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断舍离》5:断舍离,怡然人生!

《断舍离》5:断舍离,怡然人生!

作者: 一口蛋黄书 | 来源:发表于2020-10-08 23:45 被阅读0次

    大家好,我是言欢!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断舍离》的最后一部分!

    只进不出的空间,会让我们的生活停滞不前!

    在2011年东日本发生大地震后,有很多人从灾区被就回来,却在避难所离开人世。原因是避难所会提供盒饭等食物,但却没有足够数量的厕所,导致很多中老年人忍着不上厕所,逐渐影响身体,抵抗力弱。而且厕所也很容易堵塞,很多人想去又去不了,所以上厕所这件事对灾民的身心有很大影响。由此看来,排泄对人是件大事,也是人的一个盲点。

    有一句话——只有人和宠物会便秘。因为只有人和宠物不能随心所欲、随时随地排泄。同样,我们也不能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扔垃圾。即便扔无用的东西,也得在限制之内。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总把衣柜、壁橱、天花板顶、地板下等都当作了垃圾放置场。”

    住所出现“排泄”阻塞后,住在这里的人也变得散漫、没有精神,总是提不起劲儿投入生活。结果,生活变得越发无聊和枯燥。

    案例:早智女士儿子过世了,她很痛苦,无法放手已经走了的儿子的遗物,大块头的东西已经处理了,但其他的再也无法继续处理。她不想一直难受下去,想尽快地处理掉,往前走。

    作者问她:不想一直痛苦下去是你自己的想法吗?早智女士说这是其他人劝她的话,而她自己还沉浸在悲伤中。

    作者劝早智女士,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痛痛快快的哭出来。其实,早智女士痛苦的根源不是她无法处理孩子的遗物,而是她没有允许自己释放感情。

    只有把感情全部释放出去,才能迈出真正的第一步。

    有意识地“排出”,到底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呢?

      生活产生“流动感”

      人生出现新陈代谢

      明白了舍弃的辛苦,就更慎重地对待获取

      有意识地入手对自己发挥更好机能的东西

      不久,物品量压缩成适度,生活范畴也得到最优化。

    所以,有很多人因为断舍离而成功减肥,该有的人开始存钱。

    当一个人看自己的东西的视角改变后,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眼中也会变得很碍眼。但在和别人同住的居所实践断舍离时,尤其要注意不管自己多介意别人的东西,也不要随意地处置。

    很多时候,我们越是介意别人的东西,越说明我们没有充分收拾自己的东西。容易带着受害者意识总把责任推向他人,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根深蒂固的消极情感。

    其实,人的烦恼大部分来自人际关系的问题,这些烦恼绝大部分都是源于“单方面的期待过高”——过多地给对方施加自己的价值观。

    当对别人抱有期待,或是要责备别人时,要立刻意识到“首先自己要做好!”,主动地开始行动。在不断地体验、积累经验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好如何与人保持恰当的距离,学会抛开人际关系的烦恼。

    案例:美香女士一直在坚持断舍离,但她有个有收藏癖的丈夫。虽然她多次劝诫丈夫进行断舍离,但都没有作用。

    丈夫的收藏品多得书房也盛不下,还租借仓库来放。而他收藏的东西五花八门,最让美香女士震惊的是仓库里居然还有未开封的纸箱子。

    美香女士觉得再这么下去自己家就变成大魔窟了,可她的先生对她的劝阻根本听不进去。有一天,当她目送先生出勤上班时,她发现先生的脸色越来越疲惫,她不知道先生到底在家里住的舒不舒服。

    美香女士走近书房,整个房间乱七八糟,昏暗不堪,东西多的连地板都看不见。第二天,她对先生说:“上我收拾一下你的房间吧,我会让书房变成让人舒舒服服的新书房。”

    美香女士把东西分类,把先生喜欢的东西拿来展示或者装饰玄关。先生觉得很开心。渐渐地,先生把一些东西都捐了,也不再买那么多的东西。

    美香女士并没有强硬地处理先生的东西,而是让丈夫感受到什么叫舒适的空间,让他主动行动。

    大部分关于成功学或励志的书籍,都讲述了三大原则:

      活在当下

      结果反馈到自身

      给予

    这三点与断舍离的核心理念是大致相关的。利用断舍离,只保留自己喜爱的物品其实就是提升花费的时间、精力的质量。

    当我们把杂物以“现在”“我”“高关联度”的维度进行压缩,我们就能“活在当下”,逐步向成功的三原则靠拢。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但成功人士共通的一点就是拥有“人际关系”财富,作者就深刻感受到断舍离带给她的巨大的人际关系财富的积累。

