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输入与输出

2.输入与输出

作者: Jessie8304 | 来源:发表于2018-05-26 16:15 被阅读0次

      前天晚上跟朋友一起边打乒乓球边聊天,他说我这两天最大的贡献是让他看到了《微习惯》这本书...虽然听起来怪不舒服。的确,在我房间看了会儿之后他就带回去了,状态也发生了些许变化,早睡早起、学习(成甲在《好好学习》里说:评价学习是否有效的标准——学习之后,你的行为或认知是否发生了改变。)虽然这跟他一段时间之前的状态估计差不了多少,但他真的是个行动派,同样我也看完了这本书,但个人体会就是感觉这本书把一个简单的原理掰开了揉碎了反复说:如果你想看书,又迟迟没办法开始,那么让自己把书拿出来就可以了;想写东西,很难动笔,试试把笔拿出来...

      同样一本书,他却获得了很多力量一样。

      继续打球,我说想学抽球,因为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然后他就一直让我练习手的动作和拿拍的手势,后面估计是教的有点不耐烦了,就说这些东西没人教他,凭自己就能学会的,言外之意这么简单的东西让人教了还学不会...其实我哪里是不会,拿拍都不会吗,人是活的又不是机器,哪能一摸一样的动作一直不变……再者,拿拍的姿势不止是他那一种吧。接着他又说打球让他有两种心得:要在球即将落下的时候接球是最好的;拿拍的手势是要保证灵活性。这也是他自己思考出来的,确实这点是用心才能体会到的,接着就说我最大贡献的那番话,还说很多事情都有一个普遍的原理...听到这里我觉得很熟悉,很兴奋得推荐他看成甲的《好好学习》,里面有提及查理芒格的普世智慧:掌握事物的底层逻辑...很多事物都有一个通用的底层逻辑...等等,书里面还举例了为什么高铁车站要选址在郊外?一般会认为是带动经济,但有深层认知的人会分析深层原因,是什么什么原因...

      原谅上面一段很失败的复述,但大致就是这样的对话,明明是知道,但就是话到嘴边说不出来。

      还有一次有亲戚给他寄了两瓶蜂蜜,我拿着一瓶问他有多重,他说估计有2斤,这时想起看过《无价》这本书里说过类似观点,人们对重量、距离这种抽象的概念很模糊,但如果有一个对比,就会感知很敏感。当时恨不得打开我的简书读书笔记看一下,只是说了句如果有参照物就肯定会知道了,当然对方也不知所云。(原文如下:人们对相对差异是非常敏感, 对绝对数值却不那么敏感。

      比如让你估算20公斤重量的物品,不是件容易的事;另外在你知道20公斤的重量之后,再去分辨19公斤和22公斤就容易得多。)

      下午在处理工作遇到的一个问题,想到之前有参加过类似的培训,拍过照片,发现培训很多内容都很有价值,但都没怎么好好看,拍下了就结束了,也没有整理过,更别谈拿出来用了。

      之前在猫叔的千聊分享里有一次公众号文刀老师的分享,他就分享过自己每次参加培训、看的工具书都会做印象笔记,一方面方便自己回顾,更重要的是整理的时候是输入的过程,远远比一般我这种有更多价值。

      看过的书都不记得,记得了表达不出来,不是在浪费生命吗,为了言之有物言之顺畅,高质量的输入与输出才是最有效率的利用时间。这么说有点无聊,在此立个flag:下午有一场培训我会好好做笔记,整理出文字,这周末之前完成。(截至周六晚十点半已经整理完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输入与输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as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