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雪琴(个人微信号:zhuxueqinzxq)
※深圳远见教育机构家庭教育从业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
近期看到一篇整理自徐凯文教授演讲的文章,分析了现在越来越多孩子,有“空心病”的现象。
所谓“空心病”,就是不知道人生的目标和价值所在,心底充满无力、迷茫、沮丧,孤独感和无意义感的状态,这个名词是徐凯文教授发明的,我觉得非常形象。
也解除了我一直以来的对于“抑郁症”的困惑。这两年,接触过好几个家长,他们都带着对孩子的焦虑而来。到医院后,都被诊断为“抑郁症”。
我很困惑——抑郁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普遍了呢?看到徐凯文教授的演讲,我非常认同用“空心病”来描述,这群成长在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但内心充满迷茫、不知什么才是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孩子。
最近一直在跟一个初中的女孩交流。她很喜欢也很擅长画画。当我们惊叹她的作品时,她两手一摊,一副并不认同的样子,“没有啊,很多人比我画得好。”
昨天跟她微信交流,我分享了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中的观点给她:
人们常说“经验宝贵”,然而在某些时候,所谓的“经验”恰恰就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我个人的理解是,某个特定经历成为我们的经验后,如果我形成的是一个,限制性或者否定性的认知和信念,这份经验,就成为日后我更加有勇气尝试的“绊脚石”。
比如,我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有限,零食是奢侈的。为数不多的时候,家里有了好吃的,通常都会我跟弟弟妹妹三人分。爸妈无法做到绝对平均分配,因此“你是老大,你听话,你让一下他们俩”,成了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当我“听话”后,又收获到额外的好处,比如爸妈的夸赞。所以我就形成了一份信念——不主动为自己争取、多些退让,才是一个比较好的表现。
事实上,长大后无论是感情经营还是工作中,很多事情已经不是当年的背景和情境,需要主动表达和争取,但以前我却很难轻松主动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从事家庭教育这几年,也是我突破这个因为小时候“经验”而带来的限制的几年。在亲密关系中,我基本上可以如实表达和呈现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了。
虽然先生有时吐槽我,在他面前跟在其他人面前完全不同,非常“野蛮”。但我自己很清楚,这是我不太美好,但绝对最真实的一面。
前两天跟这个女孩交流关于“经验”带给我们的限制时,她的回复,让我深深感受到——所谓“空心”,是因为内心深处总是有一个“标准小孩”时刻提醒自己,“你不够好!”你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看到和感受到自己真实的样子和状态。
女孩说,就是从来都没觉得自己好过。心中有一点骄傲的地方马上就有一个声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看到有思想、有趣的人,会想我怎么这么肤浅?
是什么让一个出于青春年华美好时光的孩子,“从来没觉得自己好过”呢?
父母和师长眼里有一个标准——成绩考到什么名次才是好孩子;任何时候都礼貌待人才是好孩子;懂事贴心才是好孩子……
可能不同父母眼里“好孩子”的标准不同,但相同的是,父母眼里很难看到眼前这个真实孩子,更多看到这个孩子离“标准孩子”还差多远。
长此以往,孩子内心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法如实与自己内心联结——
我心情不好不想打招呼,可这不是“好孩子”的表现;
我真的好想大哭,可这样不够勇敢;
我太想吃那包零食,可这样就不够端庄;
我做梦都想要那个玩具车,可这样就是贪心了……
突然想到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一书的封面上写的那句话——爱他,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现实普遍的情况却是,充满条件和标准的“爱”。
你别哭了,我就给你糖;你听话一点,我才答应你的要求;你好好学习,假期我才带你玩……
回想我曾经漫长的求学时代,那种“不知为什么而努力”的茫然,“不知道除了考上大学之外人生还有什么目标”的不知所措,“快要毕业却不知自己喜爱擅长什么行业”的沮丧挫败......
原来,“空心病”的很多状态,我都曾经历过。
我很多时候在想,如果不是遇到这个专门研究人、探索人的本质的行业,我是不是依然继续着“空心病”的状态呢?就我了解到一些同学目前工作状态,有一部分就是处于“不知为何努力,不知有何意义”的状态。
每个“空心”孩子的内心,都住着一个“标准小孩”。无论他做些什么,做得怎么样,那个“标准小孩”都会跳出来告诉他,“你这样不对不好,你要那样才对!”
而这个“标准小孩”,是从小被师长亲手种在孩子心里的。这一种,就根深蒂固,影响孩子一生。
我想对曾经经历过、正在经历“空心”各种状态的每个人说——此刻起,爱自己、信自己、拥抱自己,不需要任何条件和理由。你是自己生命唯一的主宰,你不需要那个“标准小孩”来定义你的价值。
当你越来越真实、轻松、快乐,生命的美好都会从中生发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