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投资理财、金融财富财经投资理财
我有50万,请问离财务自由还有多远?

我有50万,请问离财务自由还有多远?

作者: 临公子的后花园 | 来源:发表于2017-09-05 17:47 被阅读323次

    文/柯临

    图片来自网络

    攒多少钱可以不上班,过上自由的生活?前阵子看到个帖子:

    楼主34岁身在魔都,无房无车,存款50万, 作为女性在职场实在是举步维艰,感觉过了35就更加没人要,所以不准备上班想自己做点事。理财方面是股票+基金+银行理财,p2p坚决不碰。但守着这些存款熬不了多长时间,职业生涯又已快到头。

    嗯,困境真实又立体。

    再往后看,属于个性化的财务自由问题。近几年看到诸多类似“我有多少万,不想工作了可以吗?”、“现有资产多少,准备卖掉XX套现再出去旅游”的问题。

    外在生存条件越紧绷,内心就越渴望自由,于是迫不及待期望量化出数字以消解不安。

    可在我看来,金钱数字不过是蛋糕上的那颗樱桃。

    1、1000个哈姆雷特般的财务自由

    趋之若鹜的财务自由,真的绑定在金钱身上?

    是不是拥有数不清的账户金额,才能真正手握自由?

    常被提到的人生三大终极目标:时间自由、心灵自由、财务自由,大家的注意力永远聚焦在后者,确实,脱离经济基础,再美轮美奂的理想也只是空中楼阁。

    从经济学定义看:财务自由=被动收入>花销。就是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也不必为金钱发愁,因为你有其他渠道的现金收入。当工作不再是获得金钱的唯一手段时,你便自由了。可以有足够的金钱、时间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

    很明显,得从收入和支出这两个角度考虑。

    先看收入层。赚多少钱永远是个动态量。在我刚毕业时,觉得月薪5K+存款10万那该多自由啊!每月可以买好多好吃的,还能出去浪一浪(嗯,就这点儿追求)。

    没过两年发现,月薪5K也不过温饱,专卖店的衣服鞋子随便几件荷包就空了。而我另一个同龄朋友,当时月薪近万整天还和我哭穷,好想暴打她啊。

    瞧见没?人的欲望膨胀是递增向上的过程,本性所致,总想着拥有更多。收入的增长若无法超越欲望的奔跑速度,无论挣多少,财务自由依然是挂在眼前的胡萝卜。

    再看支出层。

    曾看过一句话:“我在二十五岁的时候,人生最大的焦虑来自于:欲望和贪婪太多,而自己却无力支付。”但反过来理解,假如收入不变,通过压缩欲望有可能得到部分自由。

    国外有一对夫妻,不到40岁,带着孩子在世界各地居住。夫妻靠在互联网接兼职为生,收入虽有限,可他们降低生活支出、减少娱乐性消费,每个月居然能存70%的收入。

    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想效仿。然而有一点被忽视了:那对夫妻在过程中心态已彻底改变,并不为此感到生活质量减低,反而发生的一切,正是自己想要的,全然没有皱着眉头、咬紧牙关过省钱的画风。

    这才是关键:对大多数人而言,真当限定某个相对低的每月支出费用,无异于捆住手脚,剥夺许多想追求的快乐,那么即便得到差额,所谓的“财富自由”又有什么意义呢?

    至于到30岁、35岁、40岁,欲望又将长成怎样的姿态?还是个未知数。

    2、同样的资产数字,也许是两条路

    随便问个问题:价值1000万的房子,和1000万的现金,选哪个?(别犹豫了,说的真有得选一样…)

    说白了,还是资产配置的老话题。

    要是财务自由能以数字定论,就谈不上是啥多纠结的问题了,反正只有两种结果嘛。某个量级还只是张入场券,起到决定作用是资产结构。

    举几个栗子。

    1、亲戚2012年花了40几万买的郊区小公寓,到今年还挂着“空屋待租”。

    2、同事长年以来,积蓄只放两个地方:一张是发放工资的银行卡,二是用于炒股的专用卡。用他的话说“感觉一张卡负责挖坑,一张卡负责填坑”。

    3、在银行工作的同学,一边购买内部优质的理财产品,一边买了二手小户型,不仅将不菲的公积金盘活,将房屋长租后更得到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即便同样的资产数字,可能过的是两种人生。它取决你的配置能力和财富结构,尤其是产生被动收入的那部分。

    譬如说,房屋商铺出租带来的每月租金、基金定投的收益、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固定回报、银行存款利息、投资某类熟悉行业的分红等等。重点是“被动”,你不需要投掷过多精力时间,就能得到稳定收入的那种。

    很明显,如果资产100%均为存款,就如《富爸爸》系列作者罗伯特·清崎先生所说:“储蓄全都是输家的策略,你要尽快地实现财务自由。”

    从置业到流动金,从短期到长期,从低风险到高暴动,就像一个个齿轮组合起来,让机器有力稳健地持续运转。

    3、利息能否保障后半生?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复利计算:

    “以年收益10%计算,假设有100万本金,在复利作用下20年后就能得到670+万!”

