个人的某些自体部分没有展示出来。假性自体就是慢慢地跟自己内心的感受发生了断裂,忘记了自己内心还有一个受伤的小孩。
假性自体的对应说法是真性自体,也就是一个人的核心自体。为什么一个人会只展示假性自体,也不愿意展示真实的自体呢?原因一般都是真性自体不是那么理想,或者说真性的部分含有一些很受伤的部分。
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假性自体为主导的状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养育的环境造成的。
这类人也没有大量的被忽略、被虐待的创伤,也不能说没有爱,而是处于有条件的爱中,要达成父母的期待和条件,父母才会给予更多的爱,而如果不能达成父母的条件和期待,便会变成没有价值,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便容易形成假性自体。
这个案例中的来访,便是这种情况,他展示出来的“优秀”便是假性自体,并不是内心最真实的自已,也因此,他才会一直努力要求自己追求优秀,却又总是在快成功时放弃。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要促进假性自体和真性自体的整合,让真性自体慢慢被看见、被疗愈,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