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身边关于孩子作文的话题非常多啊。作为某大号签约作者,曾经的新媒体写手,写作班的助教,似乎我这里一定私藏着什么妙招。
事实上,我这里的确藏着妙招,现在为大家一一道来。
(不过,我一个教画画的,在这里却大谈写作,好担心你们不爱我了55。)
1、只有不断阅读,才有好的作品
为什么有些孩子,一到写作就跟便秘一样?因为心中没有“货”。在我的写作圈子里,众人皆知的常识就是,只有不断输入,才会有输出。
也就是只有不断往脑海的“知识库”里添砖加瓦,等到要用时才不至于拿不出东西来。可惜的是,至今为止还是有很多大人,总是在怀疑:“买那么多书干什么?占地方又浪费钱,也没见他写出个东西来啊!”
这些人的逻辑是,我们吃进去的饭,好歹能看到拉出屎,但书看了却啥产出都没有。
但是别忘了,人,是有两个世界的。一个是外部的物质世界,一个是内心的精神世界。一个写不出东西来的人,恰恰是精神世界无比贫瘠和荒芜的人。我们的身体需要饭菜的营养,我们的精神同样需要知识的供养。而这种供养,并非一蹴而就的,知识需要沉淀,吸收,更需要与其它知识产生联接,慢慢形成一张知识网。当积淀到一定的境界,不用逼孩子写,他自己会有想写的欲望,而且会有很多观点想要表达。
很多大人,就是太心急了,想知道技巧、套路,想要孩子赶紧写出好文章,然而世界上哪有什么捷径走,那些妙笔生花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一本本书阅读下来后才厚积薄发的?所谓的捷径,其实就是脚踏实地。
很久以前看到一篇小学生作文《看沙漏》,里面的思考深度以及脑洞令人叹为观止。很多网友表示:看到了霍金的影子!但是,人们只看到他写出来的惊世之作,却没看到小小年纪的他就经读过《道德经》、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刘慈欣的《三体》等等著作。虽然他在写作上属于天才级别的选手,但天才离开了阅读,也是无法被成就的。
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栏目中,有一名孩子提问当代作家曹文轩:“写出好作文有没有什么套路?”他说:“写作是支箭,阅读是把弓。写好作文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大量阅读。”
记住,阅读,大量阅读。
想起我家麦兜,三岁时说出的第一个成语“破壳而出”,就是从《不一样的卡梅拉》这套绘本里学到的。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爱阅读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阅读的时候,最好让小朋友学会摘抄一些令人心动的句子。一个新颖的词汇、一种独特的比喻、一段有深度的好段子,都是从阅读中积累得来的。
所以我把阅读排在写作的第一位!
2、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还有一些孩子写不出来,并不是因为心中没有货的原因,而是对写作主题不感冒。
之前看到网上有老师给孩子布置一篇作文叫:妈妈睡着了。孩子直呼写不出来,因为平常都是孩子先睡,妈妈睡得晚,压根儿就很少看到睡着的妈妈,倒是有很多孩子写妈妈玩手机头头是道。
还有一回,朋友发我他家孩子要写的作文题目是:我爱我的祖国。这个命题交给我,我也写不出来。祖国对一个那么大的孩子意味着什么?这种概念太抽象了!还有,小朋友真的会爱祖国吗?拉倒吧!他们的真爱是父母手游动画冰淇淋!后来朋友勉强帮孩子拼凑了几行字:啊!祖国,我伟大的祖国,你像一只展翅翱翔的大鸟,腾飞于世界的中心......我爱你,祖国!!
让孩子写这种文章,就是从小在教他们说假话!如果写作不是来自自身的亲身体验,不是发自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东西也是空洞无物的!
