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可救药的苏轼(下)

不可救药的苏轼(下)

作者: 泠泠雪飘 | 来源:发表于2019-12-29 23:46 被阅读0次

1.苏轼,你为什么就是不哭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高太后去世后,哲宗皇帝重新起用变法人士。他不知道,在多年的失望与怨恨中,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变了模样,冷酷了心肠,磨利了爪牙,誓要报仇雪恨。

章惇,重新回到权力中心,成了为达目标六亲不认的人,曾经被苏轼赞赏的自信与刚毅,变成了自负与刻毒,而年少时的狂放,在岁月里,竟然化作了无时无地的、对这个世界的嘲笑与不信任。

在新党、在章惇的眼里,苏轼也算是守旧派中的一员,司马光早就死了,这股恶气发泄不完,就拿名头最大的家伙下手吧!

不需要列出罪名,总之苏轼以近花甲之年,被一脚踢到了广东惠州。他在惠州待了三年,山水看遍了,热带水果吃够了,还作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为报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

诗流传到京城,章惇一看,好嘛,苏子瞻你还能这么快活!临门一脚,把苏轼踢到了远得无从再远的海南。

说起来,苏轼也真是的,您是在被流放、被处罚状态中哎,好歹要拿出点职业精神来,做出些苦楚不堪状,让上面看着高兴一下,不然不是让人家很没面子吗?何况,客观上日子还是很苦的。住不好,吃不饱,自己采野菜充饥,心爱的女人又死了,早该抱头痛哭了,为什么苏轼就不肯哭给大家看?不仅不哭,还得意扬扬?

章惇的怒火,就在这样的琢磨中熊熊燃烧起来。但我觉得,内心里,对于老友这种随遇而安、自得其乐,他其实是嫉妒的,因为他做不到,也想不通,为什么有人能做到。

2.不管多苦,永远不变的是从容和旷达

这么多年了,苏轼没变,还是那个胆子不算大,嘴巴不老实,接物太随和,处世没心机的好人,很宽容,很有趣,一个无论如何,你都会觉得他很可爱的人。

章惇曾认为这不算什么优点,他仰慕的是导师王安石那样的人,高瞻远瞩,杀伐决断,敢为天下先,建万世之功业。苏轼高才,名头响亮,也不过是个保守文人,哪有什么魄力,实不足为敌。然而,他还是慢慢地对苏轼痛恨起来了。

章惇惊异地发现,苏轼的内心比自己快乐很多。这个万变的无情的世界,谁能不被它耍得团团转,想坚持点什么,就要咬牙和它死磕,多累多痛,还是不知不觉被改变了模样,变得自己都厌恶起这一个“我”来。

苏轼偏偏就可以不变,忠诚于自己的心,始终护卫着作为一个儒者、一个士大夫的原则,外界多纷扰,内心就有多丰饶,也常常迷惑、惊惧、不知所措,可这些都让他变得更从容更旷达,更可爱更有趣了。

而章惇自己呢,明明胸怀大志,抱着献身于一桩伟大事业的决心,却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被愤怒与无力感缠绕着,每一天,睁开眼就要与天斗、与人斗,一边应付明枪暗箭,一边在人身后下黑手……

他倒要看看,到底怎么样,才能让苏轼真正地垮下来,让苏轼的心中和他一样充满戾气与怨恨?可惜,苏轼收到了他送来的一切折磨,唯独没收到他的恨意,依然一厢情愿地相信:子瞻与子厚是好朋友,只是因为政见不同,不得不如此。

我想我若是章惇,也只能对着这颗恶意怎么也无法侵蚀的赤子之心,悲愤地抓狂吧!

3.生前身后,爱东坡的人是那样的多

哲宗驾崩,徽宗上场,就是那个喜欢画画,球也踢得好的赵佶。章惇曾评价之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极力反对他即位。因这层恩怨,章惇被赵佶也贬到岭南去了,世事就是这样无常。

与此同时,苏轼正在受到赦免,离开海南,从岭南取道北归的路上。以章惇的高傲,自然不会和老友说什么。倒是他的儿子,也是苏轼的门生章援,写了封哀婉恳切的信给苏轼,替父亲求情。苏轼拿着信,高兴得要命,对儿子苏过说:“这篇文章写得好,有司马迁之风啊!”然后,回信道:“我和你父亲四十多年为好友,虽然中间有些不合,并无损于交情……过去的事情就不用说了,只论将来……”

