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一代,若以己为界,划分三代人,那就是父母辈、同龄辈和子女辈。虽然说人与人都是不同的,但不同的时代会赋予我们一些共性的基础。三代之间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差异。
01
和朋友聊到我们的母亲。
很多的妈妈,尤其是农村的妈妈,她们和爸爸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控制和依赖共生的关系。妈妈们一做什么就习惯性的问爸爸,爸爸一反对,妈妈就不做了,然后又在抱怨爸爸的控制,同时也为自己的不做找到了借口。
妈妈们的思维还是困在,靠男人的模式里,因为在越落后的地方,越要靠体力来生存,而女人在身体的力量层面以及生育期不能劳作的层面,都被看作是虚弱的。
于是妈妈们,在这种被动的生活模式里,形成了无论大小事,都要听男人的,处于依附状态,很难活出自己生命的主动性。而没有主动性,受制于他人,又会导致抱怨,抱怨会拉低能量,变得更依附,于是在这种模式里越陷越深。
为人子女的若介入父母的关系,则只会打乱其中蕴藏的和谐,能做的是适度的鼓励母亲,一点点的从小事开始自己做主。
02
而到了我之一辈或更年轻的一辈,女性的结婚年龄变晚,适龄不婚的女性也在增多。这是这个时代的共性,女孩子越来越多的接受教育,不依靠体力也能养活自己,甚至拥有比一般男性更好的经济条件。生存带来的压力已大大弱化,女性有了更多的选择。
即使进入婚姻,我们也不再依附于男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协商、告知、合作都可以,但并不需要事事经对方的允许。
由于,我们带有集体潜意识和家族的特性,在生活或婚姻里,仍然会遇到困难。但是这困难,在这个时代,我们也有很多的渠道来获取帮助和走向成长。
03
和同事聊到我们的子女。他说感觉现在的孩子没有奋斗的目标,父母也很难给他创造一个共同奋斗的环境。比如他有两部车,如果换成两部旧车,那还是两部车,孩子还是没有必须为经济条件奋斗的动力。那得是没有车,可现在,为了让孩子奋斗,家里不买车,又有诸多不变。他这里的共同奋斗还指的是一个经济条件的目标。
而在这个大的时代里,对很多人来说,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物质的丰富本就是一个已经实现的基础。现在的孩子们,就是站在这个基础之上去成长。无论是用我们父辈的为了温饱而奋斗,还是我们自己的为了上大学才能生活的更好而努力,都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孩子。
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挨饿,可能也很难知道什么是上了大学才能有好的生活,因为父辈和祖辈们的积累已经是他们的高度。
那孩子们该怎样呢?他们就这样荒废吗?因为没有目标?
并不是这样,因为紧随着物质的丰富之后而来的,就是精神上的追求和心灵的觉醒。
04
退行经济条件,去创造奋斗条件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发展的规律。这一代,他们就是要成长为自由的实现自我兴趣的生命吧。
同事说,问题是我没发现他的兴趣爱好啊,什么也不喜欢,每天就是玩啊玩。他才五岁,就是玩啊玩,在玩的过程保持他的好奇心,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可以回忆一下自己五岁在干嘛。
这个阶段,就是让他玩耍,陪他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一个不行试两个,两个不行试四个,艺术没感觉就运动,运动没感觉就棋类……去尝试,去观察。只要不去压抑和强迫,等到他再大一点,自然就会显现。
每个小孩的成长阶段也不同,有的比较早,有的比较晚,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陪他发现,尽可能提供尝试的机会。
儿子小学之前,我家客厅的墙,是他的涂鸦墙,每次拍照发7朋友圈,朋友们都会注意到那作为“背景的”墙。儿子到现在也喜欢画画。上了小学,孩子爸爸才把它重新粉刷。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允许和不压制,他对绘画的喜爱,保持了下来。
05
没有写诗的一天。放两首以前的诗吧。
存在与流动等儿子课外班的时间,都是属于我自己的。夏天很热的那段时间的下午,天气太热,只能少走一会儿。我就会带一本书,在那片绿地中的长椅或石桌的树荫下读书。停下来的时候,能感觉到风和周围的静谧,仿佛有存在的微鸣。“风吹起,存在会照料”,我还记得这句话,在某个午后带给我的祈祷的感觉。
有一天这一首,更早一些。经常加班的那段时间,晚归的地铁上,可以看到闪烁着彩灯的摩天轮。而每天清晨也都有鸟鸣和树木的陪伴。
06
在岁月里,做一个美与诗的收藏者,它们都接近爱和柔软,而爱和柔软是通向神性的桥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