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
伍麦琪
上物理课,这一节是《杠杆》。
上新课之前,老师又按照老规矩专门找那些物理成绩差的同学问课本知识点。答不对或者答不出,老师只问:“说吧,你想怎么样?”
那些答不出或者答错的同学都会百分之百低下头很羞愧地很后悔地很小声地说:“抄。”
“几遍?”
“×遍。”
“什么时候?”
“星期×。”
“好就这么定了就在那天的课间把东西给我看。”
“哦……”
这种对话只有我们班才完全听得懂。
老师回到讲台开始讲新课。
刚才那可怕的气氛顿时云消雾散,刚刚的不愉快好像没发生过似的,老师立马换回高兴的表情,变脸得比“变脸”还快。
她给我们讲了一大堆杠杆的知识后,离开了满是密密麻麻的公式横七竖八的笔记的可怜的黑板,环视教室一眼,往我们第三第四组之间的过道里迈进几步,身体朝着后门的方向,准备走到后门后边的角落里拿扫把给我们演示杠杆是如何工作的。
坐后门有个大个子男生,姓刘,一脸“战痘成果”,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但是反应快,干起事情总能让大家佩服。他看见老师要往角落里来,他立马冲到角落里替老师拿了一根扫把向老师献殷勤。
坐在课室后部分的同学们松了一口气,他们还以为老师是要来抓某个上课讲闲话玩手机的同学呢,原来是拿扫把的。
老师看见他那么积极,就说:“看在你这么积极的情分上,这次就请你当我的助手吧。”
刘同学非常高兴,张大了嘴巴合不拢来,像刚吃了蜜似的,脸上的豆豆都兴奋得一颗赛一颗的发红光还在高声歌唱着“红星闪闪放光彩……”。
旁边几个同学一看,屁股立马变成了仙人球,纷纷举起手站起来叫着:“老师!让我来让我来!”
老师回头狠狠瞪了他们一眼:“刚才我来拿扫把你们不积极点现在叫什么叫!”
那几个路人甲乙丙就像被主人无缘无故骂了一顿的狗似的呜呜哀鸣着低下了头。
“嘁哈哈……”班上就跟忽然爆炸似的响起一阵笑声。
然后这位所谓的助手就顶着满头满脸“鼓励”的目光上讲台前边去了。
老师站在第三第四大组之间的过道前,指着她身前对那位可怜的同学说:“来,你站这里,然后大家好好看一看。”
老师让他把扫把扛在肩上。刘同学抓着扫把顶端,扫把剩下的大部分长度都在他身后,剩下的那大部分扫把柄都任老师折磨。老师走进过道里抓起物理课代表挂在桌子旁边钩子上的装满书的布袋,吓得物理课代表大叫:“老师!要拿也别拿我的啊!”老师可不管那么多,直接往扫把的末端也就是扫把毛靠柄一点点的地方一放。刘同学被压得微蹲了下去,嘴里发出异常痛苦的一声“哟~~~”,又颤抖着站了起来。全班都大笑着看着他,他脸上那好像刚吃了虫子的表情外加姿势,很像离家出走的汤姆猫。
“你们看,重不重?”老师指着他问我们。
“重——”
然后老师又把袋子移到中间,刘同学的脸色轻松了许多。
“现在轻了一些了吧?”
“轻了——”
最后老师又把袋子移到肩膀后面的地方贴着肩膀,刘同学的脸色就好像身上什么也没有似的。
“现在轻了很多吧?”老师又问。
“很轻——”
大家第三次带着唯恐天下不乱的笑声大声回答。
那几位路人甲乙丙看见刘同学给老师虐成这个惨样,都纷纷庆幸:还好还好,还好刚刚没那么积极,否则给班上的人笑死了。
物理课代表对着刘同学大叫:“刘!今天晚上微博见!不见不散!大家快拿东西拍啊!”
“且,等你说!我们早拍了。”
“事后诸葛亮!”
