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705029/955c41a3de357876.jpg)
10月7日,周六,雨,16-19度
有道的生活
读宋朝范应元撰的《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范应元先生是个道士,对《老子》、《庄子》均有训释,今《庄子》注已不传。后人可从此书中窥其造诣。
今读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先生注:老氏说经,先明其体。常者,言其体也。可道者,言其用也。今夫仁义礼智 ,可言者也,皆道之用也。人徒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㾍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而不知其体之一,则是道也。分裂四出,未流不胜其弊矣。夫惟先知其体之一,则日用常行,随事著见,无有不当,皆自然之理也。如是则然后久而无弊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可以言说的道,是道之用,即道的某一方面的表现。“非常道”,常道是指道的本体。道之用即我们日常说的“所以然”,道之体是指“知其所以然”。儒家所讲“仁义礼知信”,皆是道之用。如果我们只知道何为仁、何为义、何为礼、何为知、何为信,而不知四者合一之本源“道”,那我们就只会将“仁义礼知信”作为一种道德准则来执行,渐而会演变为道德表演或道德绑架。即范先生所云“未流不胜其弊”。
前段时间我制作鲁邦种。先是依照鲁邦种教材制作。教材上说,水面比例1:1,发酵24小时后,再按酵种、水、面1:1:1比例续种,仍发酵24小时。第三天,仍是按1:1:1的比例续种,如此连续操作五天。我就机械地按照这些数字操作,可最终失败了。其实环境温度不同,发酵的时间也不同。一般酵种发至最高后,会回落。应该在最高时续种,因为这时酵种的活性最大。前段时间气温较高,24小时,酵种已回落至低位,失去活性,此时续种自然发不起来,也就失败了。
教材上罗列的程序、数字,就是可以言说的道,是道之用。道之用一般只适合于某个特定条件下使用,所以是“非常道”,不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原理(方法)。而在酵种发酵体积最大,活性最高时续种,这才是制作鲁邦种的原理,懂得了这个原理,那么在任何温度环境中都能制作成功,此为“道之体”。
而天下万事万物之间都有一个共通的道。鲁邦种的制作原理,只是制作鲁邦种的“道之体”,非贯通万物之道,所以,它也还是“道之用”。
我昨日提到“重复”之理,即为道之体。天体四季无不在循环往复地运动之中。仿天地自然之理,人生及人生的一切活动也当遵循此循环往复的原理。《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并非说停步不前,而是开辟自己循环往复的小宇宙。
读一本好书后,说,哇,我要读好多好多的书,学各种各样的知识,这是发射出去的直线思维。若说,哇,我要将此书再读上好几遍,在人生不同阶段都翻开读读。这才叫“知止而后有定”。
找到生命的核心,让自己的人生循环往复地转起来,才是有道的生活。
胡乱凑更,周六,要看《非诚勿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