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恐惧给你的礼物》

【读书笔记】《恐惧给你的礼物》

作者: 万仔22 | 来源:发表于2018-10-21 18:06 被阅读0次

概要:这本书通过大量案例向我们告知,危险离我们并不遥远,那些邪恶分子与我们也并没有本质区别,一味让自己逃避面对这些事情在危险发生时只会为自己带来灾难,而这世上发生的暴利、威胁、恐怖事件都是有迹可循的,通过学习识别这些信号,帮助我们安全度过各种危险。逻辑是用走的,而直觉是用飞的。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直觉往往在还没有意识到就给我们发出了信号,我们要做的是听见这信号,并跟随它。

全书脉络:前几章通过案例讲解了在遇到危险时直觉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然后介绍了直觉背后其实隐藏着的线索以及预测的过程。后面几章通过案例介绍了威胁、纠缠、报复、家暴、凶杀等事件发生的原因、场景、应对方法。

作者:加文.德.贝克尔是世界著名危险预测专家,美国总统的安全顾问。亲身经历过非常多的危险事件。

阅读感悟:网络的快速传播使得发生的各种危险事件迅速地涌入我们面前,让我们忧心忡忡。视而不见是自欺欺人,而总是忧心忡忡也毫无必要。怎么办?只有深入地去了解它,对于熟悉的事情我们便能更从容地应对,不会被想象中的恐惧所笼罩。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在危险发生时我们并不是毫无办法只能听之任之,根据最终危难发生前的种种迹象,就可以采取一些行动来保护自己。所以看完之后我很踏实,因为我觉得又掌握了一项保护自己的本领。

部分阅读笔记:

1、危险分子最爱用这7招:

(1)强拉关系。比如会频繁使用“我们”这个具有团体感的词语 。当人,不是所有套近乎的人都居心叵测,但这并不代表对方就有义务接受。

(2)大摆“迷魂阵”。这是一种能力——让自己迷人,其目的在于诱惑或吸引别人,以便让自己掌控全局。请记住,态度友好并不代表内心善良,友好是一种决定,使人们社交时采取的一种策略,而非个人的品性特质。

(3)堆砌细节。当人们讲真话时并不需要添加一些额外的细节来佐证,但说谎时因为心虚,他们会讲个不停,以便让自己的话合情合理,以假乱真。抵抗这种伎俩,就要时刻提醒自己,这些被提到的细节,与当下谈话的情景有关吗?比如当你在夜晚独自走在大街上时,有人和你搭话,无论他表现得多么迷人,千万不能忘记你此时的处境:深夜、僻静的街道,有个陌生人在接近你。

(4)贴标签。这些人会刻意给人贴上一个略带批判的标签,刺激她去主动推翻这种评价。比如“你不屑于和我这类人交流吧”“你看起来不像是爱看书的人”,“有时候,做人不必太逞强”。为了急于证明自己不是这样,就会落入圈套。

(5)放高利贷。他希望你能接受他的帮助,这样你就欠了他人情,于是很难拒绝他接下来的建议或要求。这种行为酷似放高利贷,放债时热情大方,慷慨无比,但在讨债时毫不留情,还会带走高额利息。

(6)主动承诺。承诺是一种无据可查的话术,表明说话人急切想要获取你的信任。比如“我放下东西就走,我保证”。对此,我们要提醒自己,这个人为什么要说服我?

