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晋丨那些你可能没有见过的山西古建筑,惊艳了上千年时光
原创 2017-06-22 闫建豪 山西圈子
世界文明看中国,中国文明看山西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
山西的古建筑就是开挂一般的存在
你可能知道悬空寺,应县木塔等
但是下面这些古建筑你知道吗
虽然不为人所熟知
但是经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
他们仍然存在

梵安寺塔位于文水县上贤村,这一座塔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是唐李信为祭祀其母所修建的。该塔为阁楼式砖塔,塔高45米。塔底发现有地宫、隧道等。奇特的是这座塔没有塔基,也没有塔尖,中间空洞如烟囱。据说只有木制的旋梯通往塔顶的小庙里。这座塔据考证是一座套塔,也就是说在这座塔中间还有一座小塔,民间传说是宋朝皇帝为了镇住唐朝的龙脉,后建一座塔作为镇塔。

对于该塔只有塔身,还有一段历史传说。相传,不知何时圣人造了一座高塔,塔顶直插云霄,磨得天叫,搅得天际不安,张天师见到大怒,一鞭将塔打为三截,底截在上贤;中截落在汾阳冀村村北寿圣寺,梢截落在汾阳城东建昌村,故有“上贤的根根,冀村的身身,建昌的尖尖”之说。

崔府君庙又名显应王庙。在山西陵川县城西15公里礼义镇。庙始建于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均有修葺。规模壮观,山门前平台凸起,两侧石阶对峙,左右配以廊庑。山门高居正中,门侧又各建掖门一道,门楼秀丽,雕刻精巧,与一般佛寺外观截然不同。山门最古,为金时原构,五开间,两层,下层砖砌高台,中柱上装青石门框及板门,门框上线刻花纹,图案秀美。

崔府君庙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集古代建筑技术、艺术之大成。其高台建筑、平台两侧对称台阶的形制仅见于敦煌壁画中,是研究古代建筑的一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后人去保护去鉴定。

太和岩牌楼位于介休市义安镇北辛武村,整个建筑绚丽、高贵、庄重而典雅,通身包砌琉璃饰件,色泽鲜丽,造型传神,运用了仿线刻、仿高浮雕、透雕等多种表现形式,并且掺入了大量的绘画技法,其图案无一雷同,其顶为单檐歇山造顶,铺以黄、绿相间的琉璃脊瓦、吻兽,在其正脊的中间有“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世远家声旧,孝訯喜气新”的题字。四条方柱上满饰孔雀蓝琉璃贴片,前后均有琉璃烧制的楹联。

此牌楼就是我国琉璃艺术发展到明清鼎盛时期的典型性代表作,据当地流传在建造时,以现场搭建琉璃窑,根据设计现场烧制和建造,每一个构件全部定制,这也充分体现我古代琉璃匠超凡的智慧和艺术想象力。整座牌楼在阳光的照射下,色彩斑斓,璀璨夺目,琉璃牌坊在全国存数甚少,其品位很高,非常珍贵。

介休祆神楼,位于介休顺城关大街东端。这是一个三重檐歇山顶转顶结构的古代建筑物。祆神楼是原祆神庙的组成部分,楼因庙而得名,是一座门楼、乐楼与过街楼相接合的楼阁式建筑。祆神楼的装饰中有许多传统庙宇建筑中根本看不到的图案,如猛虎、牧羊犬、神牛、大象等等,而这些恰恰是祆教的神兽。祆神楼,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上上惟一保存的一处祆教建筑。

袄神楼的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楼身木构的设计上,斗拱密布,鳞次栉比,体现了典型的清初山西民间营造技法。而且设计的深度、广度比例协调,显出十分雄壮与稳定的外观格局,都显示了充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杂糅进艺术美学,体现了古人高超的建筑技术。

白塔位于太谷县西南南寺街,始创于西晋泰始八年,北宋重修,现为北宋重修后的风格。塔高43米,为七级浮图,色洁白塔身呈八角形,里面为空心,是楼阁式砖木结构。现存白塔从其建筑的形制特点、表面砖雕斗拱的创作以及装饰和斗拱的材料比例来看,完全是按照宋代“营造法式”制度建造的,具有典型的宋代建筑风格和特点。

