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越简单一些,就更有时间享受人生。有道理吗?(原问题)
生活越简单一些,就更有时间享受人生。有道理吗?生活越简单一些,就更有时间享受人生。有道理吗?
生活究竟该怎样过?想起那个故事,说的是百足之虫,行走悠然,你自问它如此多足,何以流畅?它便顿住那里,不得迈步了。
我们的生活都是如此,许许多多事儿等待我们去做,我们也做了,不管是否能够完成,我们自认为这就是生活,更有似乎痛定思痛者说这就是生活的本来样子。
家里有人龌龊怠惰,往往积旧累新,满目纷杂,有客前来,几近不得落脚。受累的人说,生活就是累。受罪的人也承认,活着就属罪。孤独的人认为人生孤独,享乐的人认为人本应及时行乐,顺乎自然。
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没多少人仔细想过这件事儿,只不过受累遭罪之余,或者享乐无聊之后,才发出点儿感叹罢了。正应了那句话,都是前世的报应。而享乐浪荡的人还有此情此景继续万年的奢望。
大彻大悟之人少矣。又有那似乎大彻大悟之徒,会发出人生如梦,了无趣味的感慨,于是难免不徒生悲切,哀怜而又堕落。
是谁给我们的生活?也少有人想。是社会,是父母,是师长是亲朋,是所有与你有关系之人。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去生活,也是这些人不停地影响你的结果。
社会的影响,当然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手机,传言等等,还有一股巨大的商业营销为目的的空造时尚运动,可谓波澜壮阔,前扑后拥,有始无终。父母呢?不能怪父母望子成龙的初衷,也得原谅父母受社会自然习染的无知,还有,父母的经历妄图翻版、父母的愿望也想赖你实现。
师长是什么?人本天纯,师长有益亦有弊,师长是社会的代言,亲朋是时尚的督导,所以,你也成了,你也毁了。因为你不纯了。
所有认识你的人对你都有期许,对你自有评判,也有引导,更有监督,你成了社会的产物。
你成了被社会的物倾轧的肉身的物。
如果,拿社会的产物丰富你,你真是享受不过来呢!如果,用社会的风尚熏陶你,即使现在的你,再活三辈子都不够!
你呢,这多物,这多事儿,你需要毕恭毕敬地应付,或者享受,那么你本身呢?你又去了哪里?你的喜怒哀乐,你的人生乐趣和追求又在哪里?你的人生目标又是什么?你能意识到,又能够做到,还能够实现吗?
生活越复杂,人生越空白。
上天给你的是人生,你花费了人生前去生活,生活越简单一些,才能更有时间享受人生。人生是你的,生活不一定是你的,如果,过多的生活充塞了你的人生,那么你的人生里便没有了你,你成了你为生活的工具,成不了你人生的主角。
累也好,为别人累。罪为好,为生活受罪。乐也罢,为大家欢乐。到处撑面子,做场子,也不过充当了个努力的社会一因子。年老力衰、余日不多之时,你也有收获,那就是:哀怨、悲切、空无。
生活和人生的关系,就像做事儿。如果,你注重做事儿的质量,你会选择你中意的乐事儿,或者抱负的充实事儿去做呢,你会体验欢乐,也能经受波折,最终沉浸其中,你能够忘我,更能收获,你会真实体会人生主宰自己的感觉。
如果,你注重做事儿的数量,你会征求别人,你更关注大家的眼光,做出大家期许的样子,表演不同场合你应该做出的样子,充当不同层次你扮演的角色。(wm197049)你很匆忙,你为做成而欢心,为不成而苦恼,为你代言的各种身份劳碌,消耗你的人生。最终成了做事儿的工具,而不是事情的主人。
人生是用来享受的,人生是用来体验的。都没错。人生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一场固定时间段儿的支配和度过。
不反对表演的人,因为他(她)没自己,只好做别人,做别人期许的样子,做无数个别人的翻版、再版,哪怕是盗版。做风尚狂潮中一粒被动的沙尘。
没有主动的人生,只有无意识地活着,不乏其人。为人生而生活,倒为生活却丢了人生,大有人在。
想想你的人生,就一次呵。被动地来,不能主动地活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