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古人的情怀,徐健顺教授在声韵分析教学中,讲到了古诗文的主题是可以提炼归类的。修身齐家、济世安民、怀乡思亲、儒仕情怀……这些主题要通过声韵分析来搞明白。声韵分析就是通过字的音韵走进作品意象,由意象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分析与吟诵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声韵分析有助于吟诵,吟诵又有助于走进诗人的情怀。
撷取徐健顺教授的声韵分析之例,谈个人所获所感。
听徐健顺分析杜牧的《清明》,我大开眼界,听着听着就流泪了。不仅为诗人在外的孤苦而难过,还为徐教授那准确的正解而感动。根据声韵分析去吟诵,呈现在眼前的不再是清明节气下肤浅的美景, 而是离家的儒仕,在清明佳节想家却不能回的愁绪 。这股愁绪来自清明佳节,这个节日该回家啊,该祭祖哇,该与亲人见面呐。可是我回不去啊,只能借酒消愁,“借问酒家何处有”,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飘零,济世安民的大业还没有着落,思念的人在天涯。
在徐建顺的声韵分析课上,每一篇作品的分析,我都听得如痴如醉。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而自己毫无察觉。只感觉自己时而在古代音乐的王国里驰骋,时而在古城朱雀小街漫步,时而在苏轼、李白的身旁跟随……眼前没有了世俗,耳边没有了喧嚣,心里没有了浮躁。眼前,经典文化的明珠,陡然间璀璨夺目,艳照四壁……
吟诵是遵循汉诗文格律、音韵的读书方法。它帮我们消除了对汉诗文语言的隔膜,克服了死记硬背的烦恼,让我们对汉诗文有了浓厚的兴趣。教师用吟诵来教中华经典文化,教学所焕发出的会是勃勃生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