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载于2014年1月,忽然觉得我好像把柿崎正澄的中长篇都写全了,我还真挺喜欢这个作者的。)
看漫画,也是一种邂逅,是个要讲缘份的事情。要说最近让我看得最激动的漫画,无疑是《少年犯之七人》,感谢纳总强力推荐,感谢七爷出书的时候让我注意到了这套书,让我终于有缘和它相逢。
关于《少年犯之七人》的书报,圈子里有好几部,都写的感情充沛,图文并茂,以我的水平,在这方面怕是难以和各位比肩,但是对于这样一套漫画,我又很难抑制住想把它给予我的感动表达出来的心情,考虑再三,我打算尝试一下从另一个角度来向大家介绍这部优秀的作品。
《少年犯之七人》连载于Big Comic,这是小学馆的青年向漫画杂志,其实我很少涉足青漫,可能这也是我一直没有注意到这套书的主要原因。欠缺了诸位巨巨的功力和财力,Big Comic的作者群们我大都不太熟悉,高桥留美子的《相聚一刻》和浦泽的几部作品大概是我仅有还算比较了解的了,直到我看了柿椅正澄。
我接触的第一部柿椅正澄的作品是《斗兽士》,罗马竞技场题材,带点奇幻味引起了我的兴趣,但是最终,他凌厉的画风深深的打动了我,然后我看了《Green Blood》,《Hide Out》,《感染列岛》,在我的印象里,这位年轻的漫画家(76年的好像,还算比较年轻》应该是一位热爱电影(反映在他选取的题材,故事的紧凑及分境的用法上),乐于尝试多种题材,拥有画匠级功力的漫画家,而且他还有最大的资本:年轻,缺点恐怕也是年轻一代漫画家的通病,这人除了画画之外估计没什么耐性,要想创造史诗级作品怕是比较困难。
最后看的才是《少年犯之七人》,这部作品故事是安部让二,一位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老人,他拿自己真实的经历改编而成了这部作品,描绘了在战争结束后百废待兴的日本的变迁,并出色的刻划了漫画中那七人,各自赋予了其鲜明的性格,更创造出了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
为什么我这种更喜欢少漫的人会这么喜欢这部作品?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这部漫画在骨子里是部少年漫画:热血,友情,努力,向上的故事,这不正是少漫的精髓所在吗?之所以归类成青漫,主因可能是因为它在故事前段的灰暗及一些过度的暴力和一些零散的色情,如果去除一些元素,它就是部活脱脱的少漫。
找柿崎正澄来做画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这位师从佐藤秀峰的漫画家在画风上走的是写实路线,个人感觉,柿崎正澄的画风相对佐藤秀峰来说,在景物同样细致的基础上,人物要比佐藤更为真实细致,这是从虚里说,从实里说就是,佐藤秀峰画的人物太丑。。。。。。照片算是光影的魔术,我认为,漫画也是一样,而柿崎正澄对于画面的光影恰巧是第一流的:他的画有强烈的铅笔素描的感觉,大面积的黑色却又层次分明,一点都不会让人感觉画面脏了,这一路的画风,特别适合青漫的感觉,夸张一点的说法就是,如果说藤子不二雄那种画风叫漫画的话,柿崎正澄的画风更接近于艺术。这一路的画风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像沙村广明,高桥努,技能点应该都是往这个方向加的,而井上雄彦这种又走的是另一个方向了。
在画面风格上,柿崎正澄算是比较喜欢画跨页的漫画家,但又不局限于将页面铺满,可能他画个跨页就是当中画面1/5的大小画两个人物,另上都留白,再打个框,却又丝毫不破坏画面的张力,这种水平可算是难能可贵,他的风格的另一个表现在于用细线划痕,瞬间就突出了画面的时代感(正好和题材的年代相附,《Green Blood》也是如此)。
当然,一部漫画如果只强在画面,只能让人赞叹其画面之精美,但是真正要打动人心的,还是看故事。安部让二在这部作品里用自己的切身经历给大家讲述了一个热血男儿们怎么在乱世中挣扎求存的故事,瞬间就必变了我三十年来对少年犯的看法,故事开篇少年犯帮小女孩捡娃娃后对方反映的那种厌恶大概是普通人对于犯罪者本能的反应,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安部让二慢慢的挖掘出了这七个人的过去,他们确实犯了些错误,但大都是由于误解,或是被时代所迫,这样的反差,在使人物丰满之余,进一步的提升了人物的形象,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唯一我觉得不太舒服的部份可能是经常出现的大段的旁白运用,这样的表现手法有点破坏节奏。
七爷说这漫画看着太虐心,但是我倒是不这么认为,确实故事前段过于黑暗,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黑暗,又怎么能衬托出后面的光明?一个人改变了另外六个人,七位主角,讲述的是一个在最坏的年代里仍决不放弃,纷纷实现自己理想的故事,对于我来说,这样的漫画才好看。如果要给个总结的话,我觉得,《少年犯之七人》算是一个发生在最坏的年代里的小范围人群的让人激昂的热血励志故事。
《少年犯之七人》台版叫做《少年犯罪档案》,个人认为这译名在感觉上比港版差太远,虽然暴力也算是罪行的一种,但是毕竟和书的精神差得太远。至于港台版的差异,纳总做了很好的对比,除去纸张印刷不算,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内封,港版的内封四色印刷的,每本书的内封色调和封面人物色调相附,但是台版好像就是黑白了。
谨以此篇,向没图也能看完的巨巨们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