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电影《决战中途岛》思考当今世界形势,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从电影《决战中途岛》思考当今世界形势,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作者: 淮月书影 | 来源:发表于2019-11-04 19:31 被阅读0次

明天,第二届进博会就要开始了,这次的规模比第一届要大得多,更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包括美国和日本。

很多人奇怪,怎么如今的国际形势,进博会上面还有美国和日本展区?这样想,就有点“小家子气了。”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在“铁幕演说”上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向来如此,尤其在如今全球化时代,为了赢得各自的经济政治利益,今天结盟、明天拆伙的现象太常见了。

01、“三国演义”——当时盟友,如今敌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当时的中国向国际联盟求助。但众多西方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并不愿意援助中国。他们觉得只要战场不在自己的国土上就没所谓。

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时候,在东亚战场上,我们一直在孤军奋战。对于日本对我们国家的侵略,西方国家是隔岸观火的态度。

“反正没在我家打。”

“他们去打了你,就没有时间来找我的茬了。”

抱着这种心态,当时的国际联盟希望通过牺牲中国的利益,来换取回自己的和平。

在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之前,对待中日两国,美国一直奉行所谓的“中立政策”,但其实背后却是偏袒纵容日本。当时,美国同时向中国和日本出售物资,但受限于运输和经济等原因,最终得到更大好处的是日本。正是靠着美国提供的物资,日本在卢沟桥事变后,一度在侵华战争中占据上风地位。

但众所周知,美国这是在养虎为患。在中国战场上取得的短暂胜利让日本人迅速膨胀,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日本把美国人拖进了战场。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重创停泊在那里的美国舰队,同时向马来半岛与菲律宾进攻。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全面打响。至此,美国开始正式加入战场,为了再次让中国拖住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脚步,美国开始向中国提供大量援助,并且与英国、苏联、中国结盟。

1943年11月22至26日,中美英三国在开罗举行了会议,讨论如何协调对日作战的共同军事问题和战后如何处置日本等政治问题。之后,美国才正式发表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

这样,二战期间,我们最终和美国结盟,对付共同的敌人——日本。

02、中美如今是敌是友?

2018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备忘录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加税,然后我们也开始对他们加税。到现在为止,两国之间摩擦、冲突不断升级。

美国人依据所谓的“301调查”,根据这个调查显示说我们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具有强制性技术转移等不公平行为,所以要对中国的产品加税。

但这一点真的令人信服吗?当然不可能了。华为向美国运营商收取专利费,美国议员却指责华为是“专利流氓”!这不过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还不是害怕我国的科技发展超过他们,害怕被我们远远甩在后面?所以就想着从各个方面打压我们。

但这样的做法非常不明智。比如一个人想要成为领导者,最终征服别人的是自身的能力和人格魅力,如果一味地打压对手,以为把对手打趴下了,自己就是老大,这显然是很肤浅的观点。

《孙子兵法》里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败敌之败也。是故胜兵也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孙子认为,真正的兵法追求的不是通过奇谋诡计以少胜多,‍‍赢得千古声名,‍‍而是追求如何强大10倍于敌人的力量,‍‍然后仅仅通过威慑就不战而屈人之兵。

所以一个人和一个国家都是如此,想要成功,不是去打败多少敌人,而是自己有真本事,自己强大了,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美国好像觉得压制住了别人,自己就能成为老大。比如美日之间,从二战之后,因为日本的崛起,美国和日本之间从汇率金融战、经济战、科技战,从产业冲突到宏观协调和经济制度冲突。

其实,在如今的全球化环境下,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联系都十分地紧密,如果一味地制造冲突和好摩擦,只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损害的不止对手的利益还有自身的利益,更有其他国家和地区被牵连进来,比如日本。

当初中美的经济摩擦刚刚开始的时候,日本人以为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比如日本久留米大学商学部的教授塚崎公义就认为,中国国内不生产的商品才从美国进口,如果中国限制从美国进口的话,就只能从日本进口了。

