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有一种宿根的草本植物,其叶片宽厚,有香味,乡下人便在伏天采摘其嫩芽,放在背阴处晾干,再上火隔笼反复蒸晾。经反复蒸晾后,嫩叶变成了降红色,但香味浓郁,余味绵长。每当有亲朋好友到访时,它便被捧上桌,作为待客的佳品,被称为“毛健茶”。
“毛健茶”经开水一冲,浓郁的香味会立刻散发出来,其茶汤的颜色也很好看,红而厚重。当时的乡下人会在里面加点糖或糖素,那种香甜的感觉,让我回味无穷。
有些比较讲究的人家,会在冬季雪后去釆摘,因为经雪压后的叶子香味会更浓,口感也更温和润滑。
这样的茶汤不仅口感好,香味浓,而且消食效果也很好。当时脾胃虚弱,消化不好的人,常饮用它。我和它的缘源便由此而来。
前几天得到友人馈赠的一盒“毛健茶”,心生欢喜,即刻拿来壶、杯冲泡品尝。香,仍是记忆中的味道,只是两泡后便淡了许多。或许是现在的加工缺少了反复蒸晾的过程,又或许是加工过程的缩短,减少了香味的渗透,和早先的手工制作相比,精致了许多,但是也淡了许多。
手工制作不仅让香味充分融入,而且将制作者对生活的爱及其热情,也充分地糅合在了其中,让饮用者能在品茶的同时,也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乐趣。
怀念那种感觉,那种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