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现状到目标

从现状到目标

作者: 我叫黄小贱 | 来源:发表于2017-04-24 20:27 被阅读286次

一、动机

我认为一个人为了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有非常多的原因,比如说能力,愿景,要求等等,在这些原因的背后其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现状的满足或不满,一个是未来的愿景或者是恐惧。

动机:现状不满和对未来的愿景

决定一个人做某件事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现状的不满和未来的愿景。

例如我想去喝水,是因为我身体不舒适(不满),而如果我未来喝水的话,能够解决我这种身体的不适。我要去找工作,是因为我对当前不赚钱的处境不满,如果赚钱了,就能够减少和抵消掉我的这种不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即是转移这种不满。还是拿赚钱的例子来讲,我还要去找工作,的确,我即有现状的不满,亦有对未来的愿景。可是我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这种不满以其它方式来抵消掉了,诸如,玩游戏,买彩票中了奖,父母给钱花等这些行为减少了我的动机。这种其实就是拖延症。

在这种不做与做之间,有一个锚定点。个锚定的点会依赖于每个人的自我设定。例如某人要去剪头发,假设他认为头发的长度要达到耳根处,若未达到则不去剪,这个耳根处即是一个锚点,再比如,每天上班,我设定的时间在7:30到7:40之间起床,在7:30之前,没有起床的动机,因为我满足于舒适的床,又不担心起来晚了迟到。在7:40之后起床,因为如果再不起来有可能会让自己迟到罚款,

然而动机并不能够解决我们如何去做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想去做”到“如何做”的方法呢?私以为有下面四个因素决定了现状到目标的达成。这四个因素包括:即时反馈、反复练习、学习区学习、规则与规律。

在介绍这四个因素之前,我们先对现状进行分析。

现状

清楚知道自身所处的环境。

现状的分析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都有着不同的分析工具,诸如商业战略上的SWOT分析,企业管理中的TTPPRC模型,生涯规划中的生命之花,生涯四度,发现才干中的各类测试(盖洛普优势识别、VIA人格力量测评、MBTI测试等等),因此测试工具较多,在此不举例。

尽管我们有非常多的方式方法去了解现状问题,比如说,通过学习,思考,实践等等,都是在加深对现状的了解。然而,每个人对现状的了解毕竟不同,除了获得的认知对象不一样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是单位时间内接受的信息度,也可以称之为信息密度,这个信息密度对于后面所讲的规律也同样适用。

一、学习区学习


学习区这一词来源于心理学。在心理学中,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可以分成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舒适区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和习惯性的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在这个区域内,我们得心应手,但是学到的东西很少,甚至学不到什么东西。

学习区一般指的是我们很少接触甚至未曾涉足的领域,充满新鲜的事物,在这个区域内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

恐慌区,即是在这个学习中会感到忧虑,恐惧,不堪重负,超脱了个人能力。

事实上在这三个区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是一种模糊的心理状态。虽然我们在强调学习区的概念,事实上我们希望的是通过学习区的学习成长不断扩大舒适区,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例如,我们经常说趁年轻去折腾吧。这个折腾是基于自身的舒适圈的资源、能力等方面来进行,而不是为了折腾去选择自己陌生的行业和技能。再比如我做门店管理方面得心应手,但是为了不让自己原地踏步,我在做好门店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加深本行业或类似行业的了解,与其他擅长门店管理的大师进行交流学习等,这即是在学习区学习。倘若我希望自己逃离舒适区,去做自己不擅长不熟悉不了解的渠道管理,这就是把自己推向了恐慌区,最后的结果反而是得不偿失。

这在个从舒适区到学习区的过程中,并不是说自己立马把自己推向学习区,而是一小步一小步的推进,推的太快太远就走向了恐慌区。就拿我们每天的早起来讲,我们渴望像那些大牛们一样,每天6点起床打卡,于是刚开始也是玩了命的早起,可是没有过几天,就发现自己越来越起不来,越来越想睡,越来越不想去坚持早起,在早起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快乐,为了早起而早起,缺少灵活性的早起,终究会注定失败。

那么如何将自己从舒适区有效的推向学习区呢?即是将推进的过程进行分解,一步步的把这些动作养成习惯,同时保持动作的灵活性。例如我一般8点钟起床,为了锻炼自己早起的习惯,从开始设定每天7:30到7:00,再到6:30,再到6:00等,或者一个星期中有固定的几次6点起床,这样便于自己能够不断的推进。同时,从舒适区到学习区并非是单次的动作,很有可能是循环重复性的动作,把这种动作当成一种安静而平和的投入,小步快跑式的前进,远远比三天打大鱼,两天晒网要强。

