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一个朋友家的孩子上了体校,几次省考下来,虽然不是最糟的,但也不是最好的,父母还是毅然决然的把孩子送进了体校,感觉孩子进体校是种莫大的光荣,遇到人就讲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的厉害,比赛又拿了第几,如果没有考好,则是找一些客观因素来掩盖自身的不足,对孩子更是一味的鼓励和赞美,而批评和责备不曾有过,在外人面前常常以孩子为骄傲而自居,而孩子在一旁则是沾沾自喜。
有时真的有心上前劝阻朋友几句,可话到嘴边总是说不出,一是怕伤了朋友之间的友情,二是怕他们接受不了这种带有打击式的劝解,更怕孩子内心常以鼓励方式建立的心理框架瞬间崩塌,给孩子心理带来不好的影响,心里有些矛盾和纠结。
心里不时在想这种一味的鼓励式的教育,也许真的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自信,但未必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成绩,毕竟没听说哪个奥运冠军是光靠通过鼓励得来的,而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和拼搏,是靠着自己一点一滴的汗水争取来的,而紧紧靠鼓励是远远达不够的,
就像树上的果子熟了,你想吃,你站在原地默默鼓励自己,一定要吃到,而对于没有一点攀爬本领的人来说,恐怕没等你爬上去就早已摔下来了,吃果子简直成了你的白日梦,这种不切实际的行为,都是过分鼓励埋下的恶果。
鼓励是好事,如果鼓励过了头,好事也变成了坏事,尤其对孩子影响重大。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是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不断的形成阶段,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他们没有什么分辨能力,更不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这时往往都是靠父母来引导,把父母言行当成自己的坐标。
如果这时父母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光是一味的用鼓励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没有批评和责备,孩子就会盲从的遵照父母所说来看待这个世界,这样一来他们的眼睛里只容的下肯定与赞美。如有人稍微指出一点错误或是缺点时,他们就会充耳不闻,或是横眉冷对,有的还会出言不逊,让劝助者陷入两难的尴尬境地。
做父母的 都想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让孩子拥有更多自信,但他们没有想到什么事都有两面性,过犹不及势必就会适得其反,自信的反面是自负,自信多了是可以推着你不断向前迈步,但自信过了头就成了自负,它也可以拖着你停止不前,甚至让你倒退。
这让我想起我以前有个实习生同事小赵,可能就在一味鼓励环境中长大的造成他早早离开的结局,小赵是名牌大学毕业,脑袋聪明,可以说他是他们那批实习生中能力最强的一个,而且字写的也是最好的一个,按理说他是最应该完成好实习的一个。可是没等实习期结束,他就早早离场,没有完成实习任务。
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让他早早的结束他的实习。那就是别人不能持否认的态度对着他,更遭受不了半点的指责和批评,他做事常常是一意孤行,,有些过于自大,傲慢,对别人提出的建议都是不屑一顾,弄我们整个团队都举步不前,无法运作下去,把老板也弄的无计可施,只好把他辞退。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有很多,只能接受别人的鼓励和赞美,而不能接受别人的指责和批评,只能接受好的,而承受不了糟的,只能听进去别人的溢美之词,而对别人的好言相劝却置之不理,最终难免就会落一个早早离去的下场。
持有这种做法的人,可以视为人格不健全,过于单一化人格的人,有些非常显著的特征,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导向。不善听取别人的意见,做起事来也独断专行,没有良好人际关系,更没有良好团队合作意识,把所有的成绩都归功于自己身上,常常夸大与自身不匹配的一些能力。
这样的人产生的后果就是无法很好容入一个团队,甚至无法容入社会。他们总会被别人疏远,甚至遭到排挤,不懂如何和别人相处,人际关系淡化,这让他们的爱情,婚姻,事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力,有时会让他们感觉到身心疲惫,举步维艰。
我们工业文明受到西方的影响,发展迅速,然而我们的教育也越来越西式化,从过去的食指教育发展成现代的拇指教育,这是原本是一件好事,但有的人却把拇指教育当作他们唯一教育孩子的手段,说这样做不会泯灭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保留最大的好奇心,但你们没有想到不所有的好奇心都有一个美好童话式的想象,也有可能里面埋藏一个陷阱,只要向前踏进一步,有可能就是万丈深渊,摔了个粉身碎骨,让你悔之晚矣。
好的教育应该是拇指和食指结合在一起,既要有赞美,也要有批评,要做到鼓励适当,惩罚有度,要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知明理,懂是非,这才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该具备最基本的素质。
食指和拇指人身上再普通不过的两根手指,可对教育孩子意义重大,请你用好这两根手指,因为这关乎你的孩子未来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