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去修剪头发,坐下来跟老板聊起了家常。我现在基本都是在他家店里搞头发,跟他已是很熟悉了,主要是他很健谈,你挑起一个话头他都会接得住,然后他干活不累,我等着消磨时间。
下面是下午聊天过程中他说的两件事,我写出来与大家作个分享,或许会有点启发。
他是河南来的小伙子,已在宁波娶妻生子,算是扎下根来了。一切也靠的是自己打拼,现在开一家小理发店,口碑不错,做的是小区里的老客户,谋生是不成问题了。
他对买店面房投资很热衷,自己也是买了两间小店面,每年都有固定的收入,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于是,一次一老顾客上门,交谈之中得知对方有钱,正愁着去投资什么可以增值。于是,老板很热心地出谋划策,把自己买卖的经验倾囊相授,还花费些精力。
可是,此事发生后的一段时间,老板发现这位顾客很长时间也没露面了,想着对方忙,可是过几个月也该理发啊,左等右等不来,意识到客户不会再来了。
他很疑惑,多年的老顾客竟然会消失了,思来想去,想到这个可能性比较大的,大概是老板无偿相帮投资后,感觉欠了老板的一份情,也不想花钱还人情,干脆就不上门了,现在找个理发店还不是小菜一碟吧。
我说是有这个可能性的,我也想起类似的事件,以前我家是村里开小杂货店的,村民买生活用品时,有时钱接不上来店里,大家乡里乡亲的,也就赊账给了。那么此后发展的走向是令你意想不到的,这个顾客赊了几次后,居然消失了,后来有钱也宁愿去别家消费,你起了恻隐之心,回报你的是失去了客户。
还有一件事:
老板刚来宁波时,在理发店做学徒期间,有一个同事热情相帮,大家成了很好的朋友。
起先,他说口袋里是真没钱,俩人出去吃饭消费等,是朋友掏钱的时候多,后来他有了起色,生活好过了些,他主动掏钱的次数多。
我说这样俩人的朋友才会处得久,所以现在一直都是来往着。
有一次,老板临时急需用钱,他开口向朋友借了一笔钱,金额不算很大,还钱的时候他主动给对方利息。对方推却,他硬给。说到这里,他停下来问我,知道我为啥非给利息吗?我很好奇,表示很想知道他的想法。他说,朋友之间互相借钱会经常发生的,一是对方有了家室,借钱给利息让对方在家里好交差,再说以后万一有急需的,肯定是好开口。
那我说二是什么?愿闻其详。
他后面的话语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了,他说现在自己好歹也有些钱了,假如好朋友来开口借钱的,如果数目比较大的话,那么该不该借呢?那么有了我先出利息的先例,对方也就按例办了,相互之间会避免很多的不好意思。
嗯,高,确实想得比较长远。我说,你们这对朋友肯定会长长久久地处下去的,在异乡有一个可以依赖的朋友,你这样做是对的。
离开他的小店,内心还是有点小佩服他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