    断舍离并不是花时间费精力的家务劳动,而是充满“愉快感”的居所保养方法、让人生获得自在•自由的护理工具。

    在断舍离的指导下,实践“活在当下”“结果反馈到自身”“给予”成功三原则的过程中,自我内部的变化与外部的协助两相吻合的机缘会越来越多。

    案例:知华女士特别喜欢《家庭主妇》杂志,她十分节约,因为她的目的是未来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知华女士总是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囤积便宜的东西,因为她觉得能省钱就是“好主妇”的标准之一。直到遇到断舍离,她有种被彻底颠覆的感觉,她意识到自己不能纠结于几十日元的小折扣,而是看自己现在需不需要这个东西。她明确了自己买东西的标准——自己需要的不是积分卡,需要的是商品。

    一下子,她在各个方面的消费观念都不同了,节省了很多费用和空间,这时,她先生居然说要和她一起去看房子。一个月之后,他们买了新房。尔新房完全按照知华女士的构想装修,她觉得很幸福。

    在不断坚持断舍离的过程中,居所的空气流动起来,新陈代谢加速循环,这时候自然而然上升的境界被定义为“自在”。它指的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悠然的、各方面和谐的状态。

    一旦家里的杂物量减少到最适度,进入了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在精神方面的人际关系也会改善,也就是人生本身一定会流动起来,形成了良性循环。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不再像从前一样紧绷着,变得舒畅轻松起来,而且笑容总是挂满眉头。

    1、“信息”与自在人生

    现代日本是信息泛滥的社会。固然,信息不足并不好,但是,如同物质过剩扰乱我们的思维一样,信息泛滥也会引起思维混乱。

    面对新信息时,作者首先想到的是瑜伽师的告诫“不信、不疑、亲自确认”。在这样信息泛滥的社会,自己可以信赖的人必不可少的,他们能帮助我们选择正确的信息和情报。

    2、“时间”与自在人生

    重视宽松空间的断舍离认为,保持一定宽松度的“放满”方式方法是比较理想的时间利用法。

    如果收纳空间宽松放置东西后,空间和杂物就显得“易取、好收、美观、清爽”。同样道理,日程安排的时间能坚持做到“镇定、宽松、充实”,就仿佛有凉风吹过,呼吸也变得顺畅。

    3、“烦恼”和自在人生

    烦恼大致有三类:

      金钱

      健康

      人际关系

    而烦恼最多的是三者之中处于基底的“人际关系”。

    断舍离并不是一个一个消灭具体的烦恼,而是要改善人本身的“烦恼体质”。对于烦恼的人来说,一个良好的状态会让烦恼本身自动解除。因此,到了现在,一旦感觉到“糟啦,心里有点不痛快”,就开始断舍离。也就是说,整理清扫烦恼的我的容器——居所这个大空间。

    4、“节约”与自在人生

    节约的对象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金钱

      精力

      时间

    把三者放在天平上衡量是一个重要的思维习惯。

    不要被人们口中的“常识”所束缚,从自己独特的“必要•合适•愉快”来决定事情的优先顺序,或者减少浪费,或者投资理财。这才是超越节约本身,将各自人生中的杂物进行精简智能化。

    5、“结婚”与自在人生

    我们经常说的“结婚”有三个观点:

      精神性的结婚(如字面意思一样,是灵魂的结合)

      动物性的结婚(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样,都需要性伴侣)

      社会性的结婚(户口本上标明结为夫妇这一行为的本身就是社会性的结婚的重要因素)

    而居住在日本的人,他们从以下三方面去理解结婚:

      1. 融入婚姻制度中,把婚姻当作人生的全部可以吗?

      2. 把婚姻制度为我所用进行人生设计,行得通吗?

      3. 摆脱婚姻制度的框架,选择自由超脱的人生行不行?

    自问自答以上三个问题,就能找到自己与“结婚”保持良好关系的恰当位置。

    想要挑战“结婚”这项“冒险旅程”,最重要的是像维护“空间环境”一样,不断地坚持“保养”和维护夫妻关系。重要的就是“保养”。也就是,通过家务劳动来体现对对方的关心和爱护

    6、“家务”与自在人生

    家务从本质上来说是“养育生命的重要工作”。

    有些人认为家务很麻烦,但只用那些经过筛选出来的东西来组成空间,那么,也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清洁、洗涤、煮饭等家务做起来也很轻松愉快。