二、即时反馈

指发出的事物立刻返回发出的起点并产生影响。

在即时反馈中,从反馈对象上可以分为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从反馈的结果上可以分为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

内部反馈:通过自身的经历、知识,以及已获取的信息,对所发出的事情进行自我反思。例如自省,自查,自纠。

外部反馈:通过外部因素的指导、交流、学习对所发出的事情进行调整。例如同行交流,教师指导等等。

在整个反馈过程中,获得的反馈速度越快越准确,越能调整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倘若反馈回来的速度较慢,或者是负面反馈,那么自我很有可能会选择放弃。

美国有一位著名篮球教练约翰-罗伯特-伍登。他在执教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棕熊队的27年中拿到了10个NCAA冠军,包括空前绝后的7连冠(1967-1973),同时他所执教的球队还曾获得88场的连胜纪录。他是如何取得这么高的成就呢?

据发现,伍登教练在执教过程中只花5%/6%时间用在批评or激励自己的球员(一般篮球教练常用的执教方法),而花75%的时间对球员每做的一个动作发出指示,做出具体的反馈,让球员不停的做出调整、练习,以达到最优,最后帮助球员取得成功,这其实就是即时反馈的例子。

同样,为什么我们会沉迷于游戏中呢?是因为我们杀一个小兵都能够获取积分,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值以获得更高的自我满足,而在现实中,可能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心血却没有成就感,即是这种反馈可能是负面反馈,或者是反馈的回路较长。

不过,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尽管每次的动作均有反馈,若是反馈的结果一致,那么会随着时间次数的延长,对于这种反馈很有可能会当成理所当然,并不认为是一种反馈了。

在这里对反馈的正向结果引申出一个词——成就感。

对于一件新事物或者新技能来讲,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成就感会随着时间的增长不断增长,对于所做的事情就越来越有信心和动力,再过一段时间,成就感会不断的下降,直至下降到一个拐点,在这个拐点处,有的选择继续沉下去,有的选择换个方式、方法环境等。例如刚进入一家公司,保持着新鲜和好奇,时间一长,就会对已有的事情产生厌倦,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有的人选择跳槽,有的人转换工作方式,有的人继续选择沉沦下去,保持原有的状态不思进取。

三、规律与规矩

罗辑思维有一章的内容是关于套路,里面分享了罗振宇关于如何提高认知升级,给出的答案是多学习套路。套路一词,即是在我们从现状到目标中需要寻找到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已经被证明有效的认知模式,例如,我们去商场买东西,更加偏好门店装修正规、穿着正式的销售员;在产品销售中,顾客上来问价格不如把话题引到产品价值上,顾客的购买性更大;在要求对方时,在要求的最后可以加上你也可以不按照我的方式去做等等。

虽然上述举出的例子都是一些细枝末节,实际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系统性的规律,产品生产有产品生产的规律,演讲有着演讲的规律,销售有着销售的规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发现去应用这些规律。尽管这一方面有着说教的性质,但实际上,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规律。就拿销售来讲,有的销售员在短短半年内就能成长,而有的销售员尽管好像也是在努力,干了三年和干了半年的销售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种情况就类似于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纯粹是机械性的重复性的劳动。

对于我们做的事情,一定要去寻找到背后存在的规律是什么,多问多学多思为什么的为什么的为什么,这就是认知的升级,也是更深的理解事物的规律。

四、单独练习

之前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一万小时定律,即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尽管这个理论已经被证明有着误导和疏漏,但是仍然不妨碍它具有一定的正确性。

一项技能的掌握必定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再好的反馈回路、学习区学习、以及规律的应用,如果缺少多次的反复性的练习,终究还是难以达成目标。

这种单独练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练习者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如果你觉得你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就不是刻意练习。即便现在我为了完成这篇文章,我也已经翻了3次手机,被窗外的景色吸引了多次了。

拿看书来讲,很多人认为看书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抒情、小说、不耗脑子的除外,事实上看完之后,你也记不住),其实看书是一件辛苦的活,要读懂书中的内容,你得首先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在翻看书页的同时,要不时的记笔记,并且读完一篇之后,很有必要再读一遍,对整本书的内容还要进行四个步骤:梳理脉络、找到重点、深切体会、产生联系。如果你是一边听音乐,一边看书,不去深入的思考,读再多书籍,所获得的经验是靠时间堆积出来的,远远不如这种强力研读的效果好。

以上是对这四个方面(单独练习、学习区、寻找规律、即时反馈)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四个因素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缺一不可。

这四个方面基本上可以实现目标的达成,然而随着目标的难度增大,就越来越涉及到更多的因素进去,这里面就涉及到天赋、机遇的问题。

假设,我希望成为王健林、马云式的人物,那么在这条目标达成的路径上,四个因素与天赋机遇是怎样的关系呢?

