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之条辩十五

作者: 一只奔跑的蜗牛 | 来源:发表于2020-12-24 09:14 被阅读0次

十五、条辩内容: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这个条辩讲,太阳中风时一些症状出现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伤寒论条辩二讲,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为中风。

第十五条是对第二条的讲解,并提出治疗方案。黄帝内经讲阴平阳秘则百病不侵,中风是因为人体的阴阳不平衡了。

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表示病在表,脉浮在表发热是因为免疫系统在和病毒对抗。

阴弱而汗出,指患者平常身体素虚,肠胃不好,身体的固表能力不够,就会使身体的津液一直外散,津液流出来的就是汗,汗是从血液里跑出来的水(汗血同源)。

血液因为有水,才能在身体里面顺畅的流动,才能携带各种营养成分到身体的各部分,供给身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营养。

如果表不固时,水散出去,血里的水减少,血液循环就会变缓,病人就会感觉到一阵阵的冷,怕风吹,发热也是一阵阵的,有的还有鼻鸣、干呕的症状。

治疗汤方:桂枝汤

桂枝汤组成:

桂枝3钱、白芍3钱、生姜两三片、大枣十二枚、炙甘草2钱。小儿减量。

服用方法:

七碗水大伙煮成3碗,去渣,等温了先喝一碗药汁;再小口喝热稀粥一碗,用来助发药力。最后躺在床上盖好被子,差不多2个小时左右,全身微微发汗就好。如果药味太重,出大汗就不好了。

注意事项:

汗出以后不能当风(让风吹着),也不能烤火,如果喝下第一碗,出微汗就好了,不要把剩下的药再喝掉。

如果不流汗,就再喝一碗,还不出,那就缩短服药时间,三到四小时一次。

禁忌:禁食生冷、肉类、辛辣刺激、腌制品等

桂枝汤适应症:

有汗(一定要有汗),发热(温度一般不高)、汗出、恶风。

如果病人高烧、没有汗,桂枝汤就不适用。

相关文章

  • 伤寒论之条辩十五

    十五、条辩内容: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

  • 伤寒论之条辩二十五

    二十五、条辩内容: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这个条辩...

  • 伤寒论之条辩四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静者为不传;若脉数急者,为传也。 这个条辩是教我们如何判断病有没有入里。病一开始是在人体的表...

  • 伤寒论之条辩五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颇欲吐,若烦躁者,为传也。 这个条辩教给我们识别病情有没有往里传。二三...

  • 伤寒论之条辩三二

    三二、条辩内容: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

  • 伤寒论之条辩四十

    条变内容: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条辩释义: 太阳有病,代表有表证,有寒束在体...

  • 伤寒论之条辩三十

    三十、条辩内容: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烦躁,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 这个条辩...

  • 伤寒论之条辩三六

    条辩内容: 三六:太阳与阳明合并,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的症状:恶寒、恶风、项背强几几。 阳明病的症状:咽...

  • 伤寒论之条辩三七

    条辩内容: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但下利,而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条辩释义: 太阳与阳明合病,既有下利,又有呕吐的...

  • 伤寒论之条辩三五

    条辩内容: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条辩释义: 项背强几几,人背后的太阳经整个冰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伤寒论之条辩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bp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