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力》领读
大家好,今天我来领读第八章,如何让你的故事精彩纷呈?
在前面的章节已经知道:无冲突,不故事。
那么同样的道理,如果想让你的故事更加精彩,它的冲突也就要更加激烈,而且冲突还不能一次说完,要能层层递进像剥洋葱一样,这就叫做冲突升级。
什么样的冲突才吸引人呢?
这就是本章的重点:有意义的冲突,能让人产生共鸣的冲突,接下来一一来列举。
什么是有意义的冲突?
①困难——有危险有困难的冲突
要让主人公克服困难,才能达到他的目的,这样的冲突才有意义。
举个例子:
1.我说明天我要从深圳宝安区骑单车去南山区,这没什么大不了,没有挑战困难,不吸引人。
2.我说明天说要从深圳骑单车去广州,100多公里,沿途走国道等,还是有一定挑战和困难的。
3.我说明天要挑战绕深圳骑行一圈11个区,将近300公里,骑行海拔高度将近1500m,这是普通人很难完成的一个挑战,让听众听了会为你捏一把汗,克服这样的困难就是有意义的冲突。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说,我当然知道克服大困难好,但我的故事就是没什么困难,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学会制造困难。
举个例子:我是今天领读,领读这件事本身没什么困难,但如果我同样用三种说法。
今天为大家领读《故事力》8-10章,花了3个多小时。
今天为大家领读《故事力》8-10章,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读完了第8章,晚上利用睡前安静的1小时,才写完了领读稿。
今天为大家领读《故事力》8-10章,本来预计中午休息1-2个小时的时间,结果中午1小时没读完。下午被公司安排外出,没时间读了。晚上又有紧急培训一直到了10点多了,本来想着要不算了,明天再领读吧。但后来想到大家常说的,先完成再完美。我就读完了第八章,先想办法领读第8章,于是抓紧在12点前成功完成领读。
总结:克服困难,达到目的,这样的冲突才有意义。
没有困难,想办法制造困难,正如第三章提到的,困难有时是来自外部环境,也可以来自内部环境,内心的冲突和纠结也是困难的一种。
②选择——有取舍有选择的冲突——纠结徘徊!
明明有一条坦途可以走,但因为某种原因或信念,你却选择去那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举例:
陶行知先生,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明明可以在名校当教授享受优渥的生活,却为了心中的教育信念,推进中国农村教育改革,选择走到中国最贫穷的农村里去培养农村教师,把一生奉献给了艰苦的教育事业。
举例:
在电影叶问中,我们常常会看的很紧张很激情,为什么呢?
明明叶问可以不再上场了,上场就面临着生命危险,他可以选择带着妻儿远离这里,但他却不走,他是为自己而战!是为更多人的信念信心而战!他依然选择踏上危险的擂台。
有取舍的选择,就是有意义的冲突。
同样平常生活中的故事有取舍吗?
当然,就拿早起而言,闹钟6点响了,起还是不起?
如果加大困难的话,昨晚加班3点才睡,今早6点要起吗?非常想多睡一会。
但是和朋友约定好完成早读21天,已经坚持早读12天了,不想失信于朋友,虽然只睡了3小时,还是迷迷糊糊的爬起床。
取舍是牺牲了睡眠,但选择了承诺。
下了班好累,沙发真舒服,还要去跑步吗?
取舍是牺牲了享受,但选择了自律。
生活中有两难的境地,会让你感到纠结、痛苦、患得患失等负面情绪等,这些都可以设计成取舍的选择,有取舍的选择,就是有意义的冲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