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公众号~语文学习,作者张志公
好文章的四个标准
(一)有内容,有主题,清清楚楚地看得出作者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说这些话。从内容和主题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是否是正确的,健康的。
(二)有条理,就是说,文章的内容是经过组织安排的,材料是经过选择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里多说,哪里少说,看得出有计划,有目的;这一部分和那一部分,有联系,有照应。说一件事,原原本本,脉络分明;说个道理,有原因,有结果,有根据,有论断。
(三)用词大致妥帖,造句一般通顺,标点用得正确。
(四)字迹清楚,清晰醒目;如果写的是处理事务的所谓“应用文”,格式合乎一般的习惯。
学生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来,大致就可以说具备了合格的写作能力;写出来的文章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就是写作能力偏低;如果离这个标准很远,那就是写作能力太低。
学生要具备些什么条件才能在写作方面达到这样的标准呢?
要写出来的文章有正确的内容,有明确的主题,一个根本的条件是具备一定的思想水平——明白事理、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必要的知识。——社会生活的知识和文化科学的知识。
要写出来的文章有条理,一个根本的条件是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事物本身有它的条理,我们必须具备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的能力,才能在自己的头脑里正确地把事物的条理反映出来,然后根据自己写作的目的选择,组织,安排,表现为文章的条理。
要写出来的文章用词妥帖,造句通顺,标点正确,显然要求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占有足够的词汇,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律,能够运用一般的修辞技巧。形式上的要求比较容易,只要勤写、常练,严肃认真,不苟且,不偷懒,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具备必要的思想水平和知识基础,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这是使写作能力达到合格标准的基本条件。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得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向学生进行语言教育,最主要的工作有三个方面:
(一)指导学生对具体的、有典范性的语言教材进行观察、分析、欣赏模仿、创造性的学习;
(二)教给学生有关语言规律的科学知识;
(三)指导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说话和写作。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课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掌握丰富的语言材料(通过阅读教学)是写作的根本;
材料必须用科学知识去驾驭,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所以要学习语言规律(通过汉语教学);
有了材料,而且能够科学地驾驭它,还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勤写多练,所以要练习作文(通过作文教学)。
我思:
1.这篇文章本身就是一篇好论文,主题明确(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条理清晰(首先,从当下社会想象入笔,引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话题,接着谈好文章的四个标准,而后,从语文教学的三个纬度~阅读教学、汉语教学、写作教学具体分析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并且指出其他学科不恰当的教学用语和社会负面,影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负面影响,最后呼吁其他文学家、语言学家、出版界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做出一些努力)用语恰当。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几堂优质作文课即可做到,而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语用训练,指导学生对具体的、有典范性的语言教材进行观察、分析、欣赏模仿、创造性的学习。由此,我想到先前让学生每日进行的日更小练笔应该结合具体课文的片段进行设计,教学生观察,模仿,改编,创造。比如,《北冥有鱼》的课堂环节~给即将中考的学长学姐写一段话,除了指导他们运用我出示的关于大鹏的名言,也应鼓励学生用文言进行写作。统编教材课后习题很值得推敲借鉴,应将写作为一堂课必要的环节。
3.我的困惑:教给学生有关语言规律的科学知识,如何将细碎的语言科学知识系统授予学生,且使学生运用到位?比如,结合具体课文语句分析轻声的一些发音规律,指导学生在平时说话或作文训练中注意区别运用;比如,文章中破折号的具体用法应落实到学生运用上而非记住、理解层面。当然,如此来看,一节优质课堂所备必要十分充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