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书单 |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十月 · 书单】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尼尔·波茨曼
①
《娱乐至死》
(美)尼尔·波茨曼
其实很多国外广告和品牌到了国内容易“水土不服”,因为长线发展必须适应中国的本土化市场。
这本书被奉为“营销人的圣经”,确实很多干货。但新媒体的出现使书中提及的很多媒体都过时了。作为广告、营销行业的从业者,还是建议适应市场环境去学习更多传播工具和媒介。
②
《孙子兵法》
孙武
华与华营销公司在《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中提到这本书——从《孙子兵法》看营销,天、地、道、法、人,分别对应的是营销中的时机、渠道、机遇、方法、消费者(意志)。推荐延伸阅读:《华彬讲透孙子兵法》。
“可遇不可求的事:后海有树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
此时此刻的云,二十来岁的你。”
——冯唐
③
《冯·唐诗百首》
冯唐
非常适合闲时翻看的诗集,阅读本就是一种无功利的消遣吧。
喜欢他文字中的真切,不假正经。前段时间和luckin coffee联名做了咖啡“撩”,有点意思。不会写诗的作家不是好医生。赞。
④
《人间词话》
王国维
属于“批注”,王国维品词,品的是词营造的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从选词来看,多是偏婉约。
⑤
《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书中将产品爆发流行的现象归因为三种模式: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此、环境威力法则。对广告行业(传播行业)从业者,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很多研究事例去有力支持观点,不错的书。
⑥
《活法》
(日本)稻盛和夫
比较质朴的观点:人活着就是要提高心性、磨炼人格。稻盛和夫提倡“精进”,拼命努力、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于一事一业,持之以恒。
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选择的活法也不同。我只知不是勤奋的人,还是存善开心的活就好。
⑦
《第二性》
(法国)西蒙·波伏娃
1949年出版的女权主义经典。通过客观存在的事实说明女性独立和平等之必要。想到女性今日平等的地位真的非常感谢这位伟大的女性。
⑧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美国)史蒂芬·柯维
最有用的观点藏在最简单的准则里: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已、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⑨
《海底捞你学不会》
黄铁鹰
海底捞全员开放式调查,耗时两年完成。建立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去写,写出来的东西难免会片面。
出版物/新闻呈现的,很多时候仅仅是作者想让你看到的(很有可能不是事实,或者仅仅是事实的一部分),毕竟,成功的商业经验不可复制。
⑩
《悲伤与理智》
约瑟夫·布罗茨基
散文作品。作者是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更喜欢他的诗歌,这本书我读得很慢,基于他作为诗人独特的表达,这本书有些晦涩。
后部分更精彩,喜欢他评论托马斯·哈代的诗歌,想一个懂哈代的朋友。
⑪
《创新者的窘境》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很多创业者常常提到的书,以不同行业企业案例讲述“破坏性创新”。
⑫
《奢侈品品牌管理》
这本书对我有用的在后部分,介绍了很多老牌奢侈品的起源。前部分反映了奢侈品的经营状况,信息和数据陈旧。伴随消费升级和渠道下沉,奢侈品也逐渐演变成“大众奢侈品”。
⑬
《品牌的起源》
艾·里斯/劳拉·里斯
定位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豆瓣评分很低,但我觉得是很值得读的一本书。我做了很多笔记。
市场跟随心智,先品类、后品牌。
⑭
《我在故宫修文物》
“匠人”、“新匠人”是近两年来提及率很高的词汇。
这本书主要是在故宫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匠人们的自述,非常伟大的一群人,推荐读一读。
—
除此之外,这个月还读了吴晓波工作室出品的《2018年新中产白皮书》。一份5万字的报告,解析中国新中产消费水平及购买习惯。不得不说,薄薄一本数据报告,大批量发行印刷的话,这个定价有点高了。
新浪微博| @冬眠不觉晓sissi
微信公众号| x1-reader
持续推荐书单/电影 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