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觉得,一个普通人,没有祖上的阴翳,没有运气女神的青睐,没有环境的正向塑造,破局之道在于学好一门技术。
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一个手艺,可以让自己不至于饿死,甚至随着时间的流逝,技术一定是越积累越好,所获得的必然越来越多。
但是,技术的快速进步,范式创新也经历了不少次,时间不等你慢慢精进,世界本身已经更换了形态。
使我反思,学好一门手艺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现在看来硬技能其实是会贬值的。身在社会里,特别是中国这个广袤的大地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的硬技能始终要被比较。
比较之下,你干再好,也不可能十倍的好,顶多就是透支自己的情感体验或者身体健康,日行一卒,做到两三倍的好。
不能十倍的好,不能产生质变,下一次做的更多,收获更少。
即使别人感受到,你可能有两倍三倍的干得好,回报是两到三倍吗?
并不会,他们只愿意把你当做只会干一倍工作的人,装装傻,很容易就从你身上揩到油水。
你有什么办法呢?你永远不是规则制定者,遇上这种事情,你无可奈何。
所谓劣币驱逐良币。
再退一步讲,即使这件事情只有你能干,你能垄断多久这个“能干”呢?
很有可能,还没干到利益实现或者利益最大化,事情本身就被颠覆了。
特别能干农活的那群人,已经被机器取代。特别能工作,依旧逃不开“35岁”的魔咒。特别能吃苦的人,依旧如愿以偿,吃苦半生,毫无收获。
火代替了原始部落的心惊胆战,原始人不用害怕野兽,那些善于跟野兽斗争的人,尽管面临最大的危险,尽管也善于与野兽搏杀,能有火带来的安全感更有力吗?并不会。
不过,还有一丝欣慰,每个时代都在产生多余的人,以前是,现在也是。从历史中可以借鉴智慧。
被新技术影响的新生活,必然产生新的需要多余人的地方,这些多余的人是被安排的,但是,身在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很少人会发觉,自己是被安排的。
所以,修炼技术并不是这个变幻莫测的当代出路,因为它的边际效应递减,每一次的努力,换取的报酬更少。
那么,哪些是边际效应递增的事情有那些呢?
学习是其一,这简直是开挂神器。
该学习的,不仅有技术,还有通识。
技术与通识,不是互相促进的知识,用信息学来讲,是垂直的两条信息通路。
你是一个特别能研究某一单一学科的教授,依然通识可能和大多数人是一样的。这些年,身处高校的羽毛丰盈的教授,还不是被诈骗玩的团团转?
你如果是一个通识特别厉害的人,比如交流能力、利他能力、洞察能力远胜其他人,让你去研究一个电力开关,其实并不比那些研究数十年的学者更加有路数。
通识的缺乏,是身处分工社会的我们的必修课。
一个可以洞察到把医院就诊缴费单给患者的哪个亲属的医生,比手术室辛苦挥刀,不眠不休的医生一点也不差。都在解决患者的问题,能够真的解决好,无论是通过技术,去精进能力,还是作为一个人,充分共情,充分行动,都很有价值。
在此立个目标,去修炼通识,诸如沟通与人际关系、阅读与写作表达、思维逻辑的训练、回归平静的冥想练习、显化潜意识、学着怎么生活,而不是向钱看齐,破除我执、破除内耗、破除低质的心流、重视基础等等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我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