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家庭理财目标的合理的理财规划与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家庭理财意识逐渐增强, 家庭资产已经成为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内容, 因此研究中等收入群体的家庭理财非常必要。本文从中等收入家庭的角度出发, 首先对我国中等收入家庭的理财现状进行分析, 包括理财目标趋向、理财产品结构和现阶段家庭理财存在的问题。而后, 通过分析家庭的财务状况、非财务状况, 结合家庭生命周期, 根据理财目标提出合理的理财规划。
关键词:中等收入; 家庭理财; 生命周期理论; 理财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深入改革, 城镇中等收入居民家庭的理财投资意识逐步增强;伴随着理财投资渠道的拓宽, 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体制改革, 逐步激发了城镇中等收入家庭的理财需求, 与此同时, 居民的理财渠道、规模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家庭理财的目标趋向
对于中等收入家庭的理财趋向, 主要是通过对家庭收支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估与规划, 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回报率、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生活品质的目的。主要规划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医疗保险。
我国对医疗制度进行了改革, 建立医疗保险制度, 由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缴纳, 建立了个人医疗保险账户, 实行大病统筹的办法。20年来, 工资上涨了10至20倍, 而医药费用的上涨幅度却在100至200倍。在发达国家, 药费在医疗总费用中的比重约为14%, 发展中国家为14%~40%不等, 而中国则高达52%。另外由于医药费、住院费逐年上涨, 人们普遍认为看病贵、看病难, 难以承受巨额的医疗费。所以, 购买相应的、适当的医疗保险, 将未来风险减少到最低是每个客户所追求的。
2. 养老保险。
我国的养老保险由四个层次 (或部分) 组成。第一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第四层次是商业养老保险。我国面临快速的老龄化, 因此出现社会保障水平滞后于老龄化的情况, 产生资金缺口, 对社会保障服务的需求骤然提升。因此, 通过养老保险进行补充养老资金、防范风险, 也是极为迫切的。

3. 子女教育。
十年内, 我国上涨了约20倍的学费, 主要是由家长负担;现阶段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支出占GDP的比例仅有3.28%, 低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 (5.1%)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