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7期等待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那条路是通往村子的必经之路。只要远远地看到有车子驶来,王大爷都会赶紧站起来,把眼睛睁的很大,怕错过什么。
王大爷今年七十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没有太大问题。家里的几亩地还可以收拾的很利索。老伴长他两岁,除了年轻时落下的风湿之外,身体也无大碍。
孩子长大后进了城,王大爷和老伴老俩口驻守着村里的老宅。儿子也是多次提到让老两口一块过去。只是王大爷舍不得手下的那几亩地。还有他和老伴不习惯高楼里的生活。之前去住过一段时间,整天不知道可以去哪,不知道能够做啥,从来没有闲过的老两口浑身不自在。在那之后再也不说去了。
儿子大学毕业后在省城安了家,结了婚前。回家的次数一年到头可以数的过来。看见别人家天天都很热闹,子孙满堂。王大爷总是安慰自己,“自己和老伴身体好,不需要孩子天天守着照顾。”
其实王大爷辛苦一辈子,最骄傲的就是把儿子培养成才,在十多年前的时候,村里还没几个大学生。王大爷家儿子大磊考上了省里唯一的一所211。他笑的合不拢嘴。村里人更是羡慕的不行,说他家祖坟好。
只是儿子远在外面,见面的机会很少,出于对老年口的担忧,大磊给王大爷买个智能手机,说可以视频通话,只是他还不会用,在没电之后就闲置起来了。感觉像一次性的。还是那个几百块钱买的老年机,被他天天揣在怀里,那才是能接儿子电话的宝贝。
由于疫情的原因,最近两年大磊都没有回来了。王大爷忘不了,过年的时候老伴一边吃饺子一边默默掉泪。忘不了元宵节的时候,大街小巷满满的都是人,在开开心心地观看烟花表演,他早早地关上门上床睡觉了,可是他翻来覆去都睡不着,感觉这年过的一点也没意思。
家里给儿子准备的土特产换了很多遍,给儿子攒的土鸡蛋也满满的一大桶了,只是到年关的时候,儿子打电话过来说不回来过年了。听到儿子的话尽管心里五味杂陈, 可还是口口声声说“没事,没事,你妈和我身体都好,不要挂念”。放下电话,伴随王大爷一年的期盼等待的落空,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
回想起来,上次儿子一家回来还是小孙子三岁的时候,如今两三年过去了,王大爷总是想孙子应该长的更高了吧。上一次孙子在院子里跑叫爷爷还是两年前,不知道现在还记不记得自己,想到这王大爷又心酸起来。
还好前段时间儿子打电话说今年春节回家。一进腊月王大爷就没事去村口等,尽管他知道儿子要是回来肯定会提前告诉他,但他还是愿意去村口等。那是他一天最有意义的事。
离过年越来越近,村里在外的年轻人陆续都回来了。王大爷认识儿子的车,车牌号更是背的滚瓜烂熟。只是每辆车停下来和他打招呼,发现那都不是他儿子。客套地寒暄几句之后,车一辆辆地都开回来自己家,王大爷也落寞起来。
“应该快回来了。”
他自言自语地说。村里人都知道王大爷在等自己的儿子。赶集置办年货回来也都会问上一句“大磊回来了没有”。王大爷笑着说:“快了,就这几天”。
腊月在王大爷一天天等待中过的很快,转眼就二十几了。王大娘为了等待儿子一家的到来,也是操办了很多的年货。
蒸了孩子爱吃的野菜大肉包子,炸了儿子爱吃的芝麻焦叶,还有煮的满满一盆的肉。王大娘总说那也不算多,过年吃不完,年后可以让他们带走。
村口的那条路上的车越来越少了,该回家的都回来了。王大爷心中突然有些不安起来,不会再有什么变化吧。
正当王大爷忧心忡忡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慌忙地一边接听一边向远处望去。
“磊子,到哪了?”
“爸,你别急,我们正在路上,这就快到家了。”
“好好好,慢点开车,不急不急。”
放下电话,王大爷开心地说:
“回家真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28580040/36cfa0e0272d627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