几个反应迟钝的同学拿出手机,从不同的角度,把刘同学的光辉形象给拍了下来。
正是:十年后门无人问,一扛成名天下知。
评点1:
本文的标题“杠杆”,有两个意思:第一,调控课堂气氛。上新课前的检查,“支点”是“基础知识”,“动力臂”是老师的提问,“阻力臂”是同学们的回答——撬起了这节课第一个高潮,让每个同学都必须掌握学过的知识点。第二,新课《杠杆》的直观演示。通过动力臂(刘同学背后那部分扫把柄)挂物体的长度的变化,让同学们直观认识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变化给支点(肩膀)带来的受力变化。作者通过描写刘同学表情、动作和声音的变化,写出了这种变化——这样的描绘,既是写实,又能让读者得到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真聪明。至于描写的明快,刻画的精妙,文采的精致,都让人击节赞叹,不用老师多说了。(王晓薇)
评点2:
真实的人物,真实的课堂
安徽淮南 唐苇
首先,这篇文章情境的设置很有意思。文章一开始来了一段“噱头”,老师罚学生抄写。写得很简单,但不是简单的东西,一句“这种对话只有我们班才完全听得懂”把平时课堂的“情境”丢在读者的想象中,你想去吧,能想象到平时师生之间连罚与被罚都是这般“配合默契”吗?那么其它的课堂生活情景呢?且看下文。
文章开头所写的看似很严肃的气氛为下文写课堂的快乐情境来了一个轻轻的铺垫,这种小曲笔同时又创造了文章的“情境”——一段快活的抒写,也在告诉我们,快乐永远是课堂的主题。我们不少学生叙事时喜好直接亮出“要素”:“一天”,“又有一天”,不知道设置情境,结果文章“亮”不起来。设置情境开篇拓章,可以描写景物,把“一天”“又一天”发生事情的环境、气氛先表现出来,为下文所写之事做铺垫,更可以像此文作者这样,把所叙事件中的一个场景片断作为开头,将读者引进这个场景中来这个事件中来。以情境开篇起笔,本文是很好的范例。
现在我们要求学生写作要“真实”,“真实”的含义一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一是写像在生活中发生过或很可能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这篇文章就写得很真实可信。可以说,读者在读此文时就好像自己就是这班里的一个学生,身临课堂听课一样。这种真实,得益于作者对自己生活的熟悉、细腻的观察和精当的选材。文章开头写老师罚学生,作者没有过多的渲染情节,极其简单地用人物的对话来点拨情节,这个课堂生活的片断非常真实,师生的关系,人物的形象非常真实,可以说在哪个学校都有这样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事情。三言两语可以简洁地写出真实的生活,而“真实”有的时候需要展现细节,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她给我们讲了一大堆杠杆的知识后,离开了满是密密麻麻的公式横七竖八的笔记的可怜的黑板”,没有写老师怎么讲课,却用“黑板上……”(场景描写)这一细节让人想象到这一堂老师传授知识真实的情景,物理课就是这样的。接着作者写了老师与学生互动教学,学生献殷勤、老师“就人取材”,含而不露地将学生们幽默一把(言行描写),现在的老师就是这个样子;“还好还好,还好刚刚没那么积极,否则给班上的人笑死了”(心理描写),现在机灵鬼般的学生们就是这个样子。这堂课的点点滴滴基本上都被小作者写得恰到好处,真实可信。
正是在“真实”的基础上,人物的形象也因真实而生动。作者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把一个“严而有趣”的老师写活了,把学生活泼可爱的形象写活了。而且作者写老师写学生,在方法上有侧重。写老师,不写外貌,少写动作,多写语言,表现老师既有职业的“严厉”,说一不二,做事果断,又有女性的“温和”——“你们看,重不重?”“现在轻了一些了吧?”写学生,外貌的青春、语言的灵活、动作的轻快、心理的机灵,方法多样,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当代少男少女的群像。作者笔下的老师和学生,让人感觉可亲可近,仿佛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就是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作者这种描写的功夫与上文提到的选用“真实”的材料的心机一脉相承,选材的精当与描写方法的恰当,相得益彰。
