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廋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又是一个悠闲的周末,不妨提起笔来写写关于村落的那些事儿...

村落的现状
说起村落,我首先想到的是留守儿童(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其中一个),不知道你们是否和我一样?处于21世纪,我相信大部分村庄的现状是一样的:年轻人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甚至越来越多的村落在逐渐消失。
我所处的村落

我是江西本地人,所居住地也是众多小村落中的一个。我从小就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带过我。不用特此说明,父母都外出打工赚钱养家,为了给我们更好的生活,他们不得不出去。我家那边基本每家每户都一样,家里剩下的只有老人和小孩,年轻人都去外面奋斗了。再说到工作的事,铝合金产业就像我们那边的家族产业,可能是受到周边“铝材之乡”的影响。
再来谈谈我那个时代,我是一枚快接近00后的90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也20啦。在我那个年代,孩子还是挺多留在家里的,所以村庄里不会显得那么冷清,寂静。毕竟孩子的童年还是有那么一点色彩作用的,老人也不会那么孤独,因为孩子的欢乐也可以带给他们快乐。现如今就不一样了,虽说孩子只会越来越多。其一,父母都把孩子带到身边带去了(有些爷爷奶奶也会跟着去带小孩);其二,奔小康的人越来越多啦,从农村往城镇迁的人口也越发密集。所以我试问一下,村庄还剩多少人呢?剩下的都是谁呢?

曾经cengjin
说起小时候,眼泪才是给我影响最大的东西。这得从留守说起,我身为一名留守儿童,当然认为陪伴才是最珍贵的。但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很幸运的留守儿童,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暑假可以去爸妈那,寒假他们也会回来,每周也可以接到一个座机电话(和中国很多山区的孩子相比,我就像一个被上天眷顾了的天使)。那我为什么对眼泪记忆犹新呢,不用猜你们应该也知道,不舍与父母分开。尤其是他们的背影对着我的时候,我的眼神满是乞求他们带我走。明知道不现实,但还是会充满一丝希望。这种离别仿佛和车站告别一样难舍。为了缓解我的伤心,我有个小秘密告诉你们。每次爸妈出去后,我会跟着奶奶,她去哪我也去哪,我还会帮奶奶一起干农活,这样才可以分散我对爸爸妈妈的想念。

如今rujin
都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我也早已从那个青涩的小女孩蜕变成一个大姑娘。
我现在就读于离家很近的一所高校(这也方便了我每次放假回家陪陪老人),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快大二了。
现在交通通讯网络都十分的便利,以前和爸妈沟通的方式都是电话,现在都改成微信聊天视频了,省去了打电话这个操作。微信也普遍成为了大家必备的一个app。你要问每个人都有微博吗,那倒不一定。但你要问都有微信吗,我相信回答是肯定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是便利了。但村里的老人呢,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有个老人机就算不错了的,更何况这个“老人机”不是谁都能得到自己想接收到的信息。
小结
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高考那年,语文老师曾经问过我们这个问题,她说: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写有关消失的村落这一题材的文章。是啊,我思考过,但我没想到有一天我会把它写下来。即使我知道我的文字不够生动形象,可能吸引不了很多读者。但是没关系呀,最朴实的东西我希望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
最后,我希望有条件的人都可以多抽出时间陪陪家人,多打电话问候问候家中的老父老母。处于物质生活的时代,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最有意义的。生活百态,冷暖自知,家才是避风的港湾,家人也永远是我们的依靠。

此时在看我文章的你,是否正在想念着自己的家乡呢~~~
2018.4.21 @tang
11:1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