可详见下图。

1、60分分界线。事实上,很多人由于方向不对,或者努力的程度之低,不到100小时就已经放弃了。不要说在某个行业干了多少年,努力了很多年,事实上,只是凭着最初奋斗的那几十小时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沿用至今,100小时的努力必须要在学习区去获得,在舒适区中获得的技能只是重复性的机械劳动。

2、80分分界线。这条线也称之为努力程度分隔线。这条线也是大部分人凭借着自身努力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例如很多的专家教授,工程师等等。

3、90分分界线。即是天赋壁垒线,要达到这一程度需要一定的天赋才干,所谓的天赋才干,也称之为天赋、才能,是自然而然反复出现的,可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模式、感受或行为。例如,一个人有两项天赋A和B,A天赋有2分,B天赋有8分,在投入一定时间5的情况下,两种天赋展现出来的优势一个是10分,一个是40分,投入的时间越多,B天赋所展现出来的优势越明显。例如画画的摩西奶奶。76岁才开始接触画画,用短短的4年时间在纽约举行了自己的个人绘画展。抛开年龄的因素,想必清华美院的学生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成就吧。

4、95分分界线。即是机遇区隔线,达到这个区域的人,机遇成了拉开差距的关键因素。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一个叫束星北的物理学家,如果不是文革的十年,我相信他能取得更好的成就。

最后的思考:

案例

很多人戒烟为什么戒不掉,单纯的用吸烟的图片、上医院检查、甚至拒绝买烟也仍然难以戒除,事实上戒烟需要一整套的方法,单一的方法并不能够产生效用。

在动机上我们要做的是引起吸烟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健康身体的期望。

现状:

明确吸烟的危害,了解自身吸烟的程度,如果持续性吸烟最有可能产生的后果。

1、吸烟者肺部的图片

2、医生的检查和告诫

3、对比健康的肺与自身肺污染的程度。

4、家人的厌恶

未来:

给吸烟者营造健康的身体带来的家庭美满,生活健康的美景。

路径达成的四个条件

学习区:从一天戒一根,到两根,到只抽一根。不断进行突破

即时反馈:对于每天的戒烟,自己或家人能够对戒烟的情况进行总结,批评或奖励。或者和一起想戒烟的人互相鼓励,找到戒烟的榜样。

套路:用电子烟嘴、口香糖,瓜子,水等代替吸烟带来的快感。

独自练习:树立阻碍的围墙,例如把烟藏起来,如果每天规定自己只抽五根,那么在兜里只留五根;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把全身心放在其他方面,沉浸其中就会忘记吸烟。

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思路去了解从现状、未来到解决路径的四个条件来更清晰的分析事物。

相关文章

  • 从现状到目标

    一、动机 我认为一个人为了做或者不做某件事,有非常多的原因,比如说能力,愿景,要求等等,在这些原因的背后其实包含两...

  • 潜力量第4 章利用GROW模型创造专注

    1.GROW模型四个关键: 目标:我们想做的事。 现状:我们所面对的状况。 方案:我们如何从现状到目标。 行动:我...

  • 战略勤奋与战术勤奋

    1.战略勤奋,是指花大量时间精力思考三大问题——现状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从现状到目标,怎么走最高效? 2.战术勤奋...

  • 个人成长是从现状到目标的过程@易仁永澄之打倒纸老虎2016082

    个人成长是从现状到目标的过程丨设定的标准决定着人生的不同 现状:互联网创业公司做人事管理及具体工作 目标:拥有影响...

  • 别舍本逐末了,抓住本质才是成长的关键

    学习收获: 1. 成长的本质是:价值现状到价值目标的过程。关键要考虑价值。 2. 老师提出的元规范,从方向、到积累...

  • 从目标到成果

    一、把列目标改成列成果 目标,是计划要完成的事; 成果,是已经完成的事。 这周我又将工作日志迭代了一个版本,由原本...

  • 从“目标”到结果

    #荆涛#【特别鸣谢荆涛老师】 语录:目标决定计划,计划决定动作,动作决定结果。 我们常常把“成功”看成一个动词,而...

  • 从目标到行动

    我们要先有明确的目标,再重点投入精力去做,而不是手里有啥事儿,就眉毛胡子一把抓,对整体目标的完成也没有帮助。 先有...

  • 429/1000《高绩效教练》(第五版)(11) R:现状是什么

    金句:当现状变得清晰,目标就会更加清晰。 一、现状与目标的关系 是先了解现状,再确定目标?还是先确定目标再了解现状...

  • 如何制定目标 ?

    什么是目标? 从空间上来讲,目标就是你要去的地方,就是方向。从时间上来讲,目标是针对未来发生的事情。目标是基于现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现状到目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ap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