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从来都不会因为让别人失望、伤害别人、剥削别人甚至杀害了别人而感到强烈的不安,因为这些人没有良知。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直觉属于人的六种感觉,那么良知可以算做第七感。
在这个世界上有约4%的人缺乏良知,这些人被称为反社会人格者,心理学家把没有爱的能力、喜欢操纵别人、毫无负罪感定义为反社会人格,他们可以是普通人,也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人。
反社会人格者关注的重心永远在自己身上,他们对身体上的每一处异常都极其敏感,有时候甚至会有疑病症,而他们往往会把疑病症当作逃避工作的借口。
通常来说,他们会避开需要付出持续努力、按部就班的工作。
没有良知的人对待自身天赋根本不在乎。即使他们聪明绝顶,往往也都目光短浅,幼稚得惊人。
辨识反社会人格的13条法则:
1、我们必须承认某些人就是没有良知这个最高法则
2、靠直觉判断,不要受身份影响
3、用“事不过三”原则检验一个人的主张、承诺和他的责任心。
4、质疑权威
5、提防马屁
6、重新定义你对“尊敬”一词的认识
7、不要加入他们的游戏
8、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开反社会人格者,拒绝与他们接触和沟通
9、质疑自己的妇人之仁。
10、不要尝试弥补已经无法弥补的事情
11、千万不要出于同情或其他原因而同意帮反社会人格者隐瞒其真实性格
12、捍卫自己的心智
13、好好过好自己的生活
读美国心理学家玛莎·斯托特的《当良知沉睡:辨认你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我们才能够了解生活中有些人的行为。
面对没有良知的人,道德和说教都无济于事,他们没有内疚感、没有感恩的心,不愿意承担责任,所以不能像常人一样对他们做出要求,与他们相处的唯一方式是远离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