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个看这篇文章的有为青年们的共同点,拖延症“患者”应该是十拿九稳的答案。领导安排的活儿不到最后一刻不动手,老师布置的论文不是一催再催学分警告不动笔。哪怕是你认为很重要的老板要出席的工作总结,半月前暗暗发誓一定要早写好,多演练,争取好表现,最后还是在前一天的凌晨时分熬着夜打着呵欠凑合初稿,初稿就是定稿,连演练的时间都没有。哪怕每天晚上睡觉眼皮睁不开了还要强熬刷手机,迟迟不愿睡去。我们习惯称自己为拖延症患者,安上了拖延症的帽子,好像立即心安理得了。要问问别人怎么改,得到的建议大多是要做好时间管理,要认识到事情的重要性,要用紧急和重要两个维度排好事情的轻重缓急等等。
可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能解决问题吗?
假如你是一个月光族,你肯定会反驳说别假如啊,我本来就是。月初发工资小资消费,月末看账单心力憔悴。记账软件用过,反反复复还是没能坚持,控制消费警告过自己,但该剁手的时候还是没忍住。咨询他人咋子改,大多也说这是恶性循环,记住不要刷信用卡了,不要冲动消费,节约开支,能省则省,要学会忍耐。第一个目标是先还清之前欠的债,之后再设定存钱目标,把住支出,保持警惕,避免重蹈覆辙。
可知道自己不要干什么,能解决问题吗?
上面的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抵制诱惑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更何况是抵制绝大部分诱惑,在抵制的同时还要投入时间做自己抵触的事情呢。
从这一方面说,《稀缺》这本书恰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正如副标题所言,探讨我们是如何陷入贫困与忙碌的,并如何从中爬出来。所谓稀缺,简单而言,就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稀缺这个概念源于经济学。东西永远不够、资源永远是有限的,是经济学这个学科存在的前提了。如果资源无限丰富,我们所有需求都能被满足,那还研究啥市场不市场的、政策不政策的。这样一想,所谓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不需要经济学的社会。
扯远了,再跑回来。《稀缺》是两位作者合著,其中一位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赛德希尔·穆莱纳森,2003年他曾和班纳吉教授一起在麻省理工联合创立了著名的“贫困行动实验室”。也是基于贫困的研究,让他意识到稀缺可能会导致稀缺心态,而稀缺心态进一步影响认知和智力。另一位则是心理学教授埃尔德·莎菲尔,专门研究认知科学的。这两位大牛合著一门书,企图非常明显:研究稀缺在行为和认知上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缺吃少穿生活难的贫穷,忙早忙完的碌碌无为,包括上面提到的拖延症、月光欠债等,一定程度上都能从他们研究上得到启示。
这也是为什么读完班纳吉教授的《贫穷的本质》后紧接着再读这本书的原因。这本书还是在2016年的时候读过,读完扔在一边也忘得差不多,不过稀缺的概念,管窥效应(后面会讲)一直记得清楚。《贫穷的本质》是2019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班纳吉教授的关于贫困的研究成果,聚焦于贫困,聚焦于对于相关贫困政策的研究,贫穷的近距离观察。这本书所图者大,试图探讨贫穷带来的人的心理和智力,行为和认知的变化,以及对人的长期影响,并以此拓展到对物质、时间和心态的稀缺研究上。书写得也不错,值得一读。
引用一句书中前言的话,作者用以表达这本书要表达的观点:
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好处:我们能够在应对迫切需求时,做得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更大:我们会忽略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成效。
具体书里讲了什么,不想看书,就跟着看我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