(7)无视拒绝。存心想控制你的人,会假装没听到你的拒绝。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不能犹豫,不能用商量的口气说“我很感谢你的帮助,但还是先让我自己试试吧”。我们要学会拒绝,坚定的拒绝,通常来说,歹徒都希望自己的猎物软弱可欺,所以他们会先筛选一遍目标,故意释放出一些危险信号,观察备选者们的反应,然后选定最好下手的那个。单身女性如果真的在需要帮助时,明智的做法是主动找人帮忙(并尽量找同性帮忙),而不是留在原地等待别人主动帮忙,主动挑选的人总比主动接近你的人可靠性要高。而那些主动提供帮忙而又无视拒绝的人,是最危险的人。

最后有个问题很关键,你一定要在歹徒试探你的时候,控制自己的反应。不要在不必要的时候和陌生人聊天,不要因为陌生人帮了你就觉得欠了他人情,并被这种感激或内疚操控,不要总是按照别人对你的期待行事,当别人想要控制你的时候不要让决心动摇,最重要的是,不要否认自己的直觉。

2、通过JACA评估因素,能帮我们洞悉施暴者心理。

(1)正当性(justification).给暴利找个充分的理由。施暴者会为自己的行为找一个正当的理由,不过仅仅是他们自己认为的“正当”。人们最常用的正当化手段,就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让自己的愤怒看起来特别合理,然后就可以以牙还牙。比如有些人在别人无意撞到自己时会坚持认为,“你并不只是撞了我一下,你是故意想打我”,此时他已经为自己的怒气找到了合理的理由。

(2)替代选项(alternatives).除了诉诸暴力之外,是否还有其他选择能达到目标。了解行动者的目的,是预测的关键,如果他的目的是造成肉体伤害,那么除暴力外的替代选择并不多。当暴力成为唯一选择时,暴行将在所难免。穷途末路的人和动物会选择战斗,即使暴力并非正当手段,结果也不一定对自己有利,力量还可能对比悬殊,他们仍然会选择暴力。

(3)施暴后果(consequences).对于暴行可能带来的后果,施暴者自己是如何看待的呢?在诉诸暴力前,人们会有意无意地权衡一切可能发生的后果,比如很多人会担心自己的形象崩塌而选择克制内心的暴力冲动。

(4)施暴能力(ability).行动者会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施暴,不过行动者对于自己能力的判断是出于自身角度进行的,所以即使是人们眼中没能力施暴的人,也有可能铤而走险。

文中还有很多应对其他场景的分析、建议,以及一些能给人启发的句子。我把这些片段放在下面的链接中,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查看。

https://www.jianshu.com/p/07df622fd31b

相关文章

  • 2019-06-22

    恐惧给你的礼物

  • 【读书笔记】《恐惧给你的礼物》

    概要:这本书通过大量案例向我们告知,危险离我们并不遥远,那些邪恶分子与我们也并没有本质区别,一味让自己逃避面对这些...

  • 恐惧给你的礼物-读书笔记

    《我与你》马丁.布伯 因为,你是最宝贵的。 1.危险不是分析出来的,而是感觉出来的,2.直觉比思考更能洞察事物; ...

  • 恐惧给你的礼物

    每周一本书,和我一起走上心灵成长之路 ——Alice Wang ...

  • 【读书笔记】《恐惧给你的礼物》片段

    1、我们都以为暴力和自己尚且存在距离,都习惯于注意那些大事件,面对生活中潜藏的危险全无意识。我们每个人,或者自己所...

  • 你恐惧吗

    恐惧后面就是上帝给你最美好的礼物。

  • 读-恐惧给你的礼物

    这周新读了一本书,叫做《恐惧给你的礼物》。初次结识这本书是在公司旁边的小书店里面,书店在小巷子的角落里,平时去的人...

  • 读《恐惧给你的礼物》

    《恐惧给你的礼物》这本书是武志红老师主编推荐的其中一本,刚看到这本书时,我内心是有些拒绝的,迟迟不愿打开这本书,不...

  • 《恐惧给你的礼物》:婉拒是最糟糕的拒绝方式

    你或许不知道,在你所认识的人中,绝大部分都曾心生杀意。——《恐惧给你的礼物》 《恐惧给你的礼物》是关键时刻能救你一...

  • 救命信号:恐惧是给你的礼物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多次推荐过《恐惧给你的礼物》这本书,自我保护知识也是人们生活中必备的常识。 前面时间的杭州鲨妻、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恐惧给你的礼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ab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