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周六,多云
妹妹的写稿对象是震泽“仰家”,之前,我们都没有听说过。妹妹接到任务后,查资料,网上构书,都没能找到更多材料。她决定提前与指定联系人采访咨询。政府提供的联系人是马老师,原来是马曙英的父亲。绕来绕去,都是熟悉人。
我也赶紧和周斯宽联系,他住震泽。昨天开会错过了地址,没能见面。联系完成,和妹妹同往震泽采访。先找仰宅,妹妹停车中,遇到小学同学徐威,他非常热心,一听要找马老师,主动带路。——原来就在老医院旁边,潭子河岸边。印象中,这一带有好几个同学都居住在那里。马老师又叫来了85岁的盛老师讲述过往。

仰家的老宅被政府没收后,做了梅诗场小学(梅小)。徐威同学幼儿园和一年级在此就读的。如此,房子已成了楼,屋顶破败不堪。置身其中,感觉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尘埃与荒芜。

从盛老师的讲述回忆中,大概了解了仰家的历史过往。仰家的后代也都分散在各处,这一切与《震泽名门望族》的主题是有距离的,而且人物经历也不无法成文。妹妹说,这样的无用功还是放弃为好。
我们在宝塔街上吃了碗馄饨,稍稍休息后,驱车去周坊元。时间还早,姐妹俩从西弄到中弄,再走东弄。物是人非,所有的记忆还在,外婆、外公、大姨、大姨夫都已去了另一个世界,儿时的玩伴,基本上失去了联系。小红家、芳芳家、阿玉家,有的大门紧闭,有的推门一看,已成了废墟。想去看看我出生的地方,推门一看,屋顶都塌下了。记忆中,院子里有一棵腊梅和一棵橘子树。探头望去,只能望见屋顶上冒出的橘子树,树枝上还挂着几只熟红的橘子。

周斯宽居住的地方是周坊元东弄。大姨和外婆家居住的并不是周家的房子。从石库门往北才是周坊元东弄的内宅。小时候玩耍的花园,还真是周家大花园。周家的一切在周老师的慢慢讲述中,层层铺开,结构清晰,人物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