当然,这篇习作毕竟出于学生之手,完美无缺是不可能的。文中也略略表现了语言上的瑕疵,如“那些答不出或者答错的同学都会百分之百低下头很羞愧地很后悔地很小声地说”这样的语句,总想写得“仔仔细细”“清清楚楚”,可失去了语言的节奏感,读起来是很吃力的,“百分之一百”用“都”就可以了,“低头小声说”不如用“嘀咕”,是因为怕“答不出或者答错”,上一段有交代,这里不必再提。此句中“羞愧”与“后悔”意义相近,应删去“后悔”。语言是文章基本的材料,是写作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学生在写作时,删去自己的语言,是“阵痛”,割舍不得,可必须经历这种“阵痛”,语言才能慢慢成熟起来。文章可写长一些,句子要写短一些,应该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做到这一点。
评点3:
麦琪“杠杆”课的求变与坚持
安徽宣城 黄硕
我努力开拓着自己的点评思路,可面对麦琪的这篇习作,实在说,我一开始确实找不到太多的兴奋点。突然,一个念头还是强烈地冒出泡来。这次,我要具体仔细地解剖一下,麦琪是怎样把一节课中的一个短小单元进程别具一格地呈露给我们,因为这依然是展示功夫的地方。
于是,我便又有了新发现。
这个老师就是“这一个”。不同于上次“吹水”课上的“那一位”。看得出,她的授课程序比较“苍老”,按部就班,就像她的物理课程性质,逻辑的程序的,不容马虎。于是,先是检查预习复习,继之讲解理论知识,然后才是验证实验。当然,重头戏依然在验证实验。这是后话暂时搁置,但诸位不要以为我在后面会认真分析实验环节的科学合理,不是,我没有那个专业本领。我要说的主要是态度,将呈现在下面某些小段分析之中。
第二个不同在于,这节课上的师生心理“搏斗”明显加大。上次写化学老师课堂“吹水”,不经意的环节中有多层意外。“老师准备挑一个同学上来吹另外一管水,她看了看下面死睁着眼睛的同学们,发现N多人把手举得比教学楼还高。”可这次,物理课一开头,明确告知下,一开始就有一定的对抗和期待。“那些答不出或者答错的同学都会百分之百低下头很羞愧地很后悔”,老师离开讲台走向教室后门,便带来如下后果:“坐在课室后部分的同学们松了一口气,他们还以为老师是要来抓某个上课讲闲话玩手机的同学呢,原来是拿扫把的。”
第三个不同似乎是,两位老师的说话风格。上次班主任化学老师的话语,全与课程内容相关,没有一句闲话一个余字。这位物理老师,上课不仅讲“情分”,而且也来点“恐吓”:“老师回头狠狠瞪了他们一眼:‘刚才我来拿扫把你们不积极点现在叫什么叫!’”那个“你想怎么样”,更有点冷气逼人。
第四个不同在于,老师不同风格下不同的实验取材,“吹水”实验,老师出示的是“准备已久的两根试管,试管里面各装了四分之一管清水”。这次“杠杆”实验,老师却是“就地取材”随手拿来墙角的“扫把”。应该说,老师准备一根稍微正规点的杠杆实验器具,简直算不上什么事儿,所以,物理老师应该是因为太熟悉这个实验的性质要求而习惯性地“疏忽”了细节而专注于本质,至于是不是老师故意在课堂上造个“兴奋点”,活跃一下沉闷的课堂,也不敢说没有。总之可见,对不同学科实验内容和程序要求的准确深刻把握,在二位身上,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示。
第五个不同在于,挑选实验参与者的办法。上次化学老师放不过的是“转向了坐在窗边的正转过身去说闲话的苏同学”,这次威严的物理老师的做法却是“顺水推舟”地请上了“向老师献殷勤”的刘同学。各自的效果怎么样呢?记住:看课堂气氛便知。
因此,我要告诉处于练习和发展写作阶段的学生作者们,麦琪惯常使用的,还是源于对相同学生背景下,不同课堂不同授课者不同风格的准确观察和把握,以及她纯洁写作灵魂中的无惧无畏。
相同处一定是有的。我看出来的,就随拾一点吧:
学生参与课堂进程的积极性和活跃程度:该紧张的时候,依然紧张,麦琪明确告诉我们,这两次课上,他们班至少都有三次以上集体“大笑”。回答问题,本班依然积极活跃。上次是,“同学们的手举得比教学楼还高”,这次是,“老师,让我来让我来”,毫不含糊。
少年学生的活泼,包括些许的调皮乖舛,如上次课堂上的“有人问老师:‘老师这牛奶能喝吗?’”,如此的“大胆妄言”,这次变成了“很轻——”——“大家第三次带着唯恐天下不乱的笑声大声回答”。没有半点改变。
我始终以为,这些才是课堂最关键的要素。看得出,麦琪坚持没有半点摇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