太谷民间相传:古代曾有白鹤几度降临白塔塔顶,而且每次都是开科取士之年,落鹤几只,太谷县即有几人皇榜标名。因此,世世代代,太谷人民都把白塔视为吉祥之物。同时登上白塔极目远眺,可将太谷远近景色尽收眼底,已经逐渐成为太谷的旅游胜地。

大汖村位于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深山沟谷中,是一个古老宁静的古村落,盂县大汖村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是迄今盂县现存最古老的村落。其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乡土建筑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盂县传统和民俗风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山地的完美和谐。

村里的房屋均以山木为框架,用山石垒壁,以黏土相砌。外抹黄泥遮风, 上铺青瓦遮雨。房与房之间相互依托,又自成一体,看似相连,其实各自分离,上下错落却实为一家。

昊宇广厦入云天,缥缈自在有神仙。慈心仁手渡众生,菩提释迦法无边。昊天寺位于大同市西坪东北的一座火山上。这座孤立高耸的 山头是第四纪火山爆发后形成的火山口,寺庙就建在火山口沉积 的土坪上。据专家考证,昊天寺始建于唐代末期。清康熙年间由众善人 续建了圣母庙、东西配殿和禅室。

在大同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昊天寺,离天二指半,燕雀难飞过。"这话虽有点夸张,但也道出了昊天寺的高。昊天寺建在大同盆地隆起的火山口上,看上去确实很壮观。把寺庙筑在火山口上,昊天寺是第一家。这在中国寺院建筑史上无疑是一个创举,它是火山口上的奇观。

秦家大院位于长治南宋村,系明末始建,该院分为前后八个院落,每座院落的门、窗、房角、屋脊都有浮雕,图案清晰,形状各异,精雕细刻,充分体现出明代建筑风格。院落不但规模宏大,宅深墙高,气势宏伟,而且布局独特,院中有院,院院相通。

山西悬空村,指位于山西省宁武县大山里的王化沟村。整个村庄悬空在距地面百余米高的半山悬崖之上,背倚峭壁,面朝峡谷,形成一个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的世外桃源。从外观看,因为山腰空间狭窄,房屋后部坐落在崖石上,前半部则悬空而建,从山缝中伸出的几个木桩,把村子整个支了起来,给人的感觉有些摇摇欲坠。

悬空村被封印在深山数百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被探险者发现。村里唯一的“主干道”,竟然是在悬崖之上用木桩一根一根架起来的。悬空村的人很长寿。村民的解释是:老祖宗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长寿秘籍,住在这里的人都会延年益寿,一生无忧。
飞云楼
飞云楼位于山西省万荣县东岳庙内,相传始建于唐,楼外观三层,内部实为五层。平面正方,中层平面变为折角十字,外绕一圈廊道,屋顶轮廓多变;第三层平面又恢复为方形,但屋顶形象与中层相似,最上再覆以一座十字脊屋顶。各层屋顶构成了飞云楼非常丰富的立面构图。

飞云楼如今的建筑结构与造型,完全属于元明遗风,清乾隆时期山西民间一些营造技法也尤为显著,这是历代不断维修的缘帮。现其状,其结构之巧妙,造型之精美、外观之壮丽,堪称我国楼阁建筑之杰作。

店头古村座落在太原市西南方的店头古堡位于晋源区风峪沟,是古晋阳城西大门的一处军事关隘和屯兵之地。千百年来,它由军事古堡演变为民间村落,及至近年村民搬走,虽已成为“空堡”,但因其不加雕琢的素朴古拙、独特的建筑结构和久远的历史况味,成为了军事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古建筑爱好者大爱的地方。

店头古村所具有的军事、村落两种历史文化及科学价值,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渊源流长,承载展现了晋阳历史文化、军事科学以及农耕文化、生活文化等。
记录历史,展示文化,载托灵魂
这是古建筑带给我们的价值和意义
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既是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又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见证
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
而古建筑艺术更是东方艺术的奇葩
在山西
那些不为人熟知的古建筑
他们一直保留着那份特有的纯真
而我们能做的
只有让这些建筑更在长久的存在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