    嗯,方法没错,计算没错,复利也确实是个神奇的好帮手,但这道假设题存在两个BUG啊。

    第一、年年回报超10%,没那么轻而易举。典型例子是P2P,2014年的平均收益17.4%,到今年的9+%,前后不到3年缩水了近一半。红利天花板的趋势下降已是必然。

    至于股票、有色金属、期货,想要稳定地获利10%恐怕得有撞大运的体质。

    第二、你确定20年后670万元足够养老?

    倘若十年前抛出“你觉得多少钱可以算财务自由?”估计很多人举手表示:100万肯定够了!

    十年后,却仿佛换了个世界。

    曾经流行的如今过时了,曾经热捧的如今消失了,曾经充满前景的如今无人问津,曾近的“巨款”100万眼下没准还不够首付。

    尤其在“只有存量没有增量”的情景下,现在每年M2的增速在12%左右,存量带来的收益覆盖不掉通胀,资产实际上就会如手中的细沙一般悄无声息地溜走。

    So,财务自由啊,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后——还是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4、好啦,其实也不用太沮丧

    回头看帖子,34岁,无房无车,有50万存款,是不是注定和自由无缘?

    我的想法是:

    1、最好先弄清楚,你想要的财务自由具体指什么?

    比如不上班,比如gap year,比如环游世界,把事情具象描绘出来,答案就清晰多了。不用急于把定义钉死,就像不上班≠不工作一样呐。若想好好放空一阵子,就把一切打理好后轻装上路,等回来再给自己答案。

    2、稳定现金流收入的能力

    以国人平均寿命看,34岁正值壮年,未来不管好坏可能性都不少。有房子/店面/公司/实业对产生现金来说自然好,如果没有,则要重视理财规划和投资回报率。觉得系统性看书学习麻烦的话,找找网络上口碑好的收费系列课,也能受益不少。

    3、保持敏锐度

    听起来挺虚的,其实不难做到:保持手头有事可做、保持与亲近朋友的联络,基本满足大半了。刚才说了,不上班不等于不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好,兼职或斜杠青年也罢,在工作中会需要大量学习,而它正是触碰这个高速运转环境的好机会(同时还能增加现金收入)。

    巴菲特在26岁就实现了财富自由,可他并没有放手证券交易,而是通过研究学习不断将雪球越滚越大。要是他在26岁选择遁世,好吃好喝,世间就少了一位投资大神,多了一枚小富即安的普通商人。

    财务自由究竟长什么样?无数人迫不及待想窥探其真面目。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坦白说,这些词在我这大俗人的字典中从未出现(甚至连“财务自由”四个字也没有,至少目前),倒是随着年纪渐长,对它的理解变得不太一样。

    创造资产、减少不良负债、管理日常开支自不必说,毕竟经济基础能带来更多的调剂空间,但在其中,人本身的主观作用是极大的,这间接也决定了你的选择半径。

    不论哪种层面的自由,定义得越强烈,似乎越容易被反噬。

    就算乌泱泱的人群嘴里喊着“财务自由就是不干了!想干嘛干嘛!”“等我有了多少钱,劳资才不工作!”,真到了那天,估计也没想明白到底要干嘛。

    反而是有一定资产、有点儿想法、花心思生活的人,在过程中容易遇到小惊喜和多面性,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自由的垂青。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35729561c303:跟你一样存款50w 今年股市盈利10w 初步财务自由在300w 实现财务自由按目前的通货算小目标 600w:cry:
      • Redfever:写得很棒!我这些年的心思就是用在了这儿~自由的垂青也是发生在不知不觉中不假!
        临公子的后花园:@流浪的熊猫 是啊,很多事情其实是副产品,而不是主目的。:sparkling_heart:

      本文标题:我有50万,请问离财务自由还有多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cp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