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太热了,最高温度都37℃了,剪个发凉快凉快。
小区附近有三四家理发店,还是去了办会员的那家。虽然上次理发有点不愉快,但熟门熟路的,又省钱,就去了。
远远看去,人挺少,店长一个人正剪着。进了门,有小伙迎着问理发呀,先洗个头吧。
这家店抬高了洗头区,和理发区隔了两级台阶。
有次洗头,我一步踏空,跌坐在地上,就开玩笑说我跌伤你们得赔钱,店长笑着回应,您可慢点,台阶上都贴着“小心台阶”呢。
洗完头我小心走下台阶,落座后,店长喊还不赶快过来剪头——
原来并不是只有店长一个理发师。
虽然没戴眼镜,从镜子里依然可以辨认,是上次被我换掉的理发师。
肥胖的身材没有大的改变,发型干练了不少。他显然早认出了我。上次是你给我剪的吧?嗯,是的。要不你让他剪?他朝店长歪了歪头。
我迟疑了几秒,说,你剪吧,别犹豫。
上次理发,他应该是刚学成。磨蹭了很长时间,也没确定好要剪的长度,用梳子左右比量着。我时间有些紧,急躁,让店长换人。
半年了,我想看看他长进了多少。
整个过程流畅了许多,也算用心。我在镜子里观察他时,他会把目光转向一旁,而不是和我对视或者盯着手中的活。
他让我联想起学习的流程:僵化——固化——优化。打基础的学习,要拆分得越细越好,记住固定点位,要僵化。
就像这个理发师最初给我理发,用梳子做卡位,确定长度。固化就是动作熟练了,不再记刻意分解的步骤,有了连贯性。
与上次替代他的理发师相比,他欠缺的是对理发的理解。
那个理发师可以简单地帮你明确想要达到的效果,而不只是完成你的要求。
我要他打薄,就是分层次。他说因为你发质有些干,不适合高层次,那样看起来头发比较毛躁。平时你可以用些营养头发的护发素。
他专业地确定分层的高度以及改善的建议,而这个理发师全程无语。梳头时拉扯的头皮有些痛,剪完后也只是默默地取下围布,我直接付钱。
就是在那一瞬间,我决定换一家理发店。
店长指派给我的理发师是新手,两次理发都没有让我体验到理发的愉悦与美好。
促使我最终换店的,就是这个小伙。是不是巧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