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头虽然体弱多病,经常小毛病不断,但人却很聪明,也很会察言观色,深得大人和街坊邻居的喜爱。
那时村里有个木匠,姓徐,跟刘爷爷关系不错,随时来小石头家串门。
农活忙的日子,刘爷爷会帮徐家犁地耕田,徐大爹也会来帮小石头家除草施肥。
徐大爹有一手好手艺,做的板凳,木桌,床具就是比别人多点精巧。板凳的靠背他常常雕刻上龙凤图案,惟妙惟肖。木桌上的四柱不是雕花就是雕上龙凤图案。桌面平整,颜色靓丽,有着古色古香的味道。
床具更是别出心裁。床头设计为雕花案的弧形,彰显欧式风格,床的侧面还有抽屉,跟现在的造型有得一比。在附近的村子里,找不到第二个比他做木工做得好的。
徐大爹的手巧是出了名的。刘爷爷想让小石头跟着学习木工,以后好养家糊口。
但小石头对读书更感兴趣,他一口否定了父亲的想法,表明自己要读书深造。
刘爷爷只得作罢,没有让小石头跟着学习。
小石头常常去徐爷爷家玩,一去一来,徐大爹的手艺被小石头看在眼里。
偶有无聊的时候,小石头就会学着徐大爹一样做点手工,做出来的东西真还是有点味道的。
七岁时,小石头去学校读书了。
当时的学校在镇上,离石头家十四里路,开车要四十多分钟,走路要两个半小时。
当时条件很差,坐车是个奢望。每个周末放假,石头经常背着个大包从学校回来,回到家就气喘嘘嘘了。
刘奶奶早就为石头准备了一些没有掺野菜的包谷饭,一碗土豆,几片薄肉片。
石头回到家,一甩书包,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刘奶奶在一旁看着,眼睛眯成一条缝,说:“石头啊,你慢点,慢点,别噎着啊,饭还多着呢。”
石头边吃边回答刘奶奶,“娘,我太饿了,在学校吃不饱,饭都是掺了很多野菜的,吃着噎死了”。
“娘,你不知道,我们班的宋狗子在包谷饭里掺了一些石头块,被学校开除了”。
“咋会呢?他不知道掺石头块是违反纪律的吗?”
“他当然是知道的,估计他是不想读书了,想让学校开除。因为宋狗子有次跟我说,他吃不饱,饿死了,他不想读书了。”
说完,石头捂着嘴噗噗笑个不停。
刘奶奶一脸的深沉,她没有告诉儿子石头,石头不在的这个星期,他们的饭都是掺野菜吃的。
为了给石头吃好这两天的饭,石头回去上学后,他们家的饭野菜又要掺得多一点了。
这日子是苦的,只是能看到儿子还那样开心孝顺,刘奶奶的心里暖暖的,她把苦独自承担了下来,不打算告诉石头。
她的心里想着,只要石头爱读书,读好书,那她的省吃俭用就是有意义的。
转眼,石头已经读到了三年级,成绩也名列前茅。
刘奶奶的心里像盛开了一朵花。
这一年的九月,阳光明媚,秋风习习,石头就要上四年级了。
石头背上书包,仍然高高兴兴的去上学。
一周后,石头班主任通知刘奶奶,说石头生病住院了。
刘奶奶赶去看石头,才知道原来是石头吃了发霉的玉米做的饭,消化上出了问题,一直拉肚子,肠胃炎又犯了。
这一次肠炎,像小时候一般顽固,反反复复不见好转,石头被折磨得够呛。
当时的药物没有特效药,刘奶奶抓了很多药,石头吃下去没有效果。
刘奶奶又去询问秘方,挖了一些中草药来熬治,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这一下,石头被折磨得够呛,胃三天两头不舒服,只得请假在家。
一下半年过去了,石头的功课烙下半截。
刘爷爷低着个脑袋,抽着大烟。
“孩他娘,要不石头就不要给他读书了,字认识了一些就好了。”
“可是石头他爱读书啊,你说杂开得了口。”
“但一回学校石头就各种不舒服,还不是穷害的,哪个娃儿会背好面去学校做伙食啊,石头吃得都是些什么。”
“再说,一个月好歹也要五块钱的伙食,够咋们家吃上三个月的肉了。为了石头,我们的伙食已经很差了。”
刘爷爷猛的抽一口烟,把烟筒重重的放下。
“娃他娘,你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刘奶奶不说话,眼里含着泪。她想:读点书固然好,但也不能当饭吃。把石头读书的钱省下来,生活就会好一些,或许石头的胃病就好了。
有命总比没有命的强啊。
石头娘这样想着,她决定等石头好点了就跟儿子好好谈一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