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我们爱写日记
看花日记(7):我现在的文字里,藏着我吃过的苦,读过的书,受过的

看花日记(7):我现在的文字里,藏着我吃过的苦,读过的书,受过的

作者: 闲看花落_ | 来源:发表于2019-01-03 20:08 被阅读0次

2019.1.3    周四      阴

2018年2月8号,膝盖因为一次意外扭伤,在南京总医院做了半月板修复手术。术后的恢复期是漫长而痛苦的,而最痛苦的是不能正常行走的限制,它使我的身体和心灵饱受折磨。这我已经在《看花日记(1):我的2018,梦魇般的一年》中有详尽的书写,不再赘述。

手术两个月后,为了打发度日如年的痛苦煎熬,我开始了晨间日记的写作。这样一写,我与日记建立的亲密深厚的感情,再也放不下。

看我日记的朋友,都能感受到,我的文字孤独,忧郁,沧桑,但我并不消极颓废。

境由心生,文有己造。那些点点滴滴的文字里,有我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爱过的人;有2018年吃过的苦,读过的书,忍受过的孤独;也有我对生命的思考,对爱与美的追寻,对世事变迁的感悟。

所有这些,点点滴滴拼凑起来,才有了我现在真实的文字。

很喜欢几句诗:

所有你流过的泪

都会成为渡你的河

所有你吃过的苦

都会成为引你的光

感谢过往的那些经历:失去父母的巨大悲痛,恋爱时的百转千回,工作中的呕心沥血,病痛时的励志进取。

千疮百孔与千锤百炼的双重打击和锻造,磨练出今天的我。

优秀的灵魂大多是孤独的。这种孤独,并不是一个人物质贫乏,缺乏爱情,没有亲情,而是他一直在寻找,寻找他精神渴望达到的境界。在孤独中,人才接近最真实的自己,看到自己最本真的模样,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

但孤独又是如此的难言!

安妮宝贝在《眠空》一书里写道:“孤独。我们最常想起和谈论的话题,无法用言语和文字表达精确的话题,它是血肉彼此镶嵌的一枚黑暗核心。如何与他共存。除了承认它,接受它,别无它法。要能够容纳它的洞穿。这强大的同盟和敌人。”

孤独也是一种存在,一种独特的存在,除了与它共存,别无他法。

喜欢安妮宝贝对孤独的诠释。

她的文字如此清澈、孤独、深邃,如魔一样一下子把我击中,我却甘愿臣服。这个性格倔强又坚强的女子,是尘世中一朵孤绝高傲的花,在独自的行走中,寻找她自己最真实的样子。

她的《眠空》一书,我一读再读,百读不厌。那是她思想和灵魂发出的光,是一个孤独的思考者对生命、时间、爱与美发出的深沉的探问和思考。

在2018年,左膝半月板恢复期间,我阅读了一本特别重要的书——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刚翻开几页,就有相见恨晚之叹。我被书本中睿智、理性、深邃而又优美的思想文字深深吸引,巴不得一口气读完它。

这本书的精髓,是悲观和孤独。

叔本华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悲观主义的创始人。在他看来,人生根本没有幸福可言,所谓的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他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富商家庭,但他一生不得志。他没有结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叔本华才华过人,25岁就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此后,一直从事阅读和理论创作,但却长期遭到他人的嫉妒和冷落。直到65岁,《附录和补遗》才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

叔本华在最后的十年终于得到了声望,但仍然过着孤独的日子。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

一生从事哲学理论和思想的探索,焚膏继晷,孜孜以求,默默无闻,无妻无子。直到白发苍苍,才得到社会的认可。

他承受了几十年理智的孤独啊!

但惟有长期的不言放弃和在孤独洗礼中打磨出的文字,才会如此优美和芬芳吧!

夜深人静的时候,读叔本华,我会悲伤叹息;读安妮宝贝,我会孤独流泪;读史铁生,我会感受到灵魂破茧成蝶的沉重和喜悦;读刘亮程,我能感受到遥远村庄的回响、花的微笑、虫的鸣唱;读林清玄,我能悟到生活的禅意、美的遐思和觉知的清醒。

《人生的智慧》,《眠空》,《病隙碎笔》,《一个人的村庄》,《在云上》,这五位作家的五本书,在2018年,陪我走过漫长苦痛的时日。

感谢他们和这些书,在我孤独的伤痛中,渡我过苦难的河。

人是需要精神烛光的,哪怕只是一抹淡黄的微光,只要它存在,我们的精神就有亮光。那些美好文字的引渡者,递送给我温暖的精神烛光。

车声人语,人间响彻一片,热热闹闹。可是天地苍茫,只能听见一个人的回声。

人终究要回到自我,独对一个人的灵魂。

对我来说,我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喜欢大鱼大肉,不喜欢物质与功名,却喜爱读书与写文,喜爱旅游与摄影,喜爱独处与沉思。

这样与尘世和他人格格不入的状态,常使我处于孤独中。但我喜欢这样孤独的状态。

在人群中,我找不到自己;而在孤独中,我是我自己。

文字是书籍的孩子,是苦难的朋友,是孤独的伴侣。我现在的日记里,藏着我走过的路,吃过的苦,读过的书,流过的泪,忍受过的孤独……

人生所有的经历都没有白白浪费,它沉淀在我的文字里。

此后余生,我将一如既往的与书本文字为伴。直到白发苍苍,步履维艰。文字是我心灵和精神的救赎,我再也离不开它,就像离不开遥远的灵魂的呼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花日记(7):我现在的文字里,藏着我吃过的苦,读过的书,受过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bq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