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南怀瑾老师讲述文章儒释道传统文化
【南怀瑾老师】有道之人的生活状态

【南怀瑾老师】有道之人的生活状态

作者: 传承网 | 来源:发表于2019-04-08 14:34 被阅读7次

有道之人的生活状态

本文摘录自 《庄子諵譁》

【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

这更进一步了,前面说一个有勇气的人,已经了不起了,那是要有定力才行,在千军万马中,无所顾忌。凡是想成功的人,都要有这个决心,也要有这个定力。但是比人世间成功的人更伟大的,就是修道的人;因为修道的成果是“官天地”,官就是管,天地宇宙在他的手里,受他的掌握,而他并不受宇宙物理的法则所左右。“府万物”,“府”就是包罗的意思,是一个宫府,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得进去。就像大房子,什么东西都可以容纳。“府万物”就是容纳了万物。我们普通人,只有被万物所左右,被天地的法则所管束,而这个修道的人,到了那个境界,了了生死,反过来管领了天地,容纳了万物。

“直寓六骸”,六骸是庄子所提出来的,等于佛法所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整个的身体。庄子所讲的六骸是头尾,及两手两足四肢。他说,人到了“直寓六骸”这个境界,这个身体,自己并不当成身体了。这个“寓”字要特别注意,我们普通人,每天情绪好不好,精神好不好,都受这个身体支配。有道的人不受身体支配,这个身体,等于是个空壳,是租来用的房子,是个寄寓的地方,不是真正需要的;所以把身体看得轻松。

“象耳目”,眼睛耳朵,看东西听声音,只是象征性地用一用,不会被眼睛或耳朵骗了。我们普通一个人,并没有达到这个修养,所以被眼睛骗,被耳朵骗;譬如看到这个人,态度对我不好,心里头就生气了。对于有道之士而言,别人态度再不好,也只觉得自己在看电视,这个家伙怎么演成这个样子!好讨厌,好难看,看了哈哈一笑,耳目不被声色所左右。所以说,“象耳目”是形容有道的人的外形。

“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得道的人,智慧当然高得很,没有任何一点不知道,学问自然就渊博,就高了。但是,他为什么有那么高的智慧?那么高的学问?答案是,他只有一个东西,就是庄子现在提出来的,只有“一知”。这一知就是觉悟,普通叫做悟道;这一知,就是生命中本有的智慧,佛学上叫做根本智。一个人得了根本的这一个智慧后,宇宙万有一切的学问,一切的事理,都明白了。

所以修道人“一知之所知”,他得了根本智以后,这“之所知”,是讲差别智,这个根本智得到了以后,宇宙万有的一切学问都明白,差别智都有了,差别智也叫做一切智。所以“而心未尝死者乎”!他心里头了了生死,永远没有死,不生不灭,永远常在的,永远是活着的;就算是这个肉体死了,他也没有死。他说,一个人修养到这个程度,了了生死,就是有道之士。

【彼且择日而登假(遐),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有道的人活在世界上,是游戏三昧,是在玩的;等到有一天他选定了日子,就“登假”了。“假”就是遐,就是很空很远,向上升华了;所以有道之士,到死的时候,叫做“登遐”。在古代的文化,当帝王领袖死了,或者是父母去世,后代的不忍心讲他是死了,就说登遐。这个典故出在《曲礼》,庄子这里引用。这个假同遐通用的,后世都用遐,“登遐”就是升仙了,成仙了。这种有道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等到有一天,他不愿意玩了,就登遐升华而去。“人则从是也”,一般人所看到的只是他走了,不在这个人世间罢了。

“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这种人,哪里会把人生这些境界、物理世界放在心里!他理都不理,看都不看。这一段,孔子说明王骀这个人,两个脚没有了,可是在鲁国影响之大,跟他的人,崇拜他的人,比崇拜孔子的人还多。所以有人问孔子,这个人有什么本事?孔子说,他一点本事都没有,就是得了道,了了生死;孔子说,连我都快要去拜门了,何况你们呢!

相关文章

  • 【南怀瑾老师】有道之人的生活状态

    有道之人的生活状态 本文摘录自 《庄子諵譁》 【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

  • 禅语

    有道之人的身中,常有情理;有道之人的手中,常有事理;有道之人的口中,常有法理;有道之人的心中,常有天理。 非原创,...

  • 有道之人

    老子最终提出了一个道德标准:谁能把自己的“有余”奉献天下,那才是有道之人。 您做到了吗?朋友们,上午好!

  • 读书明智——《道德经》

    有道之人,可为有道之人的师友。无道之人可为有道之人的资材。不珍惜自己的师友,不爱惜自己的资材,终不过只是大糊涂中的...

  • 【南怀瑾老师】中国神话中有道古人的成就

    中国神话中有道古人的成就 本文摘录自 《庄子諵譁》 【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 这是讲中国上古史了,“狶韦氏”是人...

  • 道德二十:有道之人的现实生活

    1、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在有道人的眼中,世界万物再无是非之分,差异的是应事应物的态度 2、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

  • 南怀瑾老师:照着这个方法去做,你就懂得了心性修养的关键(珍贵影音

    3原创 南怀瑾先生著述 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 昨天 【首次公开南师珍贵原音:南怀瑾老师讲《牧牛图》】 ****** ...

  • “升迁有道”之人画像

    一九九四年大学毕业后,我有幸分配到了家乡的财政局,被安排在办公室工作。听前辈们说“办公室”这个工作岗位很能锻炼人,...

  • 星云大师与南怀瑾

    星云大师与南怀瑾 星云大师:南怀瑾居士推广禪七通三教 【南怀瑾老师早年在台湾时的旧照】 -------------...

  • 踏实

    在人生迷茫的时候又想起南怀瑾老师。原来读书是如此重要。人能够清醒的面对未来是重要的。想起南怀瑾老师内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老师】有道之人的生活状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gu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