    越是觉得家务麻烦的人,就越要尝试一下“压缩杂物=节省时间精力”。这是达到“享受家务活=获得自在人生”境地最好的最便捷的通道

    7、“终活”与自在人生

    一位治疗癌症的医生曾经说过一番让作者颇感意外的话:

    癌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幸福的死亡方式。

    并不像心脏病或脑中风这种突然死亡的病症。

    在死亡来临前,还有力气来做想做的事情。

    还能在死亡来临之前,全身心地用力生活。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让人生的各项事情都有始有终,不留遗憾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必要的并不是“未来”,而是“当下”。

    不管年龄如何,不管健康与否,如何才能让“当下”的自己获得自在的人生,如何充实地过好“当下”?其实谁都能够做到的就是清理自己居所的废品杂物。

    我们的终活要从塞在壁橱里的忘却物•执念物的断舍离开始做起。

    断舍离分为两种:一种是清零式的断舍离;另一种是保养式的断舍离。很多人现在处于“清零式的断舍离”的阶段,而断舍离的精髓可以说到“保养式的断舍离”的阶段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

    原因是在这个阶段:

      与物品打交道是个愉快舒适的过程

      物品不是大麻烦,而是小伙伴

      空气清新、舒爽,让人想多待在这样的环境里深呼吸

    先通过“清零式的断舍离”彻底缩减物量,之后就能顺势进入轻松地让居所恢复到简洁•舒适状态的良性循环中。

      “出”是恢复到人本原的日常生活状态

      “出”是自然的回归

    断舍离,并不是充斥徒劳感的“收拾整理”,而是提升空间次元的“搬家”,同一个地方,同一所房子,却有完全不同的风景,还有崭新的自己。

      设想“扔了东西会发愁”的只是“现在”的自己

      “扔了东西会发愁”就像一种增压训练

    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因为处理掉多余杂物,人生才重新恢复光芒”的人远比“因为扔掉了某些东西,之后特别发愁”的人要多得多。怀着愉快的心情,利用“加分法”,积极地、反复地实践断舍离,这个过程让我们即使碰到什么困难,也能带着明媚的犹如乐天派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

    断舍离来源于瑜伽,,而瑜伽非常重视呼吸,因此,断舍离的精髓就在瑜伽所倡导的呼吸方式中。

    呼吸中最重要的首先是“吐气”。所谓“呼吸”,先“呼”后“吸”。呼吸又称为“调息”,发生在无意识和有意识之间,是“结合”无意识和有意识的行为。因此,高质量的“呼吸”首先需要“吐”。

    想要获得自在的人生,也要恢复健全的“呼吸空间”。

    案例:由利子女士和半身不遂的先生一起生活,三年前,遇见了断舍离。某天早上,当她准备彻彻底底地整理一下食材时,她发现由于没有电,冰箱的食物都坏了,食物统统扔掉,她因此换了一个较小的冰箱。

    接着,她处理了餐具架子和不需要的餐具,厨房显得宽敞了不少。另外,考虑到先生不方便活动,就把他的随身用品集中放置,坐在轮椅上可以随处移动,房间也变宽敞了。

    由利子女士说:“开始减少家里的东西后,有些以前怎么也不会扔的东西也显得特别碍眼,特别想处理掉。”即使是不舍得扔掉的书籍,她也选择了捐掉一半给图书馆。

    由利子女士的大女儿回娘家,说“一进玄关,就觉得空气不一样”。可见,由利子女士家的变化有多大。其实,不只这些表面的变化,还有很多精神上的、内里的变化。总之,由利子女士正切实感受着断舍离带来的“自在人生”。

    从前,一位僧人兼宗教学者曾经这么形容断舍离:

    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几乎没有人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到释怀。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如何放手,

    才能坦然地接受烦恼,

    甚至衰老、病患和死亡。

    这番话是精通佛法的高人对断舍离的诠释。“断舍离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我们坦然接受自身的、珍爱之人的死而进行的训练。”

    所谓“占有”只不过是在物质这一悠久历史长河中随机截取了一小段水流,那么我们要珍惜自己与所谓“占有的物品”之间极为偶然的缘分。当缘分终结时,我们要痛快干脆地放手。

    人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如此

    “想待在美好的空间”这一欲求是基于本能的,也就是“生命自由•自在”的状态。而断舍离,就是恢复生命原本的自由•自在的手段。

    断舍离是在“出”的思维的引导下,将物质、空间乃至自我内心精简化,让“此时此地的我”焕发人生光彩的“美学”。

    《断舍离》的分享结束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始进行断舍离,物质层面也好,精神层面也好,过多的杂物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会断舍离,收获自在怡然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断舍离》5:断舍离,怡然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ekpktx.html