下面又絮絮提醒些岭南生活的注意事项,嘱咐多带些家常用药,自疗之余,亦可惠及邻里乡党之类。不知道章惇见到这封信会怎么想?千年之后,我们看到这样家常又宽厚的文字,亦能感到东坡先生身上那至真至善的人性光芒。

也就是这一年,东坡与世长辞了,北归途中逝于江苏常州。

那一刻,“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爱东坡的人,生前身后都是那样多。

章惇亦于四年后逝于岭南雷州,无声无息。

4.这个世界上,有个人跟我们不一样

后世人常骂章惇是小人,背叛了与苏轼的友情。但看过他们的一生行径,我想事情未必如此简单。

东坡,他真是千古唯一的人,让无数人感到亲切并且敬爱。而内心里,我更能感到共鸣的是章惇。因为在他那里,我看到的是一颗接近于我们平常人的心:软弱、自负、嫉妒、挣扎……许许多多的人性弱点,织就一团矛盾,善与恶共存,私欲与公义较量,被冷硬的现实压得快要爆裂了。

我们都很容易被诱惑,被环境同化,随波逐流,背离初衷,且不自知。只偶尔老天作弄,才在某个平常的清晨,忽然摔碎镜子,害怕里面的那个混蛋、那个怪胎。正是这一点,让我也有点儿心疼章惇。

不过,章惇跟平常人还是不一样。他和其导师王安石一样,身上有种孤绝的气质。这是历史上“变法者”们共同的气质:

他们革命,他们执着无畏,虽千万人而吾往矣。同时,他们又太坚信手上的真理,不肯包容,不愿妥协,反对者愈多,愈发顽强,刚愎起来。到最后,六亲不认,众叛亲离。最糟糕的是,他们还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小人,小人好利,可以收买,可以讲条件。而他们,在意的不是私欲,是信仰。信仰才是人类所有情感中最崇高、也最可怕的东西。

章惇一生,打垮了很多敌人和亲友,还亲手打垮了自己。他整过东坡,可我也像东坡一样,恨他不起来。我的理由是:我知道,人性之恶就是这样难对付的,哪怕你志存高远,守身欲洁。

这真是悲哀。好在,我们还是知道,这世界上,至少还有一个人,不是这样的,他像个天才儿童一样,神奇地跳出了所有浊世的污染、人性的圈套……这个人就是苏东坡,古今中外只此一个的东坡先生。

谁能像他那样冰雪聪明,又没心没肺呢?

相关文章

  • 不可救药的苏轼(下)

    1.苏轼,你为什么就是不哭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高太后去世后,哲宗皇帝重新起用变法人士。他不知道,在多年的失望与...

  • 往事清零,爱恨随意

    苏轼的仕途之路,异常坎坷。 但无论人生如何大起大落,苏轼始终乐观豁达,超然物外,还被林语堂称为“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 不可救药的苏轼(上)

    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1.苏轼来了,海南美了 减字木兰花·己卯儋耳春词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

  • 以喜悦心,度苦难日——东坡美食诞生记

    “景是各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用朱光潜先生的说法,或可解释苏轼在一贬再贬的“穷途末路”下,依然能够保持其“不可救药...

  • 苏轼众多豪放旷达的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问题:苏轼众多豁达的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前言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生活坎坷,却被林语堂称之为“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 苏轼:以疼吻我,报之以歌

    苏轼是难得的旷世奇才,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今天学习了《记承天寺夜游》,见识了一个“闲人”的万千心情,意味隽永,饱含...

  • 如果觉得生活没意思,就读一读苏轼这三首诗词,你会感觉很幸福

    林语堂评价苏轼: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一路被贬,一路吃。 被贬到黄州,爱上了那里的猪肉,被贬到惠州,爱上了...

  • 赤壁下的苏轼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在这样的夜景之下,享受着自己的生命,虽然遭遇了仕途的不顺,虽然内心会惆怅,但是苏轼仍然能够...

  • 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生S看淡,不服就干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他是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身处密州,人在囧途,苏轼依然像少年一般永...

  • 成语故事:【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不可救药,出自《诗经·大雅·板》:“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周王朝时代,周厉王(姬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可救药的苏轼(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nu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