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戏剧、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于世,系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
当然,准确来讲,他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应该是爱尔兰大文豪,不过当时的爱尔兰由英国统治,一般都说他是英国作家。
大家对王尔德应该不会陌生,小时候想必都读过或听过他的童话作品《快乐王子》。
那位以身殉善、挽救世间苦难的雕像王子,和那只充满爱心、为王子充当信使的小燕子,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小读者。
而他践行“为艺术而艺术”创作的诸多名著,如: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戏剧《莎乐美》、《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理想丈夫》等,皆被公认为19世纪唯美主义的代表作。
包括他惊世骇俗的生活经历,作为著名同性恋者的身份,也是文学爱好者说不完的话题。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这位西方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曾深受距离他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哲人——庄子的影响。
1890年,36岁的王尔德读到了英译本《庄子》,立即为庄子哲学的魅力所折服。
他写下了一篇题为《一位中国哲人》的文章,激动地向人们介绍他在《庄子》中的伟大发现。
正如许多评论者所指出,王尔德思想体系的成熟,得益于庄子对他的启发。
他的主要代表作品,包括上面提到《道林·格雷的画像》、《莎乐美》、《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理想丈夫》,以及《认真的重要性》(又译《不可儿戏》)、《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等,都是在他接触庄子后的几年中完成的。
有评论者还指出,王尔德自从接触庄子后,其文章的风格和观点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可以说简直是判若两人。“有时候连他说话的语气、句子的风格,甚至有关文章采用的对话体形式,都深受庄子的影响。”
那么,王尔德究竟从《庄子》中发现和收获了什么?他又是怎么评价和介绍庄子的呢?
让我们来看看他读完《庄子》后写下的“读后感”——《一位中国哲人》——限于篇幅,仅摘录一些比较精彩的片段如下:
“我发现,在博学的庄子的文字中,包含着一段时期以来我所读到过的对现代生活的最尖锐的批判。”
“如果你们真正了解了庄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一定会吃惊得发抖的!”
“庄子一生都在实践他的‘无为’学说,他无时无刻不向人们提醒所有有用之物的无用性。”
“庄子的思想集中了从赫拉克利特到黑格尔的几乎所有欧洲形而上学或神秘主义的思想倾向”,“他还把卢梭式的激情雄辩与斯宾塞式的科学论证结合了起来”。
“如果说庄子怜悯过什么人的话,那么他怜悯富人甚于怜悯穷人,在他眼里,富有似乎就像苦难一样可悲。”
“他从来不是客观存在的奴隶。他是被动的,并接受生命的规律。他在无为中休息,静观这世界自然地为善。他从不浪费自己的精神。他不为道德的分别烦心。他知道事物按其本性发生,并会有其应有的结果。他的心是‘天地之鉴’,永远处于宁静之中。”
“庄子是达尔文之前的达尔文主义者之一。他把人的起源一直追溯到微生物,并且看到了人与自然的一体。”
“他是个令人着迷的故事叙述者。”“通过神话和诗意还有奇想,他的奇特的哲学得到了音乐般的叙述。”
“他的整个一生就是对站在讲台上说教的抗议。‘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些就是庄子的原则。”
……
不得不说,王尔德对庄子的理解和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而庄子曾深刻影响了这位西方唯美主义的大师,看来也是不争的事实。
包括《庄子》中一些充满黑色幽默和怪诞风格的情节,比如《至乐》里庄子先与骷髅对话,再“枕而卧”;《应帝王》里混沌被日凿一窍,七日而死;等等。
这类情节在王尔德的作品中也屡有所见:莎乐美手捧先知约翰的头颅,亲吻他带血的嘴唇;道林·格雷的画像随着他罪恶日深,而变得狰狞丑陋……
20世纪以来,王尔德曾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许多现代作家,而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哲人庄子又深刻影响了王尔德,这大概可以视为东、西文化艺术思想交互影响的一个绝佳实例吧!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