就像我们每天生活里除了上班就是带娃的大人们,给你布置一篇去公园摘花,扶老奶奶过马路的命题文章,你有话写吗?所以,平常在训练孩子写作时,一定要写他经历过的事情,才会有心得体会,才会有感而发。
我记得麦兜二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布置了一篇作文:《记一次春游》。回家后,小姑娘坐在桌前抓耳挠腮的想了半天也不得要领。
后来趁着清明节小长假,带她去了趟西湖。我们花了一整天时间,从白堤漫步至苏堤,欣赏垂柳与湖边风光,感受细腻的小雨。后来,这位小姑娘大笔一挥,写了一段《游西湖》,虽然文章只有短短三百个字,但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所以,好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是孩子有了生活体验,和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之后悟出来的。
我们要做的,是带着孩子去感受世界。只有写自己体验过的事情,才不会无话可说。
3、五感启发,拒绝流水账
但是有些孩子,从小父母带着他们走遍千山万水,去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作文还是跟流水账一样,这时候就要考虑孩子自身的敏感度了。
有很多孩子,沉浸在游戏或物质的世界里。他对外界的知觉已经迟钝了,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没有感觉。为什么会没有感觉?是因为没有观察,不敏感,对周遭的事物视而不见。
我在写小说的时候,常常要练习的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有趣好玩的故事。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很多寻常的事物里面都隐藏着大道理与大智慧,关键是看你怎样引导孩子去探索,去发现。
有些人见的世面越多,却越来越发现这个世界索然无味。而有些人,足不出户隐居山林,却能在一蔬一饭,一草一木中发现惊喜。
如果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愿意挖掘美好生活的心,生活处处都是素材。
我国当代散文家汪曾祺,光谈吃的就有好多篇著作。他在《家常酒菜》里写出了六道凉拌菜,实在太经典了:拌菠菜、拌萝卜丝、干丝、扦瓜皮、松花蛋拌豆腐、芝麻酱拌腰片。
我们视作平常的家常菜肴,被他写得活色生香,人间烟火味十足。有人评论他说“一支淡笔抒写出留存心底的人间至味”。
所以说,作文没话写,是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感知系统没有打开。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孩子的五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听到某件事,他有什么样的看法;看到某样东西,像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到了某个地方,什么印象最深?为什么?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一一引导探讨。这样时间长了,孩子的感知力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画画对孩子写作的帮助。当孩子在画自己亲身经历的时候,就是在调动回忆与知觉,对每个细节进行考证;当孩子在画实物的时候,也在将事物印象深深的烙在心里,建立对事物的敏感度;当孩子在画想象画的时候,就是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个就牛逼了,好的文章千篇一律,富有想象力的文字却万里挑一。就像刘慈欣的《三体》,东野圭吾的推理,唯有想像力才能将作文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所以让孩子画出来,并讲出来,也是对写作的一大帮助。
当然,想要孩子写得好,还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家长的鼓励,比如一些写作技巧等等。
我们不能站在一旁总是命令他说,快写!写啊!写得不好!重写!
万丈高楼平地起,写作就像在盖一栋大厦。我们得教他们怎样砌砖,怎样调水泥,怎样规划框架!我们说话可以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写作却如戴着镣铐跳舞。它需要构思,不能有语病,不能跑题,要言中有物、还有字数限制等等。
写作对孩子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如果孩子实在是写不出来,家长也不会教,就先找好的文章,从模仿开始呗!
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著名作家莫言也曾为苦恼的家长开出了“小学生作文处方:“多读书、多表达,先模仿、再创造。”
世界上的知识,无不是建立在前人的经验之下的。当今世界上读者最多的美国小说家斯蒂芬·金,便是从“抄”开始步入创作大门的。对于那些不会下笔的孩子,家长不妨多给他们看看好的范文。看多了,孩子脑海里也会慢慢有感觉,下笔就不会太难。
当然,我看上去对写作无比精通,说得天花乱坠,吹得虎虎生威。然而,我家麦兜的作文写成啥样了呢?贴几篇她最近的新作给大家瞧瞧。但是大家一定要跟我保密,有家长看到的话千万别让自己孩子看到,以免在学校笑话她。
瞧:吹咆咆。错别字连天我也没有批评她,还昧着良心夸她写得好!
这篇写秋游的文章,她太冲动了,一股作气跑题跑得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还好我及时喊了停;
再写第二遍,稍微好些了。但是这姑娘却写了超级多的废话,还一边写一边标注字数,心里那个美啊。这回我又喊了停,要不然她要一直自嗨到底。
第三遍才终于有了一个样子,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乃须努力啊。人家改了第三遍了,就适可而止吧。
为什么把“家丑”献出来哩?
是为了告诉大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写作上,我们要放下与“标准“的比较,用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孩子。从一句话、一段字或一件小事写起,哪怕很差,只要孩子们动手写了,就应该鼓励。只有保护了孩子的写作兴趣,他才愿意去写,才会去探索写作的各种可能。
与大家一起共勉,一起努力一起加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