但事实很快打了他们的脸:开始后日经股开始下跌,更有日本专家指出,日本以及其他亚洲国家都会受到牵连。《东洋经济周刊》发表文章,在其中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商品中,每1美元中就有价值40美分的商品是中国从其他国家进口的零部件,其中7美分的商品是直接从日本进口的,比如智能手机的半导体、液晶屏幕等都是“日本制造”。

他们认为日本实际将要遭受的冲击,远大于直接加税本身。其实,他们也清楚,面对美国发起的战争,中国和日本在经济方面的利益是一致的,在某种程度上,要成为盟友,才能对抗美国发动的这场“经济战争”。

如今,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如今变得敏感起来,但与日本的关系,尤其在经济方面的关系,却因为美国而变得缓和起来。

03、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绝非牢不可破,当然也不是一成不变。昨天的盟友,可能是今天的敌人,昨天的敌人也有可能变成今天的朋友。

看他们是朋友还是敌人,要从当时的环境看,要从实际出发看。

即将在11月8日于北美和中国内地同步上映的电影《决战中途岛》,讲述了二战期间著名的中途岛战役,叙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艰苦和不易。

电影的预告片出来后,有网友评论说:“日本人看了会哭泣,美国人看了会感动。”因为利益和立场的不同,对于这部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事实确实如此,1942年6月美国发起的“中途岛战役”,不仅让美国海军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环礁的攻击,还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所以这场仗可说是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更是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二战的格局,也对盟军比如我国的战场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但正如一千多年前,司马迁就在《史记》里所说的一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敌对,都会因为时间、利益而改变。

所以如今的我们看这部电影,要从当时的环境看,二战时候中美结盟对抗日本,到如今中国和日本之间若有若无的结盟,在经济上共同对抗美国一样。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在如今的全球化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牢固而可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昨天的盟友,可能是今天的敌人,昨天的敌人也有可能变成今天的朋友。

相关文章

  • 从电影《决战中途岛》思考当今世界形势,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明天,第二届进博会就要开始了,这次的规模比第一届要大得多,更有来自全球各地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包括美国和日本...

  • 《红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题外话:近来发现在台湾居住还是有些许好处,比如许多美国片在台湾的上映时间几乎与欧美同步,甚至还更早一两天。 《红雀...

  • 电影|《骄傲》敌人的敌人,可以是朋友

    团结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与敌对势力周旋。 面对远远强大与自己敌人, 除了选择壮烈的以卵击石或者缴械头衔,还可以选择...

  • 让你开挂的六个人生真相--2021-12-17

    第一,敌人变朋友会比朋友更可靠,朋友变敌人会比敌人更危险 穿着半遮半掩的女人最好看,有悬念的电影最好看,所以,对任...

  • 中国的最大敌人是日本

    为什么说中国的最大敌人是日本呢?听我分析原因。 按世界形势的大国竞争,最大的敌人是美国,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但...

  • 2021-11-02

    大国外交。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找到敌人的主要敌人,摸准他们的需求,逐渐发展成自己的朋友,合众人之力,往往可以事半...

  • 过瘾!把数学搬上电影

    去年这个时候,电影《决战中途岛》上映了。 看到广告后,我想,以往关于中途岛海战题材的电影看过几部,经...

  •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最近看了很多情感小说,不得不说,这类小说真的非常好看。 特别是其中的一些经典语录,让人看到世间的情感,原来都是错综...

  • 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销售行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当然竞争也分几等,自去年看了几本关于销售的书以后,才恍然明白,一个人即使在做销售...

  • 《弱传播》读书笔记

    兰彻斯特法则告诉我们,当你面对的敌人兵力比你多的时候,你应该设法把敌人拖到狭隘的地方展开决战,这样敌人的兵力才施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电影《决战中途岛》思考